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秦国赢氏家族经过一百多年努力,为统一天下打下基础,然后秦始皇用十年时间灭六国,从而建成的大秦帝国。这个史无前例的强大帝国,存在短短十四年后就被一群自己培养的小官吏和落魄贵族为首的起义者推翻了,迅速分崩离析的下场。原因是因为法律严苛、大规模征发劳役、强征暴敛、劳民伤财,激起原来六国百姓的愤怒。于是天下群雄并起、各路英雄纷纷逐鹿中原。最后推翻秦朝的刚刚建立的统治。
短短三年时间内,伟大的秦帝国如沙堆般轰然倒下,无数人为之叹息、也有无数人为之喝彩。也留下无数的千古之谜和一身黑的秦始皇。
秦国史料严重缺失,大秦帝国和秦始皇本人有无数的谜题没有办法用历史文献去解开。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估计是刘邦及汉朝的官吏。因为刘邦出身低下,非传统贵族出身。这在当时来说,是异常、甚至是违反天道的事情。所以,刘邦和他的后代们才要不停的销毁历史文献和记录,同时不停的抹黑秦始皇。因为只有秦始皇和秦朝黑暗无比、暴政无道,才能显示刘邦解救万民于水火、顺应天道、符合天意,才能以白衣之身登上帝位的。如果还不够,那就再搞一个赤帝的故事,天神下凡,这下应该足够了。
只是苦了现代的史学家,无数问题堆积在那里,找不到史料去证实或证伪,无数的结果只能靠推测或猜想。
为什么我说大秦帝国非亡于暴政,首先,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是因为法律严苛、严刑峻法和大量征发劳役而被劳动者推翻的。从西汉到东汉、从唐宋明清所有朝代,当时间到了王朝后期的时候,最明显的就是中央无法控制地方,无法控制军队,从而无法抵挡外来入侵者、或者无力救灾及无力打击因自然灾害而挨饿的起义者,从而导致都王朝覆灭的。
基本上,到了王朝后期,中央都是没钱的,地方政府都是不听使唤的。这种情况下,横征暴敛也根本无法实施,地方又没有名义和条件去横征暴敛。所以,这种说法也就经不起推演。特别是清朝就非常明显,根本就没有什么暴政。想想清朝后期,什么东南互保之类事情,朝廷那里还有实力控制地方,还有能力盘剥百姓,它的政令根本出不了紫禁城。这些所谓的暴政,明朝也没有,就连元朝都没有。
全世界的劳动人民都一样,是非常淳朴的,看下现在的那边半岛北部的国家、伊朗等,够暴政吧,所有现代社会的文明他们基本都不屑一顾。但也没见他们被推翻。
第二,说大秦帝国暴政有两个理由,一个是法律太多而且太严,一个是征发民夫太多,导致民力枯竭,人民苦不堪言,于是揭竿而起。
先讲法律的问题,按现代管理理念,法律多而严导致社会混乱,导致亡国简直就是笑话。法律就是要完善、要严格,才能保证社会安定和谐。世界最多法律的是美国,一部医改法案就2000多页。全世界都在学美国的法律体系。根据考古资料,秦国法律一共二十九种,两百七十一条。刘邦后来制定的法律二十七种,三百二十条。
秦国的法律最严厉的死刑有“具五刑”“族诛”“枭首”“弃市”,官员不敬皇帝,也只是“罚二甲,撤职永不叙用”,屁股都不用打。对比后来王朝的各种酷刑,简直是非常的温柔。满清十大酷刑、明朝的锦衣卫监狱的酷刑,和秦律的死刑对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的差距。法律是明文规定的,只要不去违反,就不会受到惩罚,就算是再严苛,也不可能不让人吃饭睡觉和劳作吧?
历史上受到最多谴责的暴政之一就是坑儒,现在比较可靠的数字也就是杀了460多人,而且全部都是方士,而不是主流的知识分子,更加不是儒家学者。明清时代的文字狱,仅仅因为文字的问题,就被杀、被夷族的数不胜数。有人统计康熙、雍正分别兴文字狱二十多次,乾隆这个恐怖分子一人兴文字狱一百三十次,可谓杀人无数。而且清朝还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等恐怖政策。明朝的朱元璋诛杀功臣、将人分为四类不得改变,离开居住地就要开路条等等酷政,都没有引发动乱,反而社会稳定了下来。难道秦朝的人更具有人权意识?
然后是征发民夫太多,导致民力枯竭,人们无法忍受而暴动。秦国统一后,征发民夫劳役确实是比较多的,从它的几大工程来看,耗费巨大,这是事实。甚至他还同时发兵南方50万,北方30万进行对外战争,打击北方匈奴和南方越人。秦国一共两千多万到三千万的人口,这种动辄一百几十万人口的劳役,确实是非常繁重。但从后来的起义过程中,没有发展起义者策动了服劳役的人群和军队参加起义反秦,比如修长城、运河的人,都没有参加起义军。可见当时这些被劳役的民众,估计没什么反抗意识,而且可能是原来六国的奴隶。
第三,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并没有打出反抗暴秦的口号。而且根据秦国法律,劳役错过了规定时间,并不是死刑,只是增加劳役而已。陈胜说超过了时间就要被杀头的说法,不是陈胜骗人就是后来的历史学家骗人。而且陈胜还打出公子扶苏的旗号,以便聚拢人心、摆脱造反者的身份。可见秦国的暴政并没有成为起义者的理由,这只能说明暴政或许在当时的人来说,是不存在的。
陈胜起义成功后,后来是打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估计那时是知道扶苏已经死了,所以换了一个口号。然而这个暴字的意思,查看古文,更多的是强大、迅猛的意思,并没有太多残酷、暴力的意思。在古代社会,暴力才是正常的。诛暴秦的意思是打倒强大的秦国,而且这种说法应该是出至于秦统一六国时流传下来的,并不是统一后才出现的。秦真正够暴的是在统一六国期间,单白起一人就屠杀了上百万人,那才是真正的暴秦。
从历史资料和整个逻辑分析下来,其实秦国亡于暴政的说法并不准确,真正的原因是秦始皇发明的郡县制还未发展成熟,未能有效控制住原来六国的地方,导致被人有机可乘,短短三年便被灭亡。为什么说是失控造成的秦帝国灭亡?
郡县制是一种依靠官僚体制运行的全新的制度,这个制度一经推出,就在中国运行了两千年。可以想象这个制度的先进性。这种制度是需要庞大数量的人才、相对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和完善的制度法律配合才能有效运转的,才能有效的控制地方和人们。在出现反对者的苗头的时候,及时打击和扑灭,以保证帝国的安全。就像现在的社会,在完善的体制和严密的控制下,谁能起义?正是因为郡县制失效了,无力控制地方,才无法扑灭起义的火苗,一发不可收拾,最后谁也没有办法镇压。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论证秦国郡县制如何失效的:
第一、人才不足,秦国应该有一定的行政人才,但因为同一天下太快,没有学校和科举,人才可能无法跟上地盘的发展。所以,各地的主官是秦国人,但基层的小吏和官员,基本上都是原来六国的破落贵族,包括刘邦、陈胜、吴广、萧何等都是底层官员出身,但又不是秦国人。项羽以及其他后来被封王 的十几个人,基本都是破落贵族出身,很多也是在当地的郡县小官。所以,识字会写字的人才不足,是郡县制最大的隐患。
第二、秦始皇对六国平民反抗能力的估算出现错误,以为经过多年的战争和屠杀,六国的人们已经臣服。再加上清理六国有势力的贵族、收天下兵器到咸阳集中销毁,立了十二个晃眼睛的金属人立在宫里,以为就万事大吉了。
想想也是,从周取代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比较大的推翻统治者的事件中,都是在有势力的贵族带领下完成 的。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底层人民起义造反的事情。所以秦始皇重点是防止贵族作乱,再加上收兵器,隐患也就基本杜绝了。所有精力和人才都投入到消除外族隐患、基建工程、形象工程等建设上面去了。如果按今天的经济模式,这是能够极大拉动经济发展的事情,只不过当时秦始皇不懂经济学罢了。
第三、秦始皇一下子将天下六国十二万的贵族全部迁徙到咸阳居住,等于一下子将原来六国所有的行政机构和管理人员全部抹除了,留下一个一空二白的地方管理的窘境。因为原来六国实行的基本都是分封制,各地的贵族、小诸侯就是管理地方的政府。这些人一下子没有了,而郡县制又是新制度,非常不完善,所以地方没办法管理到位,失控就在常理之中。
像陈胜吴广起义是也就几百多人、刘邦几十人就扯旗造反。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没有人敢靠几百人几十人就起义,因为在完善的地方政府管理下,这根本是不成功的。东汉末黄巾军、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红巾军起义等等,那个不是几万十几万起义的。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大秦因为还没来得及在原来六国的土地上建立有效的行政机构,缺乏严密、有力、有法、有兵的地方行政机构,导致小小的暴乱也没有能力制止。导致秦三世而亡,中原大地再次陷入动乱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