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粹《正能量大讲堂》三笑集
彭放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7·15】——求仁而得仁,

彭放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7·15】——求仁而得仁,

作者: 教育参悟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09:10 被阅读51次

    【7•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卫君:卫出公辄,是卫灵公的孙子。公元前492年 ̄前481年在位。他的父亲因谋杀南子未遂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灵公死后,辄被立为国君,其父回国与他争位。

    (卫父子争国)冉有问子贡:“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请教老师。”于是就进去问老师:“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有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感悟】

    孔子在卫国时,卫国国君名辄。他的父亲即卫灵公的儿子,因得罪卫灵公而出逃到晋国,卫灵公死后,国人遂立辄为国君。后晋送辄的父亲回卫国,辄拒绝了。卫国上下对此褒贬不一,冉有此时并不了解老师的真实态度,于是探问子贡。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就表示孔子不会认同卫国目前的局面,自然不会介入帮助了。

    本章有一个“冉有问子贡”的细节,就像我们现在的同学之间,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有的学生敢于像子贡那样直接向老师请教,有的学生则像冉有那样,向学习好的同学请教,老师呢,则是“有问必答”,体现着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氛围。 子贡也很有意思,他不直接问老师:“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而是问:“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体现了子贡的博学多才和对老师的敬重。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彭放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7·15】——求仁而得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ow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