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技巧杂谈

作者: 林奇伍德 | 来源:发表于2015-08-17 08:22 被阅读1187次

    好友曾培然让我来说说叙事技巧,其实我早有这个想法。这倒不是因为我本人精于此道,实际情况可能正好相反。有句玩笑话是这样说的:没能力作诗的,就写短篇小说去吧;没能力写短篇的,那就只好试试长篇了。对我来说,也许这并不是什么玩笑话,事实正是如此。我是学理出身,量子力学考试得过满分的那种人(现在已经差不多全忘光了),研究和学习写故事一开始也是沿用学校里教的那种方法:找教科书看,在网上狂找资料。

    回想起来,走了不少弯路(目前仍然在摸索之中)。但有一点收获是实在的,那就是“写故事”的确是个专业,这就需要我们用专业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件。说得明白些,就是要运用专业术语和概念来思考和写作。

    这些专业概念包括文法、词法、句法、修辞、角色、场景、大纲、过渡、阐述、行动、描写、对话、时序、回闪、人称视角、内心活动……等等。但是,当我们说“叙事技巧”的时候,往往指的不是上述那一大堆概念,因为它们都能在已出版的书中找到。每当像我这样的门外汉,提到“叙事技巧”,基本上隐含的意思是:你如何把一个idea发展成为完整的故事?今天,我打算不自量力地跟大家交流一下这个问题。

    在正式讨论之前,我先列出一份书单,这些书能让我们知晓那些作家是用什么样的术语和概念来讨论问题、思考问题,这就是专业的含义。另外,大部分书都提到:“没有人能真的能教你如何写作”。对于希望入门的新手,无论如何要记住这一点:一切都得靠自己修行。

    书单



    (1)Writing Fiction for Dummies 作者Randy Ingermanson, Peter Economy。 For dummy系列书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这本书能让你了解基本术语,为今后的进阶阅读提供基础。
    (2)The Elements of Style 作者William Strunk Jr. 和 E.B.White。E.B.White可能大家不会很陌生,他是《吹小号的天鹅》、《夏洛的网》的作者。这本书主要是给用英语写作的作者看的,内容是词法、句法。对于中文作者比较有参考意义的可能是第五部分。这本书教会我,一个作者只有认真对待自己的文字,读者才会认真对待你。
    (3)Telling Lies for Fun and Profit 作者Lawrence Block。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给新手很多有益的建议,非常值得学习。
    (4)On Writing 作者Steven King。实质性内容主要在书的后半部分,必看。每次看,都会有不同收获。
    (5)The Thruth About Writing 作者Michael Allen。这本书让我明白虚构故事的真实部分是情感,也让我明白出明星的行业炮灰特别多,试图把写小说作为职业,统计风险极大。书中还大量讨论了出版业的运作方式,虽然我们国情有所不同,但流程和编辑、市场心理是相似的。值得一看。
    (6)10 Rules of Writing 作者Elmore Leonard。这是本薄薄的小册子,风格与作者的小说一样,言简意赅,但句句都包含了深刻的见地。
    (7)《海明威谈创作》。能与伟大作家对话是幸运的,能看到别人与伟大作家对话当然也不错。
    (8)Save The Cat II(2007),作者Blake Snyder。虽然基于编剧立场出发,但显然对所有故事都适合。
    (9)Story 作者Robert McKee。很多作家认为必读。里面有很多闪光的观点,对我而言,最受启发的是关于主角以及对抗力量的那一章,对于主题对抗“否定之否定”的论述,其实作者并没有陈述得很清楚。等我自己发现“写作主题”以及反角的特征之后,突然对这个说法有了全新的认识,即“消灭矛盾”。其实在各篇文章中都零散提及了,以后还会不断提及。

    选读:

    (1)Writing Dialogue 作者Tom Chiarella。要是你对于编写对话感到头痛,这本书保证有疗效。
    (2)Plot & Structure 作者James Scott Bell。这本书讲的是大纲和结构,平心而论,这些理论的确非看不可,不过却没太大的实质帮助。粗粗浏览、掌握概念和术语即可。
    (3)Fiction Writer’s Toolkit 作者Bob Mayer
    (4)Writing Fiction: A Guide to Narrative Craft 作者Janet Burroway
    (5)Create A Plot Clinic 作者Holly Lisle
    (6)The Craft of Writing Science Fiction that Sells 作者Ben Bova

    关于写作的书浩如烟海,我推荐的书出于个人偏好。如果你问那些成名的作家写作有什么捷径吗?我想他们一致的回答将是:read a lot,write a lot。另外,他们多半还会建议你:看你此刻喜欢的作品、写你此刻喜欢的故事,别管别人怎么说。

    下面是今天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何将idea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故事总是来源于一个idea,这个idea可以是某种灵感、看到某条新闻、受其他人想法的启发、听朋友说起某些事情,等。作者觉得这个idea有点意思,接着就有可能着手计划一个故事的立项。对于新手来说,写个好的开头并不难,难的是把整个故事完整地讲出来——从开始到结尾。自从有了网络之后,我们就发现了不少“坑王”,开了坑,却没法把它们填平。本人就是其中的一个,只不过我从来没把那些大大小小的坑放出去。

    有些成名作者诚恳地建议说,你别管那么多,别老想着自己的作品这次一定要被编辑采纳,或者一鸣惊人;你只管闷头写写写,总会慢慢上轨道的。但这个建议对我似乎不太管用,因为就算闷头写写写,你总还得有点想法才行。有时候脑子一片空白,怎么办?所以需要解决的是有了个idea、立刻又有了个开头之后,接下来一片茫然的问题。

    一片茫然看上去是没有思路,但仔细观察我自己,发现有时候反倒是想法太多,以至于不知道怎么办。有位很有名的人(我忘记是谁了)说过:艺术在限制中表现自身。我需要的是“限制”,让思路在某些看得见的轨道上奔跑。音乐也好,绘画也好,芭蕾舞、京剧……任何艺术都有特定的“表现形式”,这就是限制。突破限制,成功了,你就是那个艺术领域的大师。这倒不是说只有大师才能突破,而是你至少先要熟悉那些限制(专业化),然后才谈得上突破,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所以今天主要想说的是,当你有了个idea之后,如何先用条条框框把自己的思考方向限制起来。熟悉了,你就很自然地会去寻找突破。当然,我举的例子、采用的方法只属于我本人。相信诸位经过研究之后,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接着,时间会给出所有答案。

    我用自己两年前写的一个开头作为例子,如果你愿意把本篇文章看完,请先用力戳下面的链接:

    龙傲天之死

    这个“坑”大概是两年前挖的,就只写了一章。前几天翻坑的时候重新看了看(为了找例子),虽然写得很一般,但感觉有一定悬念,所以就修改了一番放到简书(也许我该安排时间把这个坑给填一下)。回忆起来,当初的idea是这样来的:彼时网络小说蒸蒸日上(绝大多数是连载),我也看了一些。发现大多数故事中主角都会得到某种超能力,有的甚至是无所不能的能力。反正现状很惨的少年主角出场之后,马上就会得到某种“系统”,让他变得又聪明、又能打,收购微软不在话下,还称霸世界,美女投怀送抱更是不用说了,诸如此类。这样的“系统”,一些读者调侃它为“龙傲天系统”。当时我“设身处地”地想:要是换成我,得到了那个龙傲天系统,爽过之后,又过了很多年,我会怎么想(所谓的“what if……” questions)?如果我做任何事情都不需要努力,系统都能立刻帮我成功,这样的生活到底有没有乐趣?再进一步,将死的时候,回想自己一生,我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要是真正凭自身努力,能达到什么高度?这样一想,我觉得“龙傲天系统”主人的内心到最后应该是相当凄苦的,他等于被系统绑架了,这无疑是生命的悲剧。于是很快就写了一章。

    当时写的时候,设计大卫·布鲁托这样一个角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只是一个感觉而已。眼下他只是个雏形,我还不了解他,我不知道他想干什么,但我知道他在追逐某种东西。暂时这就够了,我需要花时间,慢慢填充一些情节,慢慢去了解这个人。至于松林镇,应该就是龙傲天的所在,这没问题;而镇子中间那根方尖碑到底是什么,我现在也不太清楚,只知道这样一个标志性的东西到时候总会有用的。最后,整个镇子的人都在某个酒吧狂欢,为什么?我目前也不太清楚。还有那顶绿帽、现钞、组合刀,也许等故事完成后需要修改一部分,这不是问题。第一章大部分内容是在叙述故事的时候逐步介绍设定,我设想这个世界填饱肚子不用钱,秩序是良好的,犯罪是轻微的,惩罚是温柔的,等等。

    要说现在的小说与多年前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读者的平均水准大大提高了,眼界非常宽。作者千万不要小瞧读者的智商。“非法下载、非法打印”,不需要解释,我想大家都明白这指的是什么。还有“警察柱”,我想我发明了一个新词,不过我自己都不清楚这具体是个什么东西,但读者自然会有相似的猜测,所以也不必专门去描述(而且作者也暂时没有机会这么做)。很多事情,你越想写得细,就越是漏洞百出。描述的作用在哪里?你不妨仔细阅读斯蒂芬·金On Writing的第105-106页,绝对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说起开头,我想作为新手,最好不要直接用冲突开始。已经出名的作者可以做些胆大妄为的事情,他们有粉丝,问题不大,只要后面的故事好,一切都没问题。但不管如何,作者在开始讲故事的时候,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和读者拉近心理距离,特别是第一人称小说。有些故事用“轰隆隆”这样的象声词开头,效果非常差。很多教科书建议新手作者不要用对话开头,其实也有点道理。想象你在沙漠中孤独地旅行,夜幕降临,你点起一堆篝火,喝水、吃东西,然后无所事事地看着星空。这时,黑暗中过来另一名旅者。他跳下骆驼,朝你走来。他坐在你身边,亲热地搂住你的肩说,“想不想听个故事?”我猜你不太会反对。要是他搂着你的肩,在你耳边说:“轰隆隆!”估计你会一脚踹走他。

    说到象声词,大部分情况下最好不要用引号直接表达。比如笑声,如果你写“哈哈哈”,倒不如写某某哈哈大笑起来这样比较好。用成语要小心,自从我发现“心知肚明”这个成语常常可以见到之后,我就再也不会用它了;还有什么电光火石、波诡云谲、……多得说不完。很多成语就是cliche。另外对话要符合生活实际,我看到很多小说对话中有“全然”这个词,生活中我从来都没听谁的嘴里蹦出过“全然”这个词,QQ聊天也不会。关于cliche、恶劣的副词、多余的形容词,还有很多要讲,以后有机会也许会专门写一写。

    关于开篇。通常来说,尤其是整个故事的开头,抓住读者的最好办法是采用新闻常用的“倒金字塔”叙述方法。(这又是一个大议题,这里就不细说了。但请注意,很多著名作家曾经是记者)。先说最概括的、最重要的,接着用一层层渐进的细节逐步填充。绝大部分小说都在章节开始反复使用这个技巧,随便举个例子吧,雷马克《西线无战事》的开头是这样的:

    我们待在火线后面九公里的地方。昨天我们才换了防;这会儿肚子里都装满了菜豆煮牛肉,大家感到又饱又满意。

    随后是对“又饱又满意”这个事实的逐步展开,原来连队一半的人战死了,而给养照给。没什么形容词、副词,没什么夸张煽情,战争的残酷和刻板的教条同时在读者眼前展开。(顺便说一下,这是个I类型故事)。

    斯蒂芬·金的《闪灵》开头是这样的:

    杰克·托兰斯想:自以为是的小矮子。

    接着是叙述杰克接受求职面试的情形。

    就算小学生作文都知道该这样写:

    小明是个好动的孩子。……(接着叙述他如何好动的事实)

    然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开头:某某年月、某地、某城、天气。要知道,故事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每当我看到一个作者缺乏起码专业素养的时候,是不太愿意浪费时间看下去的。历史积攒下来的好故事多得根本看不完。

    再说“故事的开头要快”这个原则,它指的是提出问题要快,而不是立刻开始“打斗”。《拯救大兵瑞恩》并不是个例外,你一定注意到第一场战斗末尾,美军对待德军也同样毫不留情,这就提出了故事的问题:为什么要参与这场残酷的战争?在我自己的例子中,我们看到大卫·布鲁托这个人是有问题的,我想这就是个比较快的开头。这是我的理解。我常常把故事的暗线比作“战场”,明线是主角活动的战壕。故事的首要使命是尽快向读者描绘“战场”的全貌,因为战场的胜负问题是引导读者读完故事的真正悬念。

    《龙傲天之死》第一章之后,接下来最大的问题是:接着该怎么做?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写完?

    我总是从类型和结构方面开始考虑。在故事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写作主题倒是可以先放一放,因为你不可能一下子对故事了解那么多。就像斯蒂芬·金在On Writing中说的那样,写故事就像发掘化石,你可能有个大致的轮廓,但在挖掘的过程中,也许事实会出乎你的意料。这是最好的事情,出乎你的意料,才能出乎读者的意料。

    关于故事类型,我首先考虑的是[I类型]中的子类mentor Institutionalized,具体例子有《训练日》、《华尔街》、《穿普拉达的魔鬼》、《毕业生》等。这类故事的导师是表面的、假的,其实他是反角antagonist。如果是这个类型,那么携带龙傲天系统的那个人就是表面上的导师、实际的反角。

    此外还可以考虑MITH类型。追求成功从某个方面来说是一种贪婪,而松林镇是龙傲天系统的势力范围,进入这个范围的,无一例外都会被它控制。这时,龙傲天系统本身是个反角。

    我个人还是喜欢I类型,所以我们就确定I类型。检查I类型的三要素,问题不大。

    然后要考虑故事该如何结束。这大概是写作初期最重要的一环,不知道终点,那是没法写的。也许写到一半,作者感到另外一种结局更好,这倒没问题,说不定反而是件好事。《龙傲天之死》的结局,我设想龙傲天系统在前一位载体死后,降到大卫·布鲁托身上,但他拒绝了。不过这个结局有点太明显,帮助不够大,我最好先设想一下高潮大致如何。

    但是我暂时想不出来。所以我打算看看具体的结构。下面这张图比较接近我在使用的故事理论:

    三幕结构

    这张图是个三幕结构(ActI、II、III),代表了开头、中间、结尾。在电影中,时间是非常讲究的,所以三幕的比例应该是25%,50%,25%,基本没有大幅改变的余地,一般都是精确到剧本的某一页。小说不太一样,字数并不需要符合这样的规定,不过情节节奏还是应该保持一致的。

    另一种是四幕结构,实际上就是把第二幕从中点midpoint(途中的turning point 3)分成两幕。

    还有一种是五幕结构,它是按图中的五个turning point作为情节中心划分的。所以实际上三幕、四幕、五幕结构都是同一件事的不同角度的说法。

    通常,turning point 2 就是 inciting incident(激励事件),导致故事进入第二幕;turning point 3 是 midpoint(中点),问题的实质开始暴露;turning point 4 是 all is lost,引导故事进入高潮。图中,上面的框 the inner journey,实际是我指的“暗线”,也就是故事的核心问题(阿甘和Jenny的爱情问题);下面的框 the outer journey,是故事热闹的表面(阿甘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的事迹)。

    I类型的mentor子类型中,由于反角antagonist以导师的面目出现,所以故事中真正的guardian和contagonist两个原型都要弱一些。这是这类故事的特点。从结构上看,上面的四部电影《训练日》、《华尔街》、《穿普拉达的魔鬼》、《毕业生》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我可以从容照搬这样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反角需要有个或明或暗的计划,他的行为暴露了他对写作主题的回避,为了另外的目的而舍弃了生命(生活)中最珍贵的一些东西,导致主角与之决裂。

    所以我需要一个与反角阴谋有关的明线,也许是个空间计划。这个计划应该能够解释一开始把大卫·布鲁托骗到松林镇的真实目的。至于暗线,我打算借用《阿甘正传》,给大卫·布鲁托安排一个理想女友。来到松林镇,他一开始觉得什么都好,甚至打算安定下来了。不过这个女友有点怪,他感觉还差一点火候,然而过了midpoint之后事情反而变得更糟糕了。第二章(或第三章)的末尾,两人在离开松林镇较远的海滩冲浪玩耍的时候,她问大卫,“如果有一天我想让你杀了我,你会吗?”在这样的安排下(主角的心理转换——从漂泊到安定——需要时间),第二章需要覆盖一段较长的日历。

    由于我设计情节的能力很一般,所以我打算给暗线安排更多的字数,把它变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简单故事。这就把两个简单故事复合成了一个。明线是个I类型mentor子类型故事,而暗线目前看起来是个BL(情爱)类。从故事两条线索看,似乎写作主题是“生活(或爱情)vs事业(或名誉)”。按照这个写作主题,无论哪个角色,无论是明线还是暗线,冲突的主要来源应该与写作主题有关,无关的则统统不要。假如未来在地球或者月球轨道上来往非常容易的话,要获得与主题有关的冲突,空间计划本身的设计也就有了一定的方向了,那就是离家很远、风险很大。我推算如果第一幕需要三章,那么整个故事至少十二章,我平均每章的字数在7000至1万(现在的第一章稍微短了些),这个故事大约八至十万字左右。不过实际现在还不好说,写了三章之后我才会知道得比较确切,主要是那个空间计划还没想得很透彻。通常与未来有关的事情,有很多文字需要花在设定上,所以不好说。

    现在再回到高潮预设。明线是关于空间计划,暗线是大卫的爱情,两条线在高潮交汇。关于明线,我先设想一下反角的思路。按照故事第一段的提示,他在2031年买下松林镇,此时大概不满三十岁,到217x年,年龄大约是160至170;即使有龙傲天系统的帮助,生命也接近枯竭了。临死的时候,他有什么安排?方尖碑是什么?当时他为什么要买下整个镇?空间计划的细节?这些我都还不知道。不过我知道高潮是一个灾难,松林镇所有人都要死,大卫·布鲁托决定……(暂时不说了,因为我现在真的有点想填这个坑了)。至于龙傲天的背景问题,我可以边写边推测,现在不急。我确定了inciting incident的结果是大卫·布鲁托同意加入空间计划,这样故事的第二幕才可以拉开。

    由于时间和水平的关系,上面的例子也许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说服力(更何况只有一个开头)。但作者的工作过程应该是类似的:编写故事是一种冷静的安排,而非情感冲动的产物。作品能让读者感动,但写故事的千万不要以为写作需要陷入某种情感——最好等冷静下来再写,思如泉涌的时候停一下,把想法记录下来,为后续写作积累素材。被世界各国作家广泛推崇的爱伦·坡就这样说过,“在整个作品中,不应该有任何一个词——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违背该作品预定的设计旨趣。”总之,作者的任务是娱乐读者,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他应该仔细安排情节,以便操纵读者的情感。也许我翻译得不是很好,原文如下:

    In the whole composition there should be no word written, of which the tendency, direct or indirect, is not to the one pre-established design. And by such means, with such care and skill, a picture is at length painted which leaves in the mind of him who contemplates it with a kindred art, a sense of the fullest satisfaction. The idea of the tale has been presented unblemished, because undisturbed; and this is an end unattainable by the novel.

    最后祝大家写作愉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青宁呀:都是英文版的。。
      • LostAbaddon:龙傲天之死那部分,发现你写故事的习惯和我很不一样。。。
        个人习惯的是把设定都弄相似了,定下所在地区、出现物品的大致属性与用途,人物的性格与身份等信息,然后放在剧情下作推演。
        林奇伍德:@ChronosTartaro 是的,每个人写作的习惯都不一样。

      本文标题:叙事技巧杂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gw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