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静论

作者: 凭栏情动 | 来源:发表于2022-12-25 15:27 被阅读0次

夫天地本静,先有静而后有动。万物生于动,而动生于静。无动则无万物,无静则无动。

夫万物本静,日月无声而自行,江河无言而自流,草木悄然而自发。万物者,生于静,止于静,物不长存而静长生。

故静者,天地之性,万物之旨也。从之则生,逆之则亡,古今一也。

蚁鼠之流,终日躁动,故命不久,

海中有龟,喜静少动,故寿长久。

上古之时,人少欲亦少事,心中所安,唯静而已,是以少疾多寿,长命非难事。

中古之时,人少欲而多事,心中所安,唯争而已,是以多疾而短寿,长命非易事。

今古之时,人多欲亦多事,心中无所安,忙乱无所止,是以多疾而难寿,命非命矣!

人之所本,性之所终,唯静尔。

人之一世,修养身性之旨归,在于养静。

凡静之在于人,非死气沉沉之态也。观其自在悠游,内外皆安,发乎自然,止于性情。此番情态,是为静态,似此之人,即为有静气之人。

有静气之人,简而专,不事浮夸,不营外而营内,志闲心定,不争小巧而求大慧。故少欲少灾,福多寿长,不在话下,

近世之人,务以出人头地为要,事以喧扰浮华为业,损形劳神,意乱心摇,争一时之胜,求片刻之欢,不知所止,不知所终,知静者少,知养静者少之又少。有静气者,难觅一二。

前之所言,非贵古而贱今,亦非抑人而崇己,句句所言,皆出本心。

实是养静,乃为人第一要务。

淡泊可明志,宁静才致远。静者,在心不在形,人心浮动,养静之路,任重而道远。

静之心,非由天赐,而在人修。修行即修心,修心即修静,静之心,在于修。

过风雨,踏艰辛,历世事,经纷纭,不败不馁,不怨不愤,凡属过往,皆作平常,是为得静心。

有静气必定有静心,有静心未必有静气。二者之别,在于养性。

草木所生,曲直各异,在于自然。

人之所成,性情不同,在于陶染。

近朱赤,近墨黒,近静者性静,近动者性动,养静性勿要养动性,性静则少惧,少惧则少欲,少欲则难为纷扰所动。

有静性方守静心,有静心乃持静性。心性皆得静,言行之中,自有静气。

乱曰:有静气者本佳良,莫把此生度仓皇。邀卿共赴江渚上,不问沧桑,邀卿与我赏夕阳,时光且放。

相关文章

  • 养静论

    夫天地本静,先有静而后有动。万物生于动,而动生于静。无动则无万物,无静则无动。 夫万物本静,日月无声而自行,江河无...

  • 《诫子书》笔译

    论君子品行,一“静",二“俭”。一言心态,二言状态。两者皆为养君子之德,修君子之身。 倘若要养德修身,则需看淡名利...

  • 养静

    养静气,我们遇事时从容不迫,举重若轻;养静气,我们无事平和超越自我。不歪不斜、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偏不倚、杂气自...

  • 2022-01-24

    养儿无恩论,

  • 日精进31

    文/南风 动, 养身体; 静, 养情绪; 富, 养灵魂。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感恩所有!

  • 论“静”

    写下标题,似有觉得不妥,因我的水平尚未达到“论”的境界。只能说是对静的理解!姑且让借用下吧! 今日糜糜...

  • 2020-05-08

    汉 桓宽 《盐铁论·孝养》:“故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

  • 班主任创新管理   一班一品,私人订制之净、静、序

    创建理念: 净中养素,静中养规,净静促序 (净中体现班级养成教育的成效,静中体现班级常规的养成,净静促进班...

  • 2018-08-01

    忍能养福 静能养心 学能养心 乐能养寿

  • 2020-12-23

    “忍”能养福; “忠”能养禄; “乐”能养寿; “动”能养身; “学”能养识; “静”能养心; “勤”能养财;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养静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xw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