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向东《管理学》课程笔记(五十七)

作者: 於万斯年受天之祜 | 来源:发表于2019-01-31 17:33 被阅读5次

047讲:团队成员 --三种人绝对不能要!

宁向东《管理学》课程笔记(五十七)

上节课,讲了团队建设要围绕目标,这节课,我们讨论团队成员的选择。

1.领导者是否有权选择团队成员

所有的团队,都有三个特征:第一,成员不止两个人,无论哪一级团队,高层还是基层,都应该有若干位成员;第二,团队要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在心里应该明确这个目标;第三,团队成员要一起合作、通过互动协同,实现这个目标。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建立一个有效的团队,选择合适的成员是非常必要的。团队的领导者必须要有选择和调整成员的权力,否则,你就没有可能打造出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曾经有个同学和我分享案例,大意是:他是科长,下面有三个成员,两个是关系户,一个是不能干活的。细节我记不清了,大意是这样。这位同学请教我怎么办,如何才能破局而出。

对于这个问题,我当时没有回答。因为这位同学根本就没有看清他所面临的局。表面上看,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如何管理这个团队的局,但实际上,他的局是和领导之间怎样相安无事的局。团队成员干不了活,还不听指挥,领导还要保证他们的就业,直接领导者根本就没有办法调动他们,连最基本的岗位权力都没有,这位同学所面对的就根本不是一个团队管理的局。

在我看来,要打造一个有效的团队,领导者首先必须要拥有选择、指导,甚至调整团队成员的权力。我坚持认为,领导者的一个基本功,就是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团队成员,如果这一条做不到,团队整合等后面一系列团队建设的事情就根本谈不上。


2.三种人不能入选

该如何选择团队成员呢?德才兼备这些老话,我就不说了。可是,人无完人,哪有那么多现成的优秀人才等着你来领导呢?所以,选人的原则是差不多就可以用,在用的过程中逐渐调整。不过,有三种人对于团队杀伤力是比较大的,绝对不能用。

第一种,个性不健全的人,不能用。这一种人,也许是早年经历的缘故,或者是个性的原因,很难与他人合作,看任何问题都不是呈现出简单的“外控型人格”,而是全世界都对不起他,一讲话就是满满的负能量,而且这种人通常喜欢搬弄是非。这种人是绝对不能放在团队中使用的。我过去给企业做顾问的时候,经历过不少团队会议,我常常建议老板不能把这种人安排在第一个发言,他会把整个会议的话题带偏,把所有人的情绪搞得一团糟。这种人,在适当的时候必须要请他离开,即使走不掉,也要给他单设一个部门。这种人放在任何一个团队中,都会坏事。

第二种,态度不认真的人,不能用。我发现无论在哪一个层级上,最后能够成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态度认。我最近在带领同学们读《腾讯传》。说心里话,马化腾最开始创业,我真没觉得他有吴晓波描述得那么伟大。甚至,他也未必想到就有今天的腾讯帝国。但是,你看到以后他每次遇到问题时的做事态度,你就觉得他确实很了不起。每次遇到问题的时候,哪怕是天大的问题,马化腾都一直在坚持、在寻找,要找到天边唯一的缝隙,从这个缝隙钻出去。我从他的行为中看到了一个 “ 韧 ” 字,坚韧的 “ 韧 ” ,这是一个创业者必备的态度。还记得我和你在创业领导力那一讲中分享过的“未来”那句话吗?

也许你觉得马化腾是创业中的领导者,他躲不掉。其实,普通的团队成员,也有态度的问题。今天课后,附了一篇宁高宁写金志良的文章,我非常喜欢,分享给你,希望你在阅读中能够对“态度”这个抽象的东西多一点理解。

第三种,做事不职业的人,不能用。我举一个例子,你大约就能懂什么叫不职业。有一种人开会时永远是提问题,同样的问题,这次会议说,下次会议说;今年的会议说,明年的会议还在说。他永远抱怨这件事没有解决,但为什么没有解决,怎样才能解决,他永远都不会说。这就是不职业。什么是职业?在我看来,职业就是要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只会提出问题和抱怨问题的人,就是不职业。不职业的人,自己不会成长,对于团队提升也很少会有帮助,所以,这种人是我特别讨厌的类型。

以上三种人,我建议每一个领导者都需要对他们有清晰的认识。除非是因为外部的原因,你动不了他,否则的话,他们永远是你团队建设中的拆台力量。刚才我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这三种人打在了团队的地基里,楼是盖不高的。这些人,迟早会把团队带到一个困境里面。今天的课,如果听课的人是大领导,你应该努力为基层管理者创造一个他可以选人用人的权力。如果你要想让下属的领导者承担责任,就必须要给他组织团队的权力。责任永远要和权力对等,否则你没有理由要求他。


宁向东点评:

当然,中国的国情摆在那里,有时候开掉一个人,是很难的,有很多人就像前面那位同学所遭遇的情况一样,成员是关系户,你都动不了。我的一个基本观念是:如果你要打造出有竞争力的团队,本级领导者还是要有较大的用人权,因为毕竟带队伍的是当值的领导者。


3.慈不掌兵

让团队成员出局,是一个很难的制度安排,但是,却属于组织的百年大计,非常重要。韦尔奇之所以创造了一个辉煌的通用电器公司,和他的果断应该有很大的关系。记得有一次,宁高宁和韦尔奇有一个对话,宁高宁问韦尔奇,你真的会每年淘汰掉10%的员工?韦尔奇没有直接回答宁高宁,他反问宁高宁:你真的想要一个优秀的公司吗?

我把这个故事稍微展开一下。韦尔奇上任之后,通用电器涉及到很多领域,有些业务并不赚钱。韦尔奇把德鲁克请来问计,德鲁克对韦尔奇说,这些不太好的业务,如果今天让你重新考虑投资,你还会投资吗?韦尔奇立刻受到启发,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讲的“沉没成本”的概念。

什么是“沉没成本”?

企业的现值,扣除掉出售资产还可以收回来的部分,就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只和过去有关,与未来的资源安排没有关系。

而未来的资源是什么呢?就是出售之后还可以收回来的部分,那一部分和自己今天的决策有关。所以,韦尔奇为整个通用电器集团的业务安排做了一个大框架,就是每个业务部门分权经营,集团只从投资回报率上考虑业务布局。每一个业务单元,你只要不能在同行业里做到前三名,韦尔奇就会把整个业务出售掉。而在用人上,业务板块的负责人有绝对的权力,通用电器公司每年的人员淘汰率都会在10%左右。

在削减业务和裁人方面,韦尔奇确实够狠。江湖上有一句名言,叫做“慈不掌兵”。这句话,我特别能理解,但自己做不好。带团队,“慈不掌兵”是一个重要的原则。为了创造高效率的团队,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学会选人、用人、培养人。可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能够培养出来的,所以,队伍必须要通过换血来调整。对于上面所说的三种人,我觉得要坚决开掉,除非像韦尔奇所说的,你不想要一个优秀的企业。

谷歌前任CEO埃里克•施密特

选择团队成员,是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施密特,是谷歌的前任CEO,正是在他加入到谷歌之后,谷歌才有了奇迹般的成长。谷歌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展迅速,就是因为找到了最合适的人。在一般的公司里,老大是不会去管人力资源的。但是,对于所有进入到最后一轮面试的员工,施密特都要亲自看他们的简历。因为施密特是做技术出身,所以,他在识别技术人才方面有一套独特的心法和判断力,他每周会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去看通过了最后一轮面试的员工简历,平均每周由他看过的简历,至少要100份。他的工作日程里,每周一专门处理人事,而且要花一天的时间。

谷歌的联合创始人佩奇也曾经说过,企业发展有多快,主要取决于企业能够招到什么样的人。所以,预测一家公司的未来发展,你只要看看他们最近招聘的人就可以了。


好,课就讲到这里。我总结一下:团队是由人来组成的,所以,团队组建基础工作就是找到合适的人,之后才有了团队建设和团队发展这些内容。

课后思考

请你想想如果上面的三种人是你暂时处理不掉的,有什么好办法减少他们的破坏性吗?


推荐阅读:宁向东

今天讲了三种人不能用,个性不健全、态度不认真、不职业的人,那怎么就叫态度认真、职业的人呢?如果按照1、2、3...来总结,我认为,或许不如下面这篇文章来的震撼大。


宁高宁:

金志良大约五十岁了,这大半辈子他自己觉得还可以,但憾事之一就是没能调进华润集团。他在华润集团上海代表处临时帮忙待 了两年,后来自己悄悄地走了。过去人们叫他老金,现在华润集团里还记得老金的人不多了。

老金是个胖子,他嘴唇很厚,脖子很粗,连手指头也粗。我印象中的老金说话声大,喘气声也大。他好像总是穿一双脚后跟已磨歪了的皮鞋,走路又快,黑黑的脸上老是冒油。老金是上海人,可我觉得他应是属于南人北相的那一种。

前几天在上海匆匆见老金一面,他对生命的领会冲走了我记忆中外滩的喧哗,你好像看一幅自然天成的大风景,不过这次是一位普通人画的。老金的大笑让我再一次体会了山外青山。

第一次见老金是在1992年,那时候大家都去上海抢地皮,谁也不管在地皮上乱盖大楼是什么后果。老金带我们去规划局,虽然我们的见面礼只有印了华润集团标志的领带,可老金还是把领带盒去 掉,把领带一条条装进信封里,他说送礼这事要当心,搞不好会给人带来不“清爽”的感觉(上海话,麻烦)。土地局的合同与我们想要的不一样,我们还想慢慢修改,可第二天早上醒来,才知道老金一夜没睡,他已经把合同逐字改好了。临走的前一天,老金说,今晚我请你们吃饭,我没钱,只能请你们去小饭馆。我们几个人在街边小店每人吃了两大碗馄饨,一块五一碗。我现在还记得,那是我在上海吃得最顺、最痛快的一餐。

后来听说老金走了,又听说老金自己干了。这次再见他,才知道老金这几年没白活,也没白干,虽然他见了谁都像犯了错一样客气地猛点头,可我觉得老金是个人物了。

老金自己说他搞了点小生意,又说别人都在搞高科技,他不懂科技,但有点文化,所以搞了“高文化”,这个“高文化”的生意叫环境艺术装潢。他解释了几遍我才明白,如果你建了个酒店,大堂里不知道摆什么好看;如果你修了个公园,入口处不知放什么好看,你可以去找老金,老金不光告诉你答案,他还给你把东西做好,送来,摆好。

老金在这行里好像已有了点地位,上海的金茂大厦,88层,是目前中国最好的楼,里边就摆了不少老金公司的作品。克林顿来中国,收到的大礼玉玺也是老金的作品。上海《财富》杂志举办的500强大会搞得热火朝天,老金也没闲着,那个晚上大领导和大老板们吃饭的菜单也是老金公司设计的。老金说他现在不用太找生意,客户来找他的比较多,因为有了名气。老金现在雇了十几个人,还有一些专家教授听候他调遣。他最近买了自己的写字楼,老金说,生意再大点,他就要开始算账了。老金也是个念旧的人,上海时代广场的办公室装修,有同事找老金搞点装潢,要老金报个价,老金说,报什么价, 华润集团是老娘家,这点东西,我送了。

朋友有聚有散,几年不见,大家都各自奔忙,有如意的,有不如意的。这次见老金,他送我一只自己做的铜牛,我没有什么能送给他的,看着老金匆匆离去的背影,我只觉得心里有一些震撼。

宁向东《管理学》课程笔记(五十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宁向东《管理学》课程笔记(五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kl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