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君在此~
汉武帝.jpg
** 第九章 观望与权衡中达成的乌汉结盟**
乌孙国王猎骄靡对乌汉结盟这件事,开始时,心里定是没谱儿的,但他也没有糊里糊涂放弃结交强国的机会。于是,派遣使者与张骞同去汉朝,名为“还礼”,实为一探汉朝虚实。
不止是他,西域各国都是如此。光凭张骞的一张嘴,没一个国家表态要与汉朝结盟,更别说归附汉朝。
西汉最初对于经营西域,战略上采取了——被后人称为方法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两手抓”法。一手抓和平外交——以张骞出使西域为代表;一手抓武力威慑——拿楼兰开刀。
先说和平外交。我们知道,张骞两次带了价值不菲的礼物,分别到月氏和乌孙“找呀找呀找朋友”,结果没找到好朋友。除了这两个国家给出的“官方回答”之外,还有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汉朝到底行不行,我们不知道呀!”
从那时那刻看,和平外交毫无成果。
一时的毫无成果就代表永远不会成功?
如果把历史想像成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他一定像武侠小说里写的一样,高深莫测地含着浅笑、微微摇头。
后来我才知道,在西汉经营西域这件事上,张骞两次和平外交就像是一颗种子,10年之后才破土生芽、50年之后终于开花结果。
这颗种子破土而出的决定性力量,来自于西汉长安城的惊艳亮相。
公元前115年,张骞带着西域各国几百人使者团,走进长安城门。几百名使者一起惊呆于眼前的景象:
长安城高万雉、周池成渊;三条宽阔大路通向十二扇内城城门;进入内城,只见街衢通达、里门近千,宅弟相连、奇伟华美,作坊店铺、四处遍布,高冠华盖,往来如云。都城男女个个文雅从容,衣著轻盈华丽,游人的衣著可比公侯、商女服饰胜过宫妃。正遇九市开场,人流车马充满城郭内外,人群熙熙攘攘、货物琳琅满目,行人难以转身、车马难以回旋。远远望去,长安城红尘笼罩、烟云相连,一派繁华富饶、福宝之地的景象。
“昆莫,您派我出访汉朝,以证汉使之言虚言。我亲眼看见的汉朝国都长安城,大道宽阔、宫殿辉煌、人流如织,其情其景与汉使张骞描述相比,只有过之,绝无不及!”从长安回到赤谷城的乌孙使者,将所见所闻如实禀告乌孙国王猎骄靡:“汉人众富厚”,“汉朝皇帝回赠给乌孙的礼物,是我们带去的十倍之多。”
汉朝的确国力雄厚。此刻,站在中立立场、持观望态度的猎骄靡,心中的天平向“乌汉结盟”这一边,滑去了四分之一。
再讲武力威慑。汉武帝一面大方馈赠西域诸国使者,一面心里十分气恼——他听说张骞第二次出访仍然没有达成联盟。
“这帮西域小国是瞧不起我大汉!”
又一次深入分析西域地理和政治形势后,汉武帝决定:拿楼兰开刀。
在许多人心目中,楼兰是诗意、美好而又神秘的地方,情不自禁地先入为主对她心生一份好感。出玉门关向西,穿过300千米极难通过的白龙堆沙漠,有一块小小绿洲,楼兰国就建在这绿洲之中。楼兰如此小巧美艳之国,没有依靠怎能长久生存?楼兰的依靠是匈奴,对汉朝一向敌对。过去几十年间,楼兰国王常常派兵截杀汉朝往来使臣。
出兵楼兰,既能把控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又能杀了这只“小鸡”给“猴儿们”看看,以增天威!
公元前108年,曾是霍去病贴身战将、被封“从骠侯”的赵破奴闪亮出场。听说楼兰国只有不足三千人的军队,他率七百骑兵,突袭楼兰。几乎没有遇到实质抵抗,汉军便长趋直入王宫,逮住了在还梦里的楼兰国王。
此时楼兰依靠的匈奴在哪儿呢?原来匈奴一听说汉朝派兵进入西域,驻扎在河西走廊附近的几千军队早已闻风而逃、不知去向。
楼兰国王是生是死、要杀要剐,现在全凭汉武帝一句话。
刘彻一代贤君,他明白:经略西域,绝不能仅仅以武力征服,更要以德征服人心。汉武帝下令:“放了楼兰国王,让他继续做国王。”
“先给一棒子、再给一萝卜”的做法,即刻见效。“楼兰愿做汉臣!”楼兰国王拣回一条命,战战兢兢地成为第一个向西汉称臣的西域国家。
首战告捷。赵破奴乘盛追击,挥师北上,顺利拿下姑师。
汉军征战楼兰、姑师大获全胜的事,立刻在西域草原传播开来。
乌孙国王猎骄靡细细揣摩,便知晓了汉武帝的用意:西域诸国看清楚了,选汉朝还是选匈奴,你们看着办。选匈奴的,我打你;选汉朝的,我罩着你。
眼见汉朝的军事实力非同一般,猎骄靡心中的天平向“乌汉结盟”这一边,又滑去了四分之一。
指针在天平正中微微颤动。
猎骄靡稳坐于王帐之中,缓缓喝着香气四溢的奶茶,继续观望,仍旧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坐不住的是匈奴。楼兰国倒向汉朝,西域的诸国会不会纷纷效仿?难道要咽下这口恶气?那可不行,咱也是暴脾气,咱也得威慑!
拿谁威慑?楼兰自不必说,早就看乌孙不顺眼,就拿他吧:“乌孙,听说你们近年来与汉朝往来密切,早有不臣我匈奴之心,我要去打你啦!”
所以说匈奴谋略不足、心眼儿不多。此情此景,拉拢诸国才是上上之策,这一威胁,反而把乌孙推向了汉朝。
猎骄靡心中的天平第三次“乌汉结盟”滑去四分之一。
公元前105年,乌孙国王猎骄靡怕匈奴攻来,自己孤立无援,派使者带着1000匹乌孙天马作为聘礼,再次来到长安,向汉武帝请求:“愿得尚汉公主,为昆弟。”汉武帝大喜,同意了乌孙的和亲请求。
从此,历史上第一位有名字记载的和亲公主——“细君公主”远嫁乌孙,“乌汉联盟”正式拉开帷幕。
这一年,正是张骞去世第10年,和平外交的种子终于破土生芽。
汉武帝的“两手抓”法,收效比较好。没达到非常好的程度。
“经略西域”此时只是株嫩芽。
根本原因仍来自匈奴。
楼兰虽向汉称臣,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楼兰是株“墙头草”。汉军从楼兰一撤,匈奴立刻发兵来攻,楼兰夹在中间,两位大哥都不敢得罪啊~于是暗中服从匈奴,派长子到匈奴当质子,另派次子到汉朝当质子。
如果你还记得猎骄靡心中天平的数字,此时滑向“乌汉结盟”的距离是四分之三,还有四分之一的距离才算真正到达。
乌孙请求与汉朝和亲,匈奴听说之后恼怒异常,但此时匈奴单于也回过味儿来——匈奴刚被汉朝击败不久,元气大伤,用兵征伐乌孙显然不妥。于是也“遣女妻昆莫”。乌孙到这时仍旧不敢得罪匈奴,接纳了这个不请自来的匈奴夫人。
乌孙以左为贵,猎骄靡将匈奴女立为左夫人,楼兰派长子做匈奴质子,
看得出来,在汉朝和匈奴之间,乌孙、楼兰显然更畏惧匈奴势力。
更何况,乌孙国王猎骄靡把汉朝的一举一动也看在眼里:汉朝在遣公主与乌孙和亲之前,也先后选了4位公主与匈奴单于和亲。
大家都是亲戚,一样说打就打,我们又怎么能只选一边呢?乌孙与汉朝和亲之后的第三年,公元前102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第二次攻伐大宛时,乌孙国还没有走完那“四分之一”,只派出了2000骑兵在外围观望,并未参战。
西汉真正将西域纳入版图,还要再经过50年的努力。
最后顺便解个谜:楼兰到底是怎么消失的?
答案是:西汉弄没的。
楼兰作为通往西域的要塞,十分重要。汉王朝为抗击匈奴,将楼兰作为经营西域的根据地。但是,楼兰小国,对汉朝、匈奴都不敢得罪,只能做“墙头草”,与汉朝时离时合。汉昭帝时,楼兰“复为匈奴反间,数遮杀汉使”。楼兰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叛,汉朝终于怒了。公元前77年(元凤四年),大将军霍去病派傅介子刺杀了楼兰王“安归”,立“尉屠耆”为王,改楼兰为鄯善,迁都到罗布泊附近的扜泥城。楼兰故址并没有因迁都而在历史中立即消失,鄯善成为南道要冲,而楼兰城则一直充当着南北道的起点,发挥着桥头堡的作用。楼兰距孔雀河二十公里,河网纵横、森林茂盛,是极少的条件优良的绿洲。自然环境的优越,使迁都之后的楼兰仍在丝绸之路上占有一席之地。直到三国时期,出玉门关的三条道路改为两道,而且不需要再经过楼兰,就此楼兰古道完全断绝,在《西域图记》中也不再提及楼兰,楼兰故地在历史的洪流中渐渐消失。
目录君在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