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一•二(0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钱穆译】有子说:“若其人是一个孝弟之人,而会存心喜好犯上的,那必很少了。若其人不喜好犯上,而好作乱的,就更不会有了。君子专力在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孝弟该是仁道的根本吧?”
【杨伯峻译】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傅佩荣译】有子说:“如果一个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就很少会去犯上;一个人不喜欢犯上,反而去作乱的几乎没有。君子要善于抓住根本,根本抓住了许多问题就解决了,而孝顺和顺从就是仁的根本。”
三位大师的翻译当然没有问题,“本”译成“根本”似乎更好,虽说根本可以解释为基础。“道”字前二位没有解释,傅教授把“道生”连在一起解释为“许多问题就解决了”,是为了让整个句子更流畅,似乎不翻译更佳,因为这个道就是人道,是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人生的正途。在这一篇章里,关键字“仁”出现了,钱教授译为“仁道”,后二位都未译,直接当白话的“仁”讲了。实际上“仁”的解释有很多,“仁”的表现也有很多,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可以大量接触学习。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我们简单面对它,“仁”就是真心对待你身边的人,它是人与人相处的一个要求,一个标准,或者说是一个方法,你只要付出真心,你就“仁”了。儒家要求人们“人性向善”,并通过不断学习和道德修养,要达到“至善”,就可以迈入“君子”的行列了。所有这一切的努力都必须源于一个字“仁”,即真心对人,你才能向善,才能攀登至善。这样,由“仁心”产生“仁道”,后世的人们就可以根据“仁道”的种种外在表现,进行学习和修炼,来完成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这篇的最后一句就是这段话的中心思想,即孝弟是仁之根本,也是仁之开始,也有人说是仁之祖(《管子•戒二十六》)。
既然我们学到了这一节,那接下来怎么做?怎样做“仁”?很简单了,从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开始做起。
【再读补漏】谈二个字,一个是本,另一个是道。
本,事物的根本、根源,就是基础或本质。“君子务本”是讲君子应该致力于事物的根本,掌握了根本,道就产生了。道就是仁道,也即人道,是为人处事的原则。如果说孝悌是仁的根本,那么君子致力的本是什么?本应该是指人的内心,事物的本质,儒家的主体是人,所以我们不必追究物道的本。人道必本于人心,人心有根基才能产生道。有孝悌之心就会产生孝悌之道,有仁心则有仁道。但不是所有的人天生都有孝悌之心,仁心,所以要立志成为君子,就应该致力于立孝悌之心,生孝悌之道,只有这样才会有仁心仁道。这个致力就是修行,修行也就是修心,要修养成德才能成为君子。
重点讲一下道,道是道家老子创造的一个概念,它是万物的根源。老子这样解释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
强字之曰道。”这是道的由来,也是道的特质,第一它先天地而存在,第二它永远存在,没有任何改变,第三可以为天下母。老子讲天之道、人之道、圣人之道,是讲天、人和圣人它们各自的一种自然状态,比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等。它比儒家的道更宽泛、更具普遍性,而儒家只涉及人道,而且它们思想的出发点不一样。
孝悌之道不是普天下而皆准的道,有些学派、宗教或地域或许根本没有孝和悌的观念,不同思想、不同学说的孝和悌也是不一样的。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而仁的最基本的体现就是孝和悌,对儒家来说,讲孝悌是仁的根本、仁的基础、仁的开始一点问题没有。
但本章主要思想不是讲仁,而是讲孝悌,讲君子应该修孝悌之心,生孝悌之道,这样慢慢才会产生仁心仁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