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才华的背后|一生只是长安过客

作者: 沈好好 | 来源:发表于2023-07-07 18:56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 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公众号,帐号名称,爱上一卷书,文责自负。

    耗时21天,断断续续看完了《长安客》,我更愿意称之为作者北溟鱼结合史料写的几个虚实结合的故事。(这样或许能少几分伤感。)

    01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长安客》开篇就开门见山写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初识于教科书,最伟大的唐代诗人们。

    这本书开篇的故事,发生在盛唐繁华之后:安史之乱带给这个国家毁灭性的打击。

    我以前总是在想,一些文人墨客,如果我不主动去读过去的书,我就认为他们一直没有结局。

    看了《长安客》,第一次如此近距离,了解到王维、杜甫、李白等诗人在唐朝官场上、人生的境遇,不禁汗毛竖起。

    我认为作者的表达是克制的,有力的,但是在看到一个个诗人凄惨的陨落,壮志未酬,我哭得不行。

    历史众说纷纭,因此扑所迷离,看历史相关的书,其实可以带着三分怀疑、六分投入。

    恰如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这本随笔集里对于历史的观点:“生活可以故事化,但历史不能编造,不能有半点似是而非的东西。只有彻底弄清了社会历史背景,才有可能在艺术中准确描绘这些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精神形态。”

    02

    看完李白的篇幅,我缓了几天再继续读《长安客》,看柳宗元在官场上的失意和不得志,不过作者写到他不再是以惨淡的结局收笔,而是更侧重于他被世人牢牢记住。

    后人忘了和他同时期不认可他的人,只记得他——柳宗元,他是诗人,也是散文家。

    我至今仍然记得,高中的时候擅自背过一篇不被要求背诵的《永州八记》之一《始得西山宴游记》,就是柳宗元写的,那时尚且不了解他寄情山水背后的那份凄苦之情,如今能稍微了解一二了。

    看到了白居易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一步步往上走,他的初心就跟大多数人一样:照顾好母亲以及一家人的生计,他所求的就是家人衣食无忧。所以他去考试,前前后后参加了很多考试,为了做官他是拼命的。

    而彼时的他还不知道考试只是人生当中相对简单的路程,真正崎岖的道路,是在真正做官之后,就像是作者那句话:如果白居易一辈子只需要考试,他一定过得很开心。

    这个跟现在也没什么不同,每个人机遇不一样另说,但是当我们进入大学的时候,以为人生的精彩才刚刚开始,但是却不知道那个时候才是最轻松的,离开学校才意识到人生才刚刚开始。

    其间的种种艰辛和苦闷,常常不足为外人道也。

    03

    而我们这些寻常人在21世纪所经历的,又哪里比得上当时诗人们所经历的人生起伏。

    看这本书我了解到这些大诗人不是完美的人,但是他们真实,正是因为真实才能被人铭记,在当时的朝廷、官场上,也并不是人人都长袖善舞,他们就像我们在职场上一样,有时需要奉承、需要与价值不相符的人周旋,互相吹捧是最基本的社交方式。

    诗人的苦闷和我们寻常生活当中,在职场上遇到的问题都是千篇一律的,无非就是机遇、时运,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的碰撞。

    而我们尚且年轻,遇到事情不应过度急躁,想想那些距离我们精神上并不遥远的诗人,就觉得人间还是值得。

    李白被下放夜郎的第三年,遇上朝廷大赦天下,而那一年他已经60岁了,甚至还想着继续做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早发白帝城》就写于那个阶段。

    我深深地觉得,我们都应该学习诗人那种不退缩的精神,我认为这就不是失败,人是无法被任何人打败的。

    只要活着,没有一刻可以被真正打倒,一颗强大的内心也许并非天生如此,在经历了生活的千锤万练之后,依然保持初心,这是难能可贵的。

    书中也写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有真挚不变的情谊,如杜甫对李白虽然只是几面之缘,但有着近乎于崇拜的感情。

    也有中途散场的友情,如李商隐和令狐绹少年时期无话不谈的,后面经过生活无常以及变故,虽然还会有交往,但实际上近乎决裂。

    所有的苦闷跨越时间的长河,最终留给我们的是那些耀眼的诗篇,我想人最终所求的除了自己内心的安宁之外,还有一种外在的追求,那就是做一个有价值、有影响力的人。

    这些大名鼎鼎的诗人做到了,而我们都是见证者。

    《长安客》摘句如下:

    “他不能停止对时事的关心。别人受的苦,都像加在他身上,他自己受了苦,总要想到比他更惨的人。夏天大风卷起屋檐上的白茅,‘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但是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李白为了引人注目的狂放,常被人误解。杜甫一定要为他辩白,说他‘佯狂’,说他‘天真’,说‘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哪怕根本没人听。没人听,他也要一首一首地写,一首比一首写得好。哪怕他们之间只有短暂的交情,哪怕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白居易、元稹,半生蹉跎,眼睛都不好使了,才睁大眼睛看见那个挂在眼前,显而易见的道理:他们曾经以为做官与考试一样,靠勤奋与才华。但考试之后的漫长人生,并不遵循任何与公平相关的规则,更不提供任何体面的退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代诗人才华的背后|一生只是长安过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ld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