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周在学习如何写人物作文和叙事作文,发现了一个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缺乏对生活的洞察力,以致于写作素材不真实,文章假大空没有说服力。
就拿本周来说吧,写作主题是一个熟悉的人,有两个孩子在写作时写了生活中不存在的人或者事,比如:
一位同学写了时尚奶奶,实则奶奶已经去世多年,并且生前一点都不时尚。
另一位同学写了爱玩玩具的妈妈,并且为了买玩具给爸爸撒娇,现实情况是妈妈从来不玩玩具,而且爸爸妈妈常年分居。
当我把孩子的文章发到群里的时候,这两位家长看到之后立即表示写得太假,无法接受。虽然我们一直在说写作素材要真实,要源于生活,但是写作真得不能和生活划等号,为此,我专门请教了儿童文学作家王一梅老师,看看她就这种情况会怎么说?
第一:写作和生活不能划等号,这是毋庸置疑的。(写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第二:写人物可以引导学生写平常生活中比较亲密的人,没有必要写重大事件中不熟悉的人物。(挖掘身边的写作素材。)
第三,学会观察生活而不是照搬老师课堂举例或者作文中的范文。要用自己的眼睛细心地去观察生活。(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洞察力。)
第四,对于基础薄弱的孩子,能编能模仿也要表扬。知道编故事已经很好,所以确定要表扬。但是这离真正会写还有好几个等级,学会自己观察,学会编织近似生活的故事,学会抒发自己情感,知道学习别人的方法而不是照搬内容。(模仿是写作的最初级形式。)
缺少观察的生活,只能编,肯编的孩子是给老师面子的,编不出来也没办法。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孩子的生活洞察力呢?王老师也给出了建议,那就是加强生活中的刻意观察,老师可以增加每次上新课前,大家一分钟说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一方面做到了刻意练习观察力,另一方面对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用发现的眼光挖掘生活之美,
用真挚的文字体现生活之情!
【后记】
今天很开心。
1, 凌晨的时候收到简书消息,连续日更20天,居然成日更大人了,好激动,日更100天的目标已经完成了五分之一。
2, 每个周末虽然忙碌,但是上完课之后的那种成就感真得让人忘记了疲惫。晚上陪娃时屡次眼皮打架,但还是想把今天的教学笔记记录下来,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3, 《我与三尺讲台的未了情缘》已经完成近三分之二,最近很想谈个恋爱,于是和老公约好了,我们要重新谈个恋爱。今天歪个楼,明天继续更新,请大家多多支持和指导。
4, 十二月,祝安好。
不向失败低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