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古今奇闻趣事,传递世间真情善意。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系列之第552期,如果您喜欢,不妨给个关注!
文/小田
话说在从前,山东济宁某村子里有两个很要好的年轻人。一个叫张三,另一个叫李四。
因为两个人打小玩到大,情同手足,在他们18岁那年,两个人以天地为鉴,歃血为盟,拜了把兄弟。
张三比李四大了一年,是义兄,李四则为义弟。又过了几年,张三娶了王氏为妻,不久后便有了孩子。
李四因为家里太穷,一直没有娶妻。张三妻儿圆满,日子过得很是幸福。
编辑
李四还和从前一样,经常去义兄家里喝酒吃饭。
嫂子王氏,是个热心女人。不仅长得漂亮,身段也好,心肠更是善良。李四瞧着漂亮的嫂子王氏,思绪万千,梦想着以后自己也要娶一个这样的妻子。
可又过了几年,李四的娘托了几个媒人,却还是没有哪家姑娘愿意嫁给贫寒的李四。
李四瞧着眼前的这位嫂子王氏,便起了非分之想。想着哪一天一定要将王氏弄到手。
但李四心里明白,兜里没有银子,不仅办不了大事,就连媳妇儿都难娶到,更别说要霸占嫂子王氏了。
就在李四为银子发愁的时候,村里的二爷从关外回来了。他带回来很多贵重东西,还赚了很多的银子。
李四心动了,便打了一壶酒,去向二爷“取经”。二爷倒也爽快,告诉他关外的银子好赚。李四又问了很多事情,二爷也给了他很多好的建议。
李四回到家,就琢磨着去关外闯一闯,捞一些银子回来。他想了一个晚上,翌日清晨就去找义兄张三了。
编辑
他将去关外闯荡的想法跟义兄说了,义兄张三一口答应了下来。
也是,不管什么年头,谁跟银子有仇呀!
王氏不想丈夫去关外,说关外太危险,况且一家三口小日子过得也挺好的,王氏就劝张三不要去。
张三则劝慰妻子王氏:“过日子哪都需要银子,等孩子大了,用钱的地方更多。我和义弟且去闯荡几年,之后回家好好过日子!”
王氏一听,也觉得在理,便嘱咐丈夫在外一定要多加小心,早日回家。
过了几天,张三和李四就去了关外。这一去便是三年。
三年后,张三和李四哥俩儿都赚了很多钱,张三心中思念妻儿,便说要回家,李四也有此想法,于是几日后,哥俩儿便带上了银子朝家乡走去。
行至半路,李四便开始有了想法:“嫂子王氏如烙印一般刻在我的脑子里,我此生非她不娶。此时四下无人,我何不将义兄杀死,一是能吞了他的钱,二是嫂子没了丈夫,便是寡妇,我再托人上门提亲,算是明媒正娶了。”
编辑
李四起了贪财图色之心,便预谋找机会杀害义兄张三。
一夜,忽然下起罕见的大暴雨。兄弟俩赶忙躲进一处破庙。这天夜里,张三正在熟睡,李四则掏出尖刀,朝张三扑了过去。
毫无防备的张三挣扎片刻,不再动弹。
李四跪倒在地,给义兄连磕三头,后说道:“我与义兄相识20多载,本不该下此毒手。只是我日夜思念嫂夫人,实在难以释怀。义兄放心去吧,我会好好照顾王氏!”
翌日暴雨停后,李四带着银子独自回了家乡。到了村子,李四便去找王氏,王氏很是高兴:“你哥呢?怎么不见他来?”
李四装模作样,哭着说道:“我义兄张三,不幸得了顽疾。我虽拿出积蓄为他诊治,可他还是没了性命。”
嫂夫人王氏闻言瘫坐在地:“我的郎君啊!你怎如此狠心抛下我和孩子啊!我日夜期盼你能早日回来,怎今日盼来的却是你身亡的噩耗啊!”
李四连忙劝慰,待嫂夫人平静下来便说:“我义兄身患顽疾而亡,实属无奈,嫂夫人莫要过度伤心。义兄临终时将嫂夫人和侄子托付于我,我定会履行诺言!”
编辑
王氏不明真相,看了看李四没再言语。
几个月后,李四托村里媒婆前去王氏那里说媒,王氏对此很是为难。
媒婆便劝说王氏:“你一个弱女子,还带着孩子,家里没个男人今后日子咋过?再说,你丈夫临终已将你和孩子托付给了义弟,你还有何顾虑?”
王氏闻言也觉有理,便应下此门婚事。半个月后,李四风风光光将王氏娶进了门。
李四很久之前对王氏就有爱慕之心,如今终于他终于得到了王氏,遂对王氏疼爱有加。王氏这人心善,且李四对她十分疼爱,王氏的心扉便毫无保留对他敞开了。
几年后,王氏给李四生了一儿一女,日子过得很是幸福、圆满。
二人婚后的第十年,一日突降罕见大暴雨。王氏正在给李四缝补衣服,李四坐在木椅之上喝着茶水。
他看着这场罕见的大暴雨,想起10多年谋害义兄张三的那个夜晚。
他无奈地微微一笑,王氏好奇便问他为何憨笑。李四心想:10多年已经过去,如今嫂夫人已为自己生下儿女,感情也是牢固,就告诉她实情吧!
编辑
于是,李四便将那晚谋害义兄张三之事如实说了出来。王氏的手停了下来,坐在那发愣。
“你与义兄情同手足,你岂能为了钱将他谋害?”
“我心里只有嫂夫人,他若不死我又怎么能娶到嫂夫人呢?”
王氏沉默,继续忙着手中针线。
那夜,王氏一夜未眠。她很矛盾,李四对她很好,她很满足。但毕竟她是杀夫凶手,她良心实在过不去。
再说爹是个杀人犯,长大了自己的孩子们如何抬头做人?
翌日上午,李四去了镇子上的店铺。王氏则去了衙门。
没错!经过一晚上的深思熟虑,王氏还是决定将现任丈夫李四告到衙门。
县令一听,便差人逮捕李四。公堂之上,县令一一审问,李四倒也不隐瞒,如实供述。
最后李四被判了死刑,赴了黄泉路。他看着曾经那个嫂夫人,如今自己的妻子王氏,无奈摇了摇头。
编辑
他没对嫂夫人说些什么,王氏扬了扬手,欲要说话,却还是咽了回去。
义弟李四因为贪恋嫂夫人的美色,后又图财害命,背信弃义将义兄杀害。实在令世人愤慨!他本以为有了银子娶到嫂夫人,一起生活了10来载,感情已经稳固,却不想还是被心爱的人告到了衙门,送他上了黄泉路。
所以说,各位看官们莫做李四这样的人,即便用尽心思,到头来倒霉的还是自己,这“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呀!
总结:
歃血为盟结兄弟,义弟贪恋义兄妻。
与嫂共渡十余载,难逃法网赴黄泉!
本故事完结!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文中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目的是借古喻今明道理。还望各位读者不要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
如果喜欢我的民间小故事,还请大家点赞、转发,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