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吹嘘自己常常反思时,女神则劝我别对自己要求太严格,她希望我活得简单、随意一些。我了解她的心意,却自有另一层深意,我想跟她说的是:其实反思并非必然复杂;再者,反思的乐趣无穷无尽。
“反思”一词在西方哲学中出现比较多,其词意类似于咱天朝老祖宗所提的“内省”或“自察”,但涵义又不尽相同——内省凸显“内”,反思强调“反”。咱们不搞学术,自然没必要过多深究。我在此废话一通,只是想向女神进一步阐明:反思中的“反”,最是乐趣的源泉——恰似思念你那样有趣。
作为黄土埋到波棱盖的人(波棱盖,即膝盖,也不知是何处仙乡的方言,觉得好听又好玩,所以明目张胆地盗用了),我很庆幸爱上反思不太迟。而通过对“反思”的反思,我又发现这段“爱的故事”起源于“抬杠”——而相较于“明杠”,我又更喜欢“暗杠”。
举实例说明:有位朋友在我面前表达一个观点,我出于礼貌和拳头不够他硬的考虑,便识时务地不明着反驳他,而在心里“暗杠”。虽说是“暗杠”,也不能胡杠乱杠,好歹要有理有据,这便需要积极反思。当“暗杠”成功时, 我则喜不自禁、颔首不止,展露出六畜无害的笑,朋友见我喜笑开颜,自然认为我认可他的观点,便也洋洋自得。假如通过反思无法实现“暗杠”,我也没有任何损失,反而更证实朋友观点的价值性,我欣然认同,亦喜笑颜开、皆大欢喜。这便是反思之“暗杠”的乐趣。
“暗杠”得来的乐趣,毕竟难登大雅之堂。严格来说,“暗杠”也只能算作反思中的“小趣”,真正的“大趣”往往在于反思时与智慧的邂逅。
此“大趣”是有前提的,反思不可说反就反,说思便思。孔老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又另有感触:“学而思”固然重要,而掌握思之“道”更是不可忽略的前提。何谓思之“道”,我的理解是——把握终极的方向。
再举实例说明:自从养成反思的习惯后,我有一段时间常常反思如何“得到”、如何“努力”、如何“追求”……朝着这些个方向去反思,我越反思越感到沉重,越反思越觉得欲望膨胀的滞胀感。滞胀容易导致智障,而每每得到丁点成绩,也会因“反思”而错失更多的快乐。后来,我还是通过对“反思”的反思,意识到:如此反思不但无趣,而且贻害无穷。于是我根据“大道至简”的指引,常常有意识地往如何“放下”、如何“求善”、如何“利他”等方向去反思,竟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定义前者为“加法反思”,后者为“减法反思”。通过实践对比,我发现:践行“加法反思”时,失落消极总是多过积极快乐;而践行“减法反思”时,心胸逐渐趋于宽阔,常常发现人生的妙曼和乐趣。一言概括之:当通过“减法”去反思时,“大趣”常常欣然而至。
我毕竟才疏学浅,纵然心中有所想、反思有所得,却总有意无状而言难明的感觉。再者,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又再再者,“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所以也不好过多地对“反思的乐趣”进行深挖细谈,免得有故弄玄虚之嫌。
今撰此小文粗浅地谈及“反思”,虽是“戏说”,却终归还是为了表达“乐趣”。
文/若安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