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孔子一生讲学时间很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很多观点也在变化、取舍,重新诠释。
但是,人生不能重来,过去的就过去了,很多曾经的观点不能重新梳理一遍。
编写组让孔子在这里讲得这段及下一段尤为典型。
这是孔子典型的早年间的言论,姑且以孔子自己说天命为分。
试梳理之。
以孔子入世论,人和环境的关系有三:适应之,影响之,改造之。
但孔子研读春秋,老早就立志只做君子不羡君,这也注定了他只能奢望碰到民君。
他的立世楷模就是伊尹、姜尚。
也就注定了孔子一生无论在哪里只能说适应之、影响之,同时也教导他的学生也是,但有触犯底线的如冉有、宰我,轻者被骂千年,重者开除师门。
不管怎样,孔子在被流放之前是积极入世的,是典型的理想现实主义者,认为通过他的努力可以改变社会改变世界。
他不仅说这么想的,也这么做了,一度做到了鲁国的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安部长,但只是昙花一现,绚极而衰,就被流放了。
《易经》作为孔门六艺之一,孔子也是研读的,但孔子真正懂《易经》也是五十以后的事,十五有志于学,五十之后才真正懂易。
曾经的孔子乐山,登泰山而小鲁,气度非一般人能及。
孔子身高两米,喜佩剑,求仁,尊礼,重仪,如山。
年长孔子二十的老子不乐山,而是乐水,能调五味,合五色,随方就圆,后骑青牛在浮龙湖彻悟上善若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或是由此而来。
只是那时孔子世界因为理想,是黑白世界。
善恶分明,黑白对立,快意恩仇,至多也是“以直报怨”,所谓“仁者无恶”也只是后人一厢情愿地给孔子贴金。
此时孔子的思想中应该还没有中庸。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就这段话本身,不难理解,可以说说孔子对孔门大学的弟子择道为仁的诠释。
只是孔子说得有点绕了。
按照孔子的逻辑,仁说君子的属性,没了仁君子就不是君子,既然不是君子,怎么还能“君子去仁”?
君子去了仁就不是君子了。
仁的属性须臾离不开君子之体的。
上面两句直接就说是君子对富贵、贫贱的态度就可以了。
不用绕。
只是孔子的这段子曰应该说在五十之前的上课讲义。
五十以后,在流亡以后,孔子开始体悟易,易的便易、变易、不易。
孔子流亡,虽然他自己说苦的时候不多,后人评论多以美化,其实很不堪,正如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孔子流亡不如意的事应该是不及十分之一。
终于,孔子为自己的言论用子路的命买了单。
简单说,子路之死说"君子死,冠不免":前480年,卫国内乱,父子争位,子路身其中,在与人打斗中被击落冠缨,子路因为孔子教导,说“君子死,冠不免”,就在子路系帽缨的过程,被人砍为肉酱。
孔子听闻之后,不再食肉糜。
孔子终于明白,易经阴阳之变,不单单是黑白,在黑白之外更多的是灰度。
至少子路有了灰度之光,不会如此之死了。
子路初为莽夫,在孔子教导下,慢慢改性,但孔子终还是认为子路在为君子之修方面只是登了堂但还没有入室。
子路从莽夫到为君子到死亡,可谓说成也孔子,死也孔子。
孔子终于明白,道为黑白,但殊途终在灰度。
五十之前的孔子给弟子讲仁的修身之课,还是讲死了。
如果是流亡归来之后,再讲一次,就会讲活了。
君子固仁,但君子有局。
局中有人,人有君子和非君子。
非君子不必然是小人,只是不按照君子的套路来出牌。
站在灰度讲君子之仁,前提自己说君子,就要有组合了:自己对君子当如何?自己对小人当如何?自己对非君子当如何?
如此,自己大概可活。
不然,必死,未必为子路肉糜,但也终非好死。
如此,孔子大概会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之仁心是须臾不能丢的,但面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事当便易。
这说白话,至于怎么变成可以刻在木板上的文字,那是孔子的事了。
编写组也是糊涂,大概是子夏已经走了。
孔子自己都修了《春秋》《诗经》,删减了很多,古人说的很多糊涂话,可以让它消失的,孔子就这么做的。
编写《论语》,可以让孔子少说,但不能让孔子乱说。
言多有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