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是同为吃货的缘故,得知我去兰州出差,老婆的第一反应不是叮嘱老公注意旅途安全,而是笑称“替我吃一碗兰州拉面”。呵呵,在吃货词典里,各类美食永远印在扉页或其它最为显着的位置,以便维持“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的昂扬状态。
未到兰州之前,一直搞不清“兰州拉面”与“兰州牛肉面”有什么不同,以为是同一地方两种截然不同的特色美食。包括曾在沈阳多次光顾 的“苏氏牛肉面”,一度凭直觉认定为兰州人经营的连锁店。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入兰州,吃了一次又一次牛肉面,才知道所谓的“兰州拉面”只是兰州之外的一个营销噱头,形式与做法与地道的“兰州牛肉面”大致相似,内涵与味道却有本质的不同。实际上,两者除了面条都是手工拉面,汤、牛肉和佐料都有很大的差别。
借兰州的地界和灵气,班门弄斧普及三条关于兰州牛肉面的常识:其一,在兰州,只有“某某牛肉面”之说,鲜有“兰州拉面”之称;其二,出了兰州市,别的省市所谓“正宗兰州拉面”“清真兰州拉面”大都是青海人经营的;其三,“苏氏牛肉面”是乌鲁木齐一家公司经营的连锁品牌,与兰州和“兰州牛肉面”没有半毛钱关系。
当然,如果追溯到大清王朝,“兰州拉面”的叫法可谓响亮至极。清人王憺望曾作《兰州牛肉面吟》:“兰州拉面天下功,制法来自怀庆府。汤如甘露面似金,一条入口赛神仙。”此寺前两句似乎没什么意境,后两句很有味道,至今仍是一些兰州当地牛肉面馆的宣传用语。
正宗的兰州牛肉面,除了拉面的筋道,最为香浓和可口的,其实是飘着葱花蒜苗和红辣椒油、香气四溢的面汤。而这,也正是兰州牛肉面的最大秘密。
兰州牛肉面的汤很不简单,配方各有不同,代代相传。不过大体上是一致的,都是一大早用甘南或青海牦牛肉、几十种佐料熬制而成,讲究鲜香浓郁,且有使用时限,从熬好之时算起,10个小时之后不再取用,否则味道就会大打折扣。而兰州之外的所谓拉面或牛肉面,汤是用调料调出来的,随调随用,根本无法保证品质和香味。
在兰州当地,传统的牛肉面馆大多早上5点营业,过了下午2点基本都打烊了。而在外地,所谓的“兰州拉面”馆大多上午10点以后才开门,晚上11点以后闭店是常事。
真是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原来那些晚开晚闭的所谓“兰州拉面”馆并不是有多敬业,而是为了追逐利润而不择手段甚至偷工减料。奸商无处不在,不得不妨嗬。
嗜好牛肉面的兰州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知道遍布大街小巷的牛肉面馆哪些讲信誉、哪些不靠谱。对他们而言,这也许是必须练就的基本生活技能。
当地朋友讲,兰州人每天早上必须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否则一整天都没精神,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不少人中午还要来一碗,真正达到了无面不欢的地步。
据称,一座兰州城,每天牛肉面的销量超过200万碗!不知这个数字是否经过精确统计,但已雄辩地说明牛肉面在当地人饮食结构中的绝对统治地位。
显然,在兰州牛肉面不是小吃,而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因为这个缘故,兰州本地的牛肉面价格受到严格限制,售价远远低于外地。想必来这也是兰州人超级喜爱牛肉面的原因之一吧。
来兰州这些天,招待所每天早上都供应牛肉面。美味虽好,可架不住没完没了,同事们有些吃不住劲,纷纷婉拒。只有我,来者不拒,每个清晨,都用一碗牛肉面开启平淡而充实的日子。
有天早上五点多钟,我沿着南昌路和段家滩路往东慢跑,途径几家牛肉面馆,全都灯火透明。这个时段,各家牛肉面馆内还没什么顾客,只有工作人员在紧张地忙碌着。
晨光中,牛肉面特有的香气四处弥漫,沿着还很寂静的街巷,固执而又无限地扩散开去,试图唤醒这座城市关于牛肉面的全部记忆。
奔跑在古称金城的兰州城区,耳畔响起清代诗人张澍关于拉面和牛肉面的佳作:“雨过金城关,白马激溜回。几度黄河水,临流此路穷。拉面千丝香,惟独马家爷。美味难再期,回首故乡远。日出念真经,暮落白塔空。焚香自叹息,只盼牛肉面”。
2017年1月22日于甘肃兰州
路上书13:晨光里,那一碗飘香的兰州牛肉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