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记2021.06.01
最近压力挺大的,说白了就是自己作的。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没错,说的就是我。
压力大总要找个宣泄的地方,微信发动态又不敢太明目张胆,毕竟上面全都是亲朋好友。有一次真的傻傻的发了一个特别消极的动态,引来亲朋好友纷纷打电话询问我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从此也就不敢再公开发自己真实动态了。
机缘巧合下,发现了还有简书这个软件。如获至宝,终于有了可以随意敞开心扉的地方了。就当日记一样,随便写写吧。”
上面是昨天注册简书的一位90后写的第一篇文章,是日记体,开头有年月日。他的日记很有代表性。
大部分人都是把简书平台当做日记本。虽然是一个公开的地方,但是没有人认识你,相对隐蔽,很有“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然后他又写了一篇文章,比较详细地剖析了自己,其实主要还是倾诉不被人理解的孤独痛苦。
我给他留言:“写作就是疗愈,真正能够理解自己的只有自己。只要能够写出来,问题都会解决。”但是简书平台正在整顿,暂时不能留言。
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困惑,只要能够坦诚地写出来,困惑就可以消失,越写越明白。长期写作确实可以开悟。
如果我们不想写、不敢写、写不出来,问题就会越积越多,越藏越深,最后成为看不见的顽症。
我们能够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属于显意识,觉察不到的念头属于潜意识。
人人都知道“心想事成”,但是却不知道这个“心”是哪个心。潜意识可以“心想事成”,显意识却做不到。
所以真正成功的事情都是我们自己事前没有知道的事情,潜意识通过“成功”让我们了解了自己的真正想法。
许多成功不是我们想要的成功,而是我们不想要的成功。虽然不想要,但是进入了潜意识,所以反而成功了。
所以如果不修好自己的心,“心想事成”是很可怕的事情。
很羡慕那些可以写碎碎念的人。我年轻时就是因为不会写,长期压抑焦虑自卑,变成严重神经衰弱,无法可医。
日记就是自我对话,自己既是倾诉者,也是倾听者,自己就是自己的心理医生。写日记和找心理医生的效果是一样的,却非常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可以开展。
希望每个人都能探索自我,认识自己,和自己做朋友。与自己和解,我们就不会祈求别人的理解,就不会抱怨别人不懂自己。
与自己的真我连接,就是与别人的真心链接。找不到真我,与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融洽。
每个人都应该自救自度,也只能自救和自度。你能够自救时,别人才有可能帮助到你。如果你不会自救,再厉害的人也对你没办法。
所有的成功,百分之九十九只能靠自己,外界因素只有百分之一的作用。
你必须百分之百努力,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有效。自己没有竭尽全力,其他条件就没有用武之地。
当我们能够自度时,其实也不用别人来度了。自度就是度人,每个人都把自己度到彼岸,社会还能有问题吗?每个人把自己疗愈了,心态好了,周围的人就都会变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