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写豆腐这个话题,还是缘于高晓松老师的《晓说》,节目里聊了四期的美食主题,都是关于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

有火锅、烤串···
其中,这些工具都比我们当代人先进,可见古人在吃方面还是超有想象力的,直接上图:


至于豆腐,可能对于吃货来说,有100种吃法,像我们平常吃的,麻婆豆腐、豆腐花、凉拌豆腐、香煎脆皮豆腐···
还有很多关于“豆腐”的谚语:
比如刀子嘴豆腐心,形容说话的人嘴巴刻薄,但内心善良。
比如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形容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有些事情急不来的,应该按照程序、步骤,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比如豆腐渣工程,形容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工程。
比如吃豆腐,形容调戏女子,占便宜的意思。
比如形容女子美貌的“豆腐西施”称号。
还有形容女人年老色衰的“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等等···
可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豆腐”就可以有这么多种解释,难怪有人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
从节目中知道了,原来在汉代就已经发明了豆腐。
真是历史悠久啊,难怪小时候每年过春节前都有磨豆腐的传统风俗,中国最讲究谐音,可能“腐”寓意“福”吧。
豆腐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美食和传统风俗,还影响了全世界,特别是对于素食主义者,更是一大福音。
高晓松老师说,豆腐影响过中国重要的革命,对中国做了伟大的贡献,到底是什么贡献呢?

原来如此:
满清重臣李鸿藻有一儿子名叫李石曾,超级洋化,不愿意考科举。
父亲就觉得不考科举丢人,以免流言蜚语说官家的儿子连个秀才都没混上,没办法,只能把儿子送去法国留学。
要知道,李鸿藻是反对洋务运动的,在与自己想法不一的情况下,加上当年没那么民主很父权的时代,还能尊重儿子自己的选择,已经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了。
与之相对应的电影《狗十三》里,就相差太远了。张雪迎饰演的李玩,想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天文或物理,爸爸却强行她选择英文。
就像很多学生选择文理科的时候,有的孩子喜欢文科,却被家长强行选了理科。
很佩服能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孩子选择的家长,可以看出李鸿藻是一个好父亲。
当然李石曾也非常争气,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信任。
他不走寻常路,竟然把中国的豆腐工艺出口到了西方去,在法国巴黎开一公司买豆腐,结果就赚到了很多通金。
这位官二代赚到很多钱后,没有随便挥霍潇洒,而是做了很多公益。

第一件:就是支持孙中山的革命
经常收到到孙中山的电报,电报上就有ABC的字样,A的意思就是一万,一万大洋,B就是汇两万,C就是汇三万。
为此高晓松老师还在节目里调侃说,这孙中山也不知道有什么魅力,从美国西岸的洪门,一直到巴黎开豆腐公司的李石曾都给他钱。
第二件:留法勤工俭学,培养年轻人
著名的留法勤工俭学是李石曾用卖豆腐的钱筹来的,支助了一大批青年学生去了法国留学。
其中包括我们的伟人:邓小平、周恩来、聂荣臻、陈毅等等,一系列中国共产党的开国领袖就是由于豆腐赚来的钱而去留法勤工俭学了。


所以呢,豆腐对中国,包括对新中国都做了很大的贡献。
万万没想到,这平凡无奇的豆腐居然在其中起了这么大的作用。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背后的人,就算李石曾不卖豆腐,他做其他事业赚了钱,应该也会做相同的公益,因为他就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最伟大的功臣。
我们常说喝水不忘挖井人,豆腐既然对中国做了如此大的贡献,总要知道这发明者是谁吧。
前面说了,豆腐在汉朝就发明出来了,因此,这发明者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
也是因为意外巧合,刘安一心追求长生不老,在安徽省寿县与淮南交界处的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豆浆洒了,结果掉在了一小块石膏上了,结果突然间液体变成了固体,豆浆变成了白嫩嫩的豆腐···
于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就诞生了。
于是在多少年之后,豆腐对中国做了伟大的贡献。
最后又想说,高晓松老师的《晓说》,的确值得一观再观,循环播放,胜过很多影视剧很多书···
就像夏河老师说的:“大家一定要坚持看一档节目《晓说》,我有太多对这个世界的疑思都是透过这个节目解开的,也有无数知识盲点都被这个节目科普到,受益匪浅。在当代中国大部分的学术权威都与老百姓尤其是青少年相隔在遥不可及的两个世界,而高晓松先生极易吸收的表达与阐述,夸张点说胜读十年书更有可能提升中国 。”
曾经我说过《奇葩说》是我最喜欢的说话节目,如今我觉得自己最喜欢的可能是高晓松老师的《晓说》了。
每次看,一集接着一集,都忘记了时间···
稍微关注高晓松老师的都知道,他有北方人的天性,善于自嘲,常常拿自己的颜值开刷,还自嘲自己是矮大紧,但是看他的节目,真的会让你完全忽略他的颜值,让你体会到了知识才是永不衰败的魅力。
下面分享几段他自嘲的有意思段子:
昨恰与Michael Jackson整容医生谈我瘦脸,他说如动刀,将面临无表情无唾液之后果。我说无表情尚可,这时代也不值得表情丰富。但我还剩三万顿饭未食,无唾液食不甘味如何了此残生?

“矮大紧”高晓松真是吃了脸大的亏,其实本人身材绝对算不上臃肿,臀部还意外很有“曲线美”,只不过这个一直敲大腿的动作,有点暴露年纪,高老师你这是坐久了腿发酸吗?
平时照镜子老觉得A面很一般,没想到优点在B面哈哈。以后有重要场合可以试试倒着走

微信公众号:丫丫书影 欢迎关注,互相交流学习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