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文化经典国学经典读书
红林悟道《韩非子-制分》 第三章 得失

红林悟道《韩非子-制分》 第三章 得失

作者: 红林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22-03-25 08:41 被阅读0次

    红林悟道《韩非子-制分》 第三章 得失

    红林悟道《韩非子-制分》上一章我们重点分析了韩非子“重法”的重要体现“分爵制禄”,制定详细的国家行政公职岗位编制和薪资体系。这里的“分与制”有细化细分制定规制的意思,就是要有区别等级化,不同的岗位责权不同,薪资待遇也不同,这种“不同”要有理有据,合理合法,要制度化规范化,不能依某个个体的意志而随意改变。

    韩非子提出在重法之下实施“分爵制禄”,这不就是现代法治社会国家行政体系与公职人员管理的基础与原则吗?所以,我总是讲中国圣贤的学说具有鲜明的普世价值,尤其是法家思想中的依法治国论,只要我们将其与时俱进当代化,就是一套完善的治国方略与理政策略。

    “分爵制禄”是国之大事,是国家行政体系建设的基础,犹如地基一般,地基牢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其实,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也是“分爵制禄”,组织架构、岗位编制、人事结构、薪酬体系都是任何社会组织与团体的基础性制度,有了这些制度才能开展公司体系建设,尤其是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

    我们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重法”的重要性,在“重法”的原则下治国治军,才能实现“国博君尊”。此时,韩非子也再一次地批驳了儒家的“仁爱治国”论,当然还有儒家孔学的“孝悌忠顺”之说。韩非子在这里没有明说,但意思很明确,法家的依法治国能“国博君尊”,你们的学说能吗?显然不行,诸子百家,唯法家从国家政治全局层面提出了治国安邦的思想,其它家都是从社会国家的某一方面切入,只是局部学说。

    韩非子讲完“分爵制禄”,继续说道“夫国治则民安,事乱则邦危。”意思是:国家太平,民众就安定;政事混乱,国家就危险。这是显而易见的事,不管是中国的近代史,还是从现在的伊拉克到阿富汗,都能说明这个问题。而且,这样的思想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所以中国人最期盼和平,中国老百姓最希望太平,过安宁幸福的生活。

    国治民安,自不必说,这是大环境决定小气候。而“事乱邦危”是内因决定事物成败的结果。政事混乱,最核心也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国家基本行政体系出现混乱,一是乱作为,二是不作为,最后就是没人作为,公职人员离岗。国家行政体系无法运作运转,自然国家就到了危险的地步。看看阿富汗的近况,美国一撤军,原政府人员顿作鸟兽散,怕被报复全都跑路了,没人办公,国家一下就瘫痪了。其实,阿富汗只是一个当下现实的例子,历史上国家政权更替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重回上章,我们自然就会想明白,重法就能民安,重法就能邦固。世界和平是如此的珍贵,国家强大是如此的重要。在韩非子看来只有依法治国,让国家强大起来,才能民安邦固。明白了这个道理,韩非子开始讲法重的基本原则,他首先说明“法重者得人情,禁轻者失事实。”意思是:法制严厉符合人之常情。法律松弛不符合社会实际。

    韩非子先说法治的好处,自然没有人愿意不要法治,因为没有法治,法治所带来的好处也就没有了,什么“国博君尊”,什么“民安邦固”都将消失,随之而来的就是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所以从民众希望国泰民安,从人性最基本“向善”的角度看,“法重”是人情所定,是民心所向。谁不向往美好生活,谁不想过安稳日子,谁不想积累家庭财富,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国家安定,社会和谐,而要实现安定和谐,唯一的办法就是依法治国,而且要“重法”。

    【夫国治则民安,事乱则邦危。法重者得人情,禁轻者失事实。】

    说一千道一万,“民安邦固”是自古圣贤的追求,但唯独法家找到了方向,找对了方法。万事只为了“得”人情,符合人性才能长远发展。万法只为了不“失”事实,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事情才能成功圆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林悟道《韩非子-制分》 第三章 得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ur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