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这部央视的纪录片,是2016年拍摄的,是两年前通过黄岐一个国学书院的胡老师推荐,而知道有这一部影片的。一直到现在,对孔子有研究兴趣,才再翻出来观看。
纪录片很多的画面,应该是从同名电视连续剧里拿影视资料剪辑的。通过这一个纪录片,比较详细了解到孔子、其父母亲、兄弟姐妹生平。
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孔子以“礼”这种行为规范,去发展鲁国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慢慢就将鲁国强盛起来,这个是他的最好的政治理想。
从这个礼仪规范的制度,想起了书法结构,都是讲究线条之间的均衡布局,这个均衡布局就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温和的关系,也是“礼”的人性雅化物化体现。
看纪录片的时候,有一个镜头就使我想不明白,孔子已经用我们现在人用的毛笔了,其实那个年代,应该还没有这么完备的毛笔。
应该是到了秦朝,蒙括继承创新发明出来的。这个看上去就有一点硬伤。虽然有一点瑕疵,但也不妨碍整个影片的观赏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