一本实用的写作指导书,读来却有文学作品的质感。文字可谓迷人,金句频出,作为译本翻译的也好。书的内容其实是51位资深记者、编辑及非虚构作家的作品合辑,但两位编辑真厉害,巧妙地把这么多作家的不同看法有条理地组织了起来,而且把写作这项手艺描写得引人入胜——老实讲,看完书我都产生了做一名叙事记者的冲动。
全书91篇文章被划分成9个章节,从选题、流派、结构、风格、编辑等多个不同角度讲述了这51位作者的创作心得,中间穿插点睛理念及实用技巧,道破了很多我自己正经开始写作后产生的朦胧感受。
书不薄,真喜欢写作的读者建议阅读原书——可以从头看到尾,也可以挑自己最需要的部分。本文仅分享个人现阶段感受最深的三个方面。
一、采访阶段:像演员一样去理解写作对象的复杂生活
这句话书中没有,是我的读书体会。一个演员——当然是有自我要求的演员,为了演活一个角色往往要做大量功课。他要最大程度地进入那个角色所属的世界,体验角色的人生,学习、理解角色的生活和感受——角色离演员本人越远,他要做的功课就越多。而功课做的越扎实,对角色理解越透彻,就越可能呈现出一个真实可感、能被观众记住的人物。
而对于叙事作者来说,在采访阶段也要像演员一样去理解写作对象的生活——理解他们的经历、行为、动机、感情、信仰、态度、不满、希望、恐惧、成就、渴望……
书中很多作者提到,采访阶段他们要身临到写作对象的境遇中去——不是打几个电话问几个问题这么简单,他们要观察写作对象过日子的方式,通过跟他们一起生活来进行学习,让自己成为整个氛围的一部分。作者特德·康诺弗甚至为了写监狱护卫和惩教官员而把自己送进了监狱——他申请了一份监狱惩教官员的工作,干了10个月,而且差点参加了五年才有一次的警司升职考试。
这么做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最大程度接近真相,了解写作对象真实的生活状态——只有成为草才知道草的感受,只有成为花才知道花的感受。当然,完全了解和绝对真相永不可达,作者毕竟是另外一个人,我们只能了解和呈现写作对象某一段时间内在某一面向上的相对真相。作者需要这样的清醒和谦逊。
以我的个人经验来说,那些我曾自认为很了解的人,真到要动笔写他们了,才知道自己对他们的了解有多么少。了解少,就很难塑造出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就算不像记者那样追求真实,就算编,也得有现实基础。所以我不常写别人,就算写,也只能写与我有交集的部分,且强调那只是我眼里的人。而如果能像演员为角色做准备一样去体验写作对象的生活,那么对被写者的了解则会立体真实的多。
二、写作阶段:像导游一样带领读者开始一段美妙旅程
对读者来说,读一本书或一篇文就像开始一段旅程。作为作者,完成演员般身临其境的采访阶段后需要退回到书桌前,创作出值得读者体验下去的阅读经历,像导游一样带领读者体验我们在采访时体验到的世界。
为此,作者不仅要决定旅程的路径——背景、结构、情节、人物、细节、节奏、风格等要素,还要决定旅程的目的地——"the big idea"——故事的核心,故事对读者的普适价值,故事所反映的更大意义,然后带领读者到达这个意义。
路径很重要,它决定了读者是否会心甘情愿地跟着作者走下去;目的地更是不能忽略,这是为读者负责的写作和自嗨式写作的重要区别。
所有那些刻画、背景信息、都必须朝向一个归宿,必须给人以收获。因为读者在经历你创作的阅读体验时,从一开始就会①对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产生一种情感态度;②有这种觉悟,即之所以会有人告诉他们这些事,一定是因为某个有价值的理由。
(P43)
不过,故事的意义不一定要挑明。最高明的做法,就是让读者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获得意义——尽量不破坏读者的“发现感”。
路径和目的地,故事和故事的意义,用书中的概念,叫“抽象阶梯”。
最概括或最抽象的语言和概念在阶梯的顶端,而最具体、最明确的话语则在阶梯的底部。我们在顶端创造意义,而在底部去做例证。顶端是言说,它呈现概况;底部是展示,它呈现细节。
当你在精心布局的叙事中展现细节,它会带领读者向阶梯上方走去,在TA的脑海中,意义自然就从故事中获得了。
(P103)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归宿”——这是我之前所忽略或者说做的很笨的部分,也是读这本书感受最深的地方(缺什么看什么~哈)。所以再写作时都会不断问自己:这篇文章到底要传达什么?对我有什么意义?对读者有什么意义?这样的追问,可以让我把故事想的更透——以终为始,目的地越清晰,路径选择就越容易。虽然作为初学者我们往往要在外围绕很多圈后才能勉强击中核心看清目的地,不过不用沮丧——书里那些顶尖作者们也不总是一次成功,改个十几二十遍是家常便饭,有时候文章都刊印出来了作者才真正看清目的地……
三、实践建议:如何缓解“技巧是技巧,我是我”的尴尬局面
读实用书很容易出现“技巧是技巧,我是我”的尴尬局面,所谓“听了许多道理,仍然过不好一生”就是这个意思——我之前读《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就是这种感觉!看完也做了笔记啊但就是很快忘了,更别说实践了。不过读这本书好像就没那么尴尬,所以今天也总结了三点小经验分享给大家~
①有了写作经历或正在创作时看
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在写《21天独自暴走七城,与世界直接接触让我有活着的实感》。因为自觉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经历,没啥可嘚瑟的,本来都要弃稿了,看了书就不断地想:那段经历对我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后来的旅行都再没有过那么强烈的感受?过了很多天才觉得有点明白(从开始动笔到最后发出来差不多有一个月吧)。当然我不是说那篇文章写得有多好,但《哈佛非虚构写作》里面介绍的经验,还真是让我把那段经历想得更清楚了,也因此对书中概念有了更深印象。
②以写作的方式去读书
记得中学考试,老师总强调要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别跑题。我想对于其他作者的作品也可以用这种方法。遇到喜欢的文章或书,就用学到的技巧去分析:我看完什么感受?作者是如何传达出这种感受的?用了我知道或不知道的什么技巧?结构?文字?情节?人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果换我来写会怎么写?等等(写到这我准备把一些读过的书再读一遍)。就像导演和编剧也会看许多别人的电影,去拉片子一样(拉片子:逐格观看电影,观摩分析别人怎么拍的)。
③对照方法修改复修改
所有的初稿都是狗屎。有时,认清自己的初稿是一件伤心事。你已经一点点推进,很仔细的写,在纸上写出了漂亮的句子和出奇的意象,创造了正确的氛围。结果还是狗屎般的初稿。但这不要紧,你还有时间改。
很多作家,并不会写作,但是他们具备重写的能量和决心。每一部小说,他们写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写成我们爱读的那种生动、持续的梦。
(P324)
就是看到这段话,我才下定决心把差点丢弃的稿子捡回来的。
最后,还是建议对写作感兴趣的盆友读原书——是有点厚啦,不过别太有压力,可以先看感兴趣的部分(我最先看的是游记及广播故事)。
-end-
希腊电影 O Melissokomos (中译《养蜂人》)原声
出自安大导演御用作曲家 Eleni Karaindrou
歌名译为“婚礼圆舞曲”或“婚礼华尔兹”
《哈佛》这书有作者把“意义和故事融合的时刻”
叫做“婚礼时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