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品的思考

作者: 屋大维 | 来源:发表于2018-08-13 18:33 被阅读37次

    最近在网上看了不少文章,加上我认为思考产品的几个维度,后期可能会有补充和更新,先总结一下。

    1.产品的类型

    1.1 工具类(自己称作第一类产品,不带账户系统的产品)

        通常这种产品都可以功能简单,账号系统也没有都无所谓,内部实现可能有点复杂或者门槛高,例如输入法等、还有我的一个查找资源的网站 ‘高效搜罗’。高效搜罗是用来查找网盘资源的PC端产品。这类产品一般都是用完就走,用户粘性只有在特定的场景下才会体现出来。我认为也叫时间片性的痛点。这类产品功能简单,开发快,而且发布之后可能永远不会再更新了。如果功能稍微复杂一些,可能需要更多工程师和设计师,不过我也不用运营。最初就是想朋友圈内的人用就可以了。如果是互联网类别的工具类产品,可能会涉及到运营。

    1.2 非平台类(自己称作第二类产品,带账户系统的产品)

        这类产品要比第一类复杂一些,抽象点说就是账户系统相对重要,比如说爱奇艺。再比如 ‘高效搜罗’我想建立用户交流功能,刺激用户分享资源。论坛+工具搜罗系统,合理运用用户积分系统,那么搜罗就编程了第二类项目。  这类产品要做得够好肯定需要团队协作,并且要有运营人员参与。不过大部分这样的产品,团队必须可以游刃有余。其中很多核心竞争力在内容运营上。

    1.3 平台类(自己称作第三类产品,平台类的的产品)

        这类产品相对第二类就更复杂了,平台类的产品比如淘宝,滴滴,58 这些平台,电商平台,打车平台,信息平台,这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很多。比如把‘高效搜罗’打造成为一个新一代的搜索引擎, 要考虑 需求分析,盈利模式,营销、市场、运营、大量人员协作和重要的业务熟练度。当然,还有技术难度。


    我就懒得画了,你想像一下,以这个思维画一个一维图。


    2. 产品的类别

    2.1 外包类

    外包类产品产品经理的指责主要是以执行,给出解决方案,满足用户需求为主。没有什么值得创新的地方。考量点就是用户是否满意了。这种项目一般用户不会太多,大部分都是传统行业为了提高效率规范流程业务所做的项目。

    2.2 地域性资源合作类

    这种项目也算是半互联网项目,这种项目一般都是和地方的一些资源合作,例如某市的小区服务。某市的医疗,金融等等等类的。用户也是生活在这块地方上。一般都是合作方掏钱,我们实现和运营,共同获利的场景,,这种项目除了满足合作方需求外,产品经理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需要产品经理调研用户需求的地方也不是特别多,合作方已经发现了需求,这个主要的是简化需求,更好的用户体验和UI设计。需要产品简化问题。带领项目不要走偏就好。由于地域性优势,很多用户也得被迫使用。

    2.3 互联网类

    互联网类别项目也是最复杂的项目,与前两类项目不同的是,除了像前两类发掘是用户业务/工作中的需求。互联网类的项目一般都是发掘生活需求,更深层次到人性层面的去考虑用户。以及盈利模式,营销、市场、运营 跨部门协作,基本上是产品从0到1的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这种项目是不分地域的。全国,甚至全球。很多创业者认为这块比较简单,认为只有1个idea就可以改变世界,这是不现实的。


    想像一下,加上这个思维组成一个二维图。


    3. 生命周期

    产品在不同周期内,所采用的策略也是不同的。

    3.1 探索期

    3.2 成长期

    3.3 成熟期

    3.4 衰落期

    产品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与市场变化 产品在不同阶段的迭代策略 产品在不同阶段的运营策略



    加上生命周期,想象三维图


    4. 层次模型(一个产品的覆盖点 ,非外包类项目)

    完整的idea意味着产品模型和商业模式已经心里有数。

    产品的层此模型

    很多人的idea还是在市场层面、运营层面的一些小想法(比如积分),把这些理解成idea,那就无怪乎后来做的产品奇奇怪怪、没有重心、也没有用户。


    想象一下四维产品视角


    4.2 产品模型的搭建(具体的某个功能模块的考量)

    产品模型的检验矩阵

    想象下现在产品视角是什么样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产品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iy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