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悦读善读「论语」中国传统文化
善读「论语」11.6-7:南宫适三复白圭,颜子渊敏而好学

善读「论语」11.6-7:南宫适三复白圭,颜子渊敏而好学

作者: 善氏 | 来源:发表于2019-09-29 10:06 被阅读0次

「先进篇第十一」6-7

【原文】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

6 南容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的诗句。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7 季康子问:“您的学生中谁好学?”孔子答道:“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就没有(那样好学的)了。”

【注释】

“南容”,姓南宫,名适(音“括”),字子容。孔子的学生。通常称他为“南容”。

“三复”,反复诵读。“三”非确指三数,而是指多次。类似用法如“三思”。

“白圭”,指《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兄之子”,兄长的女儿,即侄女。“子”在古时兼指儿和女,后来才专指儿子。

“妻”,此处用作动词,音“气”,意为“嫁之为妻”或“娶之为妻”。此处是指“嫁之为妻”。

“季康子”,姬姓,季氏,名肥。谥康,史称“季康子”。鲁国正卿,季氏宗主,三桓之首。

“颜回”,孔子最欣赏的学生。前文已有介绍。

“亡”,音义皆同“无”。

【评析】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是《诗经·大雅》中的“抑”篇。“白圭”,是古时用白玉制成的一种礼器;“玷”,是白玉上面的斑点,也用来比喻人的缺点、过失。整篇诗的意思是说:白玉微瑕,尚可磨灭;言语之失,无可挽回。南容常以这四句诗自警,其言语之慎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孔子也并非仅凭“三复白圭”之举就把侄女嫁给了南容。实际上,孔子对南容非常了解,也很赏识。在《论语·公冶长篇》第二章中,孔子评价南容道:“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南容在邦有道时,有德才堪被任用,能造福国家百姓。此足见其贤;在邦无道时,有办法全身自保,而不作无谓牺牲。此足见其智。孔子因此将侄女嫁给南容,实可谓所托得人。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篇”中说南容“独居思仁,公言言义”。可见儒家所谓的“慎言”,并非是为求自保而三缄其口的不敢言,而是不说假话、大话、空话,是不以言语伤人,是不以口舌作恶。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若见义不言,哪里还算得上孔子门生、儒家弟子?这一点,是学习儒家经典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鲁哀公二年时,季康子接替其父,成为鲁国正卿。此时孔子周游列国已有三年。当时鲁国公室衰弱,公权被以季氏为首的三桓侵夺。哀公十一年时,齐国入侵鲁国,三桓的其它两家怨季氏专权,不肯听季康子的号令共同御齐。孔子的弟子冉有时任季康子家宰,帅左师击退了齐人,并借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周游列国十四年的孔子。

孔子回归鲁国后,鲁哀公和季康子就为政与用人的问题与孔子有过多次交谈。两人均知孔门弟子中藏龙卧虎,都想引为己用,甚至不约而同地问了“弟子孰为好学”这个同样的问题。之所以求才要问“好学”,是因为人才由好学而来。孔子给哀公的回答是:“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而孔子给季康子的回答则简略得多,只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这两个回答详略有别,历来对此有不同的解读,但均难确证。或许孔子只是同情哀公的遭遇,而不满季氏的滥权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读「论语」11.6-7:南宫适三复白圭,颜子渊敏而好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nl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