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蔡澜先生《今天也要好好吃饭》一书的感悟
蔡澜先生书籍封面照国庆、中秋双节刚过,许多网友还未从欢乐的节日气氛中走出来,都在微信朋友圈中晒美景、晒美食,忙得不亦乐乎。可我因八天长假一直宅在家里,除了陪老母、妻子拉拉家常,说说自己在外的所见所闻,大部分时间是在看书中度过的。
因此,未外出远游的我,就没有机会拍到秋天的美景,但能尝到几天来妻子亲手为我炖的板栗排骨汤、玉米炖猪蹄、冬瓜瘦肉汤等美食,也就心满意足了。此时才体会到世间的幸福,莫过于亲情的关怀和家的温暖,这真正是用金钱也买不到的。
不过,妻子为我炖的这家常菜汤,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美食,觉得在朋友圈中没什么好晒的,就别出心裁,晒晒我这几天看的一本书吧。要晒的名为《今天也要好好吃饭》的这本书,是香港著名的“四大才子”蔡澜先生写的。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蔡澜先生到过许多地方,并且每到一处,必会去品尝当地的美味佳肴。不说别的美食,单说美食所离不开的酱油,这种司空见惯的调味品,在他的笔下,也会成为美食中不可或缺的科普之物,其文让人百读不厌。
出生在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之美誉的我,自幼是吃米饭长大的。可是,我偏偏对面食情有独钟,就像蔡澜先生虽然出生在以米饭为主食的新加坡,却对面食喜爱有加一样。故此,在本文中,我就不谈别的美食,单单摘取蔡澜先生书中的《天天能吃到面,也是一种幸福》文字片段,分享给同样像我和蔡澜先生那样热爱面食的你吧。
蔡澜先生写到面食时,是这样叙述的:
我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成为一个面痴。只知从小妈妈叫我吃白饭,我总推三推四;遇到面,我抢,怕给哥哥姐姐先扫光。“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天天给你吃面好不好?”妈妈笑着问。我很严肃地大力点头。
他在文中是这样写他喜爱面食的:
做梦也在吃面。饱得再也撑不进肚,中国人说饱,拍拍肚子;日本人说饱,用手放在颈项;西班牙人吃饱,是双手指着耳朵示意已经饱得从双耳流出来。我做的梦,多数是流出面条来。
由此可见,蔡澜喜欢面食是非同寻常的喜欢,正如他在文中所说的,几乎到了“面痴”的境界。
在我的印象中,只有龙须面、刀削面、挂面寥寥几种,可在蔡澜这本书中,他还写到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面食。这些面食,分布在中国的东、南、西、北、中,它们因做法不同,口味各异,分别被当地人们冠以形象、好听的名称。蔡澜先生为了丰富我们的见识,甚至连外国的面食也不忘介绍给读者。
他说他每周的每天早晨,都会做不同的面食,还毫无保留地将他蔡家炒面的独家秘笈公开发布,他在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想吃面想得发疯时,可以自己做,每天早餐都吃不同的面,家务助理被我训练得都可以回老家开面店。星期一做云吞面,星期二做客家人的茶油拌面,星期三做牛肉面,星期四炸酱面,星期五做打囱面,星期六做南洋虾面,星期天做蔡家炒面。
蔡家炒面承受福建炒面的传统,用的是油面,先用猪油爆香大蒜,放面条进锅,乱炸一通,看到面太干,就下上汤煨之,再炒,看干了,打两三个鸡蛋,和面混在一块,这时下腊肠片、鱼饼和虾,再炒,等料熟,下浓稠的黑酱油及鱼露吊味,这时可放豆芽和韭菜,再乱炒,上锅盖,焖它一焖,熄火,即成。
读了蔡澜这本语言幽默、清新的介绍各地的风味小吃和美味佳肴的书籍后,我不禁对蔡澜先生充满了好奇。于是,我百度搜索了一下,得知他现已年逾七旬,至今还活跃在电视荧屏上,主持着一档观众喜闻乐见的“谈美食”节目。
从中还了解到,蔡澜先生是香港“四大才子”中最有才情的一位老者,他十四岁就发表小说,笔耕至今已六十余载,共公开出版两百多部书,其中大部分与美食有关,因此,他名副其实地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食神”和“美食家”。
在这长假期间,我还在为怎样完成这个月的读书笔记发愁呢?因为,有一个问题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就是:在文字的世界里,我们该如何展现美好的自己?我们该如何去读书和写作?如果这个问题未弄明白,我就不打算写读书笔记了。幸好,现在终于有幸读到蔡澜先生的这本书,我仿佛已从中找到答案,所以,我要借此来谈谈我的读后感想。
我认为,热爱读书和写作的我们,应该像蔡澜先生热爱面食那样达到“痴迷”境界。蔡澜先生爱吃面,但他不是吃一种面食,他每天早晨,从星期一到星期天,都是变花样做不同口味的面食,这样才常吃常新,不会有吃腻的感觉。因此,我们读书应该参照此方法去实行,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我们为了保持对读书的兴趣,不妨买几本对提升写作有帮助,且很有文学价值、阅读价值的书籍,如,诗集,散文集,小说等。每天晚睡前一小时,就轮流按次序一本一本地读,这样就会常读常新,坚持读下去,受到日久天长的文学熏陶,潜移默化中,你的文学细胞在此阅读养分的滋润下,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增长。
当然,我们阅读这些书并不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而是为自己的大脑充电。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说,我们读书,就是为写作服务的。
真正热爱读书、写作的朋友,绝对不会带着功利心态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文字,是千变万化的精灵,如果你要它戴着功利的枷锁去跳舞,它绝不可能跳出完美的舞蹈。
我觉得,蔡澜先生之所以成为美食家,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在后天的对美食的热爱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试想,如果蔡澜先生仅仅只是对面食充满喜爱,对其它的美味不去张口尝尝,或者去动手做做,那些不同食材做成的佳肴,其味蕾就体验不出咸、甜、苦、辣、酸,其嗅觉亦不知是香还是臭,对美食的奥秘就一无所知。
故此,蔡澜先生能写出二百多部有关美食之书,就是靠这些天下美食的营养滋补着自己的身体和大脑,让智慧的大脑充盈更多能量而得来的。正因为他经常告诫自己:今天也要好好吃饭,所以才在美食界取得如此骄人成绩。
所以,我就用蔡澜先生的“今天也要好好吃饭”套在读书和写作上,就是“今天也要好好读书”“今天也要好好写作”来勉励自己吧。
因为我们只有像蔡澜先生热爱美食那样,去读天下更多更好的书,我们用这些文字养料去滋养自己的写作中那些可爱的文字精灵,让它们在文学的舞台上,以优美的身姿跳出让人赏心悦目的舞蹈吧。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文字的世界中,将自己那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让世人艳羡不已。
网友评论
从热爱到痴迷,总结的好👍👍👍💯💯💯
👍👍
美食家比小说说幸福,惊艳了视觉,安逸了嗅觉,舒服了味蕾,满足了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