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评与书书评是彩色的中东
《伊斯坦布尔孤儿》——直击人性的鲜血淋漓

《伊斯坦布尔孤儿》——直击人性的鲜血淋漓

作者: 安之腾 | 来源:发表于2017-10-19 10:48 被阅读328次

1.

郑重推荐

四天前,我看完了这本《伊斯坦布尔孤儿》。读后的第一天,我选择沉淀,让所有的情节和激动的心情都沉淀。第二天,当我开始写文章的时候,不知怎的,不管我怎样写,我都不满意。第三天,我又尝试了一遍,也还是不满意。本来坚持日更的我,最后连日更都断了。对于这样一本书,我竟然不知道如何去写。

我不想透露小说最精彩的情节,因为这对于还没有读过这本书但又想要阅读的读者来说很不公平。我也不想讲太多关于种族主义的话题,因为对此方面,我见解并不深刻。

我想说,这本书的语言美极了。可是,要赞美一本小说的语言美,就应该写出哪里美。最虚幻的评价就是感觉美,很多情绪在文字间流动,只可意会。

终于,今天,我还是写出这篇文章,郑重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伊斯坦布尔孤儿》!

2.

最美是人性

这本书让我震撼,让我感动,触发我的很多情绪,却又让人无从说起。

后来,我想,这本书并非胜在情节,而是胜在对人性逼真的描摹。

为什么泽丽哈是那样的倔强、愤怒?为什么她从来不提孩子的父亲?为什么苏珊会有那样的种族主义,为什么阿斯亚会那么信奉虚无主义?

事情总是出乎我们意料,但回过头来,又会发现一切尽在情理之中。

一个人最可悲的事情,并不是遭受了非人的打击,而是一直活在愧疚中。泽丽哈和穆斯塔法,他们是兄妹,却形同路人。同样流着卡赞西家族血液的两个人,却比两个种族的距离更遥远。穆斯塔法宁愿逃离,也不愿意再归家。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唯有一死才得解脱。

透过泽丽哈淡漠的神情,我看到落寞、悲伤和不被人理解的孤独。但同时,她又宛如一个战士,这么多年,她活着,就是最好的证明。

她爱阿斯亚,但却又尽量不让那种爱成为 束缚。她已经被家族的爱绑缚得无法喘息,对于自己的孩子,她能给予的,便是让她安心做自己。

初看书名,我以为这一定是一本人物跨越苦难实现成长的书籍,可是,看过之后,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本书写的是人性,而且都是美好的人性。

不管每个人都做过什么,他们甚至站在完全对立的立场上,但我依然能够感受到每个人物身上对于热爱那种一如既往坚持。

3.

种族主义

种族主义两个立场,到底谁对谁错?当一个人背负起一个民族的苦难,她又该如何自处呢?

这是本书抛给大众的一个问题,答案要向内心去找。然而,作者也并非没有立场,正如文中所说:

民族主义热情只能用一个痛苦替代另一个痛苦,不可避免地将对无权无势和无依无靠的人不利。最后少数民族付出极大的代价,使得自己脱离了更大的主体,只不过是滋生出他们自己的压迫者。民族主义不过是压迫者的替代。不被不同的种族欺压,却最终落得被自己的人压迫。

亚美尼亚人和土耳其人本就是同根同源,曾经他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他们吃同样的食物,呼吸一样的空气,脚踏同一片土地。

一场战争打破了和谐的共处,彼此仇恨无益。历史的新仇旧怨,若要清算,最遭殃的,不过就是当下生活着的普通人。

历史应该被铭记,同样也要提防使之不要成为攻击他人的利器。

有一种东西叫集体歇斯底里。这是一个科学上已知的事实,即集体能够操纵他们个体成员的信仰、思想、甚至身体反应。你一直一遍又一遍地听一个特定的故事,接下来你知道你已经把这个故事内化了。从那一刻起,它就不再是别人的故事了,而是现实,你的现实!

这是可怕的事情,我们整天被各种故事包围,我们的信仰是否也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形成的呢?很难说是不是,但可以肯定的是,个人独立的思考不能缺失。

种族主义如是,其他的问题也都如此。我们要动脑,不能偏听偏信。尽管很难,但很有必要。

4.

个人虚无主义

阿斯亚的个人虚无主义,十分的吸引我。究竟是怎样的境遇,让一个人有了这样的思想呢?

“绝大多数人从不思考,思考的人绝不会成为大多数。”这正是身为少数者的孤独。

她的这种孤独伴着戏谑,且自成一格。

然而,阿尔曼努什的到来,打破了她孤身一人的境地,有了伙伴的她,也逐渐显露出可爱的一面。

没有谁生来注定孤独,但有不可违抗的命运。读到最后,我们知道了阿斯亚的身世,理解她的同时,又更加钦佩她的母亲。

是怎样的隐忍,才能把一个秘密守护多年?这近二十年,她又带着怎样的心情去生活呢?我们全然不知,但至为钦佩。

5.

谁是孤儿?

这是本书的一个悬念,这本书的结构精巧,以至于到了最后,我才发现孤儿是谁。

孤儿是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但是,正是她,把两个家族连接在了一起。也正是因为有她,阿尔曼努什和阿斯亚才有机会聚在一起。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却又标示着种族主义的荒谬性。当种族主义蔓延至一个家族,当你的家人就是你的仇敌,你是否能够狠下心来不再有交集?

是否她死了,一切就结束了呢?

我想,没那么容易。历史的谅解,从来不是一代人的努力就可以。但是,我们还是看到了希望。毕竟,阿斯亚承认阿尔曼努什是她的好朋友。

阿斯亚的《个人虚无主义》,相对于妈妈的伊斯坦布尔女人的律条,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进步意义。

end.

书籍:《伊斯坦布尔孤儿》
国别:土耳其
作者:埃利芙•沙法克
译者:程水英

我喜欢这本书,在此说了很多不像理由的理由,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想要告诉你。

今年,小说也读了一些,比如《摆渡人》、《追风筝的人》、《牧羊人奇幻之旅》、《岛上书店》、《无声告白》等等。

但这本书比较特别,我喜欢它的特别。

文|升腾的信徒

无戒365极限挑战训练营写作预热 第8天

相关文章

  • 《伊斯坦布尔孤儿》——直击人性的鲜血淋漓

    1. 郑重推荐 四天前,我看完了这本《伊斯坦布尔孤儿》。读后的第一天,我选择沉淀,让所有的情节和激动的心情都沉淀。...

  • 直击人性的小故事

    有一个营长,下面有两个连,一连和二连,营长自带一连,二连由副营长带领,各自其职,相安无事。有一天一连贪功冒进,被鬼...

  • 面谈直击内心的人性

    面谈可以看到对方的微表情。有眼力劲的人,就是从魔鬼的细节中探究,大家都可以看到的事实但隐藏在少部分人看得清的利益关...

  • 79,那些直击人性的现实句子……

    1、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微博》 2、正因是不经意间说出的话,才带有真实的...

  • 《教父》里那些直击人性的语录

    1、但凡男女之间的那点“意思”,常常是从“不好意思”开始,到“真没意思”结束。 2、不要憎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

  • 《浮城》——梁晓声的人性直击

    从家里母亲的房间翻到这本书,很旧的封面,又似乎不像是封面,应该还有一个封面才对。翻开是很淳朴的首页,连目录都没有,...

  • 高考满分作文直击人性

    高考满分作文:尺子从100分到98分,挨一顿揍;从55分到61分,得一个吻。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却常常发生在我们...

  • 权健事件:直击人性拷问

    近来,丁香医生发布了一篇为《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的文章,此文一出,迅速引起了网友和政府的关注。...

  • 直击

    “我正拿起武器,直击那个懦弱的自己.” “我真的很糟糕,每天都在尽全力生活却从未被生活所善待过,时至今日,长久的...

  • 《熔炉》一部直击人性的电影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熔炉》 可能由于韩剧的影响,因此我一直对韩国电影也...

网友评论

  • 夏花de解忧杂货铺:有空去看看,一定不会令我失望
    安之腾:@幸容 还不错。
  • Sunny宝儿:谢谢团长推荐,感觉很好看😊😊
    安之腾:@星辰的心 好久不见你呢~一起读书哦:smile:
  • 李易芸:真棒,读了这么多书!
    安之腾:@李易芸 :smile:今年收获也是蛮大的。
  • 帝天宇:感觉这本书很沉重
    安之腾:@帝天宇 用轻松的口吻应对沉重,后来发现这是种智慧,也是一种洒脱。
  • 深海无言自幽蓝:看完你写的我也想看看这本书了 
    安之腾:@深海幽蓝sea 很可以的,这本书豆瓣评分还挺高的。
  • 程旻子:👍👍
    程旻子:@升腾的信徒 :blush::blush::kissing_heart::kissing_heart:
    安之腾:@陈旻子 班长,荣幸荣幸:smile::smile:
  • 林潓甄:我也看过《摆渡人》和《追风筝的人》。
    安之腾:@遥格儿 这本书也不错。
    林潓甄:@升腾的信徒 对啊,《摆渡人》曾救赎了我的灵魂,我看了两次了,后期有时间还会去看的。
    安之腾:@遥格儿 都是感人的书。
  • 林潓甄:我不会写书评,但是喜欢看书,觉得自己不能写出来是一种损失。所以,我要学着去写。你说你擅长这方面,我就去你的文字里找答案。
    安之腾:@遥格儿 随性也好~体系总会形成。
    林潓甄:@升腾的信徒 我看的书也不少,就是太杂乱。后期看书就要规范一些了,不然作用不大。
    安之腾:@遥格儿 我写书评,是因为我发现自己看书很低效,便想着用书评来促进自己。但其实,我特别想写短篇小说。
  • 淡之:👍棒棒哒😊
  • 虬田::+1:
    安之腾:@虬田 :blush:每次你都那么支持,感谢感谢~

本文标题:《伊斯坦布尔孤儿》——直击人性的鲜血淋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cu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