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每天写1000字河南师范大学
【共读第七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共读第七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 清溪书苑 | 来源:发表于2018-10-28 18:49 被阅读126次

                                   ——读《与教学环境的发散性对话》有感

     韩雪屏教授在《与教学环境的发散性对话》一文中指出:“充裕的时间、安全的场地、丰富和适当的学习材料与资源,是构成有效的应答性学习环境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有了这样的环境,学生就可以直接作用于环境,自己去提出问题,发现意义,解决问题,建构知识。”

    韩教授的阐述引发了我的思考和想象。韩教授早于十几年前就给我们描述出未来课堂的模样: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在开放的学习空间里,利用智能化的学习工具,用灵活的学习方式进行项目式、探究式学习。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去主动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可是反观目前乡村教育现状,跟韩教授所说的“应答性学习环境”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基本上以传统阅读教学为主,大家仍然在同一教室、同一时间里,读解同一文本。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仍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备课时的阅读思维定势,先入为主地强占了学生的阅读空间和过程,忽视学生的需求,学生成了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只是重视知识的传授,没有关注到学生的精神层面,学生厌学也是在所难免的。

    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韩教授十几年前就给我们指明了途径和方法:“以课文为中心的扩展性阅读;以课文或课题( 专题)为中心,组织研究性阅读和综合性学习;扩大阅读场所的“ 大语文阅读”;改变阅读手段,实施网络阅读。”如今这些做法现在我们已并不陌生,不少老师已经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并且有了值得推广的成果经验。

    我们部编教材更是进行了创新,体现了加强阅读的编排意识。“教读”到“自读”再到“整本书阅读”的“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成了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在进行单篇文章的“教读”或“自读”时,注意到向课外延伸,每一篇课文后面都有同类文章的荐读。例如在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一文课后练习第五题中推荐了邹韬奋《回忆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要求学生体会不同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语言风格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

    日常教学中,笔者也曾深入研究部编教材的编排意图,以教材中单篇文本为依托,选择恰当的文章来引导学生“以课文为中心的扩展性阅读”。感觉这样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研究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主动延伸开去,阅读更多的篇章,这样可以极大地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也尝试过多文本并进的“群文阅读”模式。以一个或多个问题来统摄,引导学生阅读、比较、分析,发现、质疑,在一系列文本中找出共同点以及彼此之间的差异,形成思维的碰撞,将零碎的信息点进行整合,形成独立的判断。这样的阅读能够改变传统的课堂以识记为主,更多关注问题的答案,缺少发现、质疑的现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群文阅读过程中,要采用独立学习与群体学习相结合的策略。要让学生真阅读,一节课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独立阅读、思考,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遇到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再进行班级交流,丰富提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大胆取舍,删繁就简,实现课堂的瘦身——教学目标聚焦,教学内容简练、教学环节简洁,教学方式简单。

    目前,笔者只是在群文阅读方面有过一些不成熟的尝试。其他的创设“应答性学习环境”的途径和方法,如扩大阅读场所的“大语文阅读”,“网络阅读”等,虽有想法,但囿于学校的条件,没有能够在教学中得到切实的落实。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乡村的学生也能突破固定的课堂时空,超越单一文本,进入能够与教学环境自主进行对话这种理想的境界,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阅读中共生、共享、共同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读第七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dh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