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食散文散文
散文 || 朱鸿兴的面

散文 || 朱鸿兴的面

作者: 淡水泉 | 来源:发表于2018-10-17 16:59 被阅读117次

文 / 淡水泉

散文 || 朱鸿兴的面

近十年来,因工作关系常奔波于沪杭一带,虽置身于天堂之侧,但作为过客总是一次次穿梭在机场、酒店、写字楼的三点之间,始终难得放慢匆匆的脚步。同时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对游人接踵比肩的景区,向来兴趣不大。主观条件是思想问题,如赵州和尚所言:"好事不如无"。客观条件是既不多金又少闲。可对于领略陆文夫先生笔下的苏州风情倒也网开一面。我可不想,有一天老了,走不动了,还有某个曾梦中向往,却始终未能到达的远方。那样即便赵州和尚的禅机再有道理,也不免是人生一大憾事。

说也惭愧,苏州我这还是第三次来,三十年前,初次来时只是走马观花逛了两天,带走的只有采芝斋的几盒点心,和虎丘模糊的印象。第二次是路过,仅在寒山寺做了短暂的逗留。这次能来也不易,苏州的朋友再三地邀请我说,您此时再不来苏州,那天平山经霜的枫叶等不及就要凋谢了。要不是他的殷勤安排,我真不知几时才得偷闲到此地来,为再游苏州我得感谢他。

到苏州已是临近中午,在潘儒巷找到预先订好的客栈,先安顿下来,泡了个热水澡,刚洗去初冬的寒意。眼睛一睁,头脑里便跳出一个念头:到朱鸿兴去吃碗头汤面。所谓头汤面就是指面馆早上刚开门,用新换上的清水煮的第一批面条。 那一碗没有半点面腥的面才有嚼头,故而在许多老苏州人看来,放弃懒觉赶早吃碗头汤新鲜滋味的面条,也算是一种人生享受。愿望是美好的,但这时辰必竟是赶不着了。说起"朱鸿兴",这块金字招牌已经有八十年的历史了。最早的老板朱春鸿在一九三八年三月,开起了一家不足三十平方米的面馄店,取名朱鸿兴。聘用厨艺高手陆福生掌灶,供应焖肉面、爆鱼面、爆鳝面、蹄面、冻鸡面和汤包、小笼生煎等各式点心。陆文夫先生的名著《美食家》里的主人公平时吃面,就非朱鸿兴的面不吃,可见朱鸿兴在苏州人心中的地位之高。

记忆中朱鸿兴只有都察院场附近的一家老店,临出门向客栈老板娘打听,方知穿过潘儒巷,不远的临顿路口就有一家朱鸿兴的分店。

苏式的门头上高悬着朱鸿兴的金字招牌,两侧分别挂着迟浩田将军手书的"香飘吴越、老店新辉"八个大字。这其中还有个典故,一九四九年迟浩田带着战争的硝烟,随部队解放了苏州城。他进城第一次踏进面馆,就是到朱鸿兴吃了一碗焖肉面。时隔四十多年,将军对这碗面的味道,对苏州的印象,在脑海中还未曾退去。一九九三年,他又重访朱鸿兴,欣然命笔为朱鸿兴题词:"香飘吴越,老店新辉"。

店堂里的装饰,也如其门匾古朴雅致,一眼望去通堂都显得那么整洁干净。错落摆放的十几张八仙桌上,近乎满座的客人,彰显着这家老字号火旺的人气。环视间恰好看到,靠窗位置的食客吃完起身。趁着跑堂拾掇碗筷,同行的好友赶紧先落座侯着。我则径自到柜上买票,墙上的牌子倒有二十几个花样,除了应季的苏面、浇头,还有馄饨和汤包。未及细细看清,我已决定要来一碗招牌的焖肉面,据说朱鸿兴的焖肉面在苏州城的面馆里特别突出,特选三精三肥的肋条肉来制作,烹调细致,经秘法腌制后,再以四个小时的文火煨烂至酥软脱骨。过桥上来时,需小心将焖肉挟至面汤里,其中的肥肉入汤即化,与本就已经味浓香醇的面汤融为一体,咸中带甜、甜中蕴鲜,想着就要流出口水….。"明儿个您赶早,今个焖肉卖完了"。虽说掌柜挂着满脸温暖的微笑,可他的话却把我吃面的热情浇得冰凉。问及面条种类,也仅单卖细面。只好退而求其次,恁其推荐点了两碗红汤面,外加响油鳝糊和蛋汁大排两个浇头。说实话如果仅此最初印象,我对朱鸿兴就难以恭维了。

苏州面馆,一定要等客人买完票才把现压的面下锅,称为人等面。因为苏州人对面的软、硬各有不同程度的要求。所以只可人等面,不可面等人。说话间,跑堂的大姐已将我们点的面和蛋汁大排浇头端了过来。青花瓷碗里一卷码得犹如观音发髻般,中间微微拱起的面条清清爽爽地盘在琥珀色近乎透亮的汤汁里,上面点缀着少许翠绿的蒜末。旁边雪白的瓷盘上衬着一片炸得金黄酥香的大排。这面、汤、浇头当然还有碗碟的组合,宛如温柔婉约、白净可人之吴地美女,相互映衬,缺一不可,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哪一环有明显的短板,那都会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就像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但满口脏话,让人心生难过。

林语堂说过这样的话:"人世间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们郑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学问,而是吃"。哪怕面对的仅仅是一碗心仪的汤面,我还是恭敬地先用茶净了下口,当第一勺汤滑入口中,我和同伴互相看了一眼,点了点头。这汤的鲜甜中混合着青蒜的清香,巧妙地刺激着味蕾。再来上一口略微硬韧的细面,顿时一种舒坦的快感传遍全身。那酥黄的大排不但细嫰,还蕴含着淡淡的桔橙果香,令舌尖美得忍不住地发出叹息。接下来的响油鳝糊就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没啥惊喜可言。福州人本好甜口,但这道堂炒甜味显然重了。其实苏州面馆对现炒的浇头,客人是有权提出要求的,如鳝糊要少放糖,多加姜蒜等。只是我原想尝试下他家的地道风味,便不再提什么了。值得欣慰的是今天的这碗面沒有让我失望。相比之下在上海吃的大排面实在是味同嚼蜡,聊以充饥罢了。

这碗看似简单平常,却底蕴深厚的汤面,难道不就是苏州人精致内敛、不事张扬性格的缩影吗?我相信在这座古城涌动人潮的深处,市井街巷的腠理,一定还留存着更多等待寻访的姑苏味道。饮食男女的我看来是抵御不了这味觉的诱惑,那么还是遵循苏州文化的记忆,慢慢地一路追觅吧。

 

相关文章

  • 散文 || 朱鸿兴的面

    文 / 淡水泉 近十年来,因工作关系常奔波于沪杭一带,虽置身于天堂之侧,但作为过客总是一次次穿梭在机场、酒店、写字...

  • 朱鸿兴的面

    《姑 苏 行》---朱鸿兴的面 近十年来,因工作关系常奔波于沪杭一带,虽置身于天堂之侧,但作为过客总是一次次...

  • 黄包车在观前街朱鸿兴面馆前排成一道风景线(万老板趣话苏州之二十八

    20世纪30年代,不足30平方米的苏州朱鸿兴面馆开张。苏州面条讲究汤水,朱鸿兴面馆每日吊汤都用鸡肉、猪肉、...

  • 藏书羊肉

    走在苏城的街头,除了处处可见的“朱鸿兴”“东吴面馆”面馆,“藏书羊肉”的招牌也遍布大街小巷,有的店取名“藏书羊肉”...

  • 从吃“头汤面”说起

    小说《美食家》是由作家陸文夫所写,书中描述了吃客朱自治每天天未亮就起床,匆匆盥洗,乘上黄包车,赶到朱鸿兴面馆,就是...

  • 一碗苏州焖肉面

    没去苏州前,我就笃信苏州的面好吃。《美食家》里朱自治摸黑起身,打着哈欠坐上黄包车,一路丁丁当当赶去“朱鸿兴”吃头汤...

  • 苏州的面

    没去苏州前,我就笃信苏州的面好吃。《美食家》里朱自治摸黑起身,打着哈欠坐上黄包车,一路丁丁当当赶去“朱鸿兴”吃头汤...

  • 【短篇小说】幸福的一秒钟

    1 碧晨站在朱鸿兴面馆门口,看着人头煽动的面馆里头,狐疑片刻,还是站在了门外。她想疫情刚刚告一段落,大家的警惕性就...

  • 南通鱼冻与苏州朱鸿兴的冻鸡面

    早年间曾流传一首诗描写七八十年代南通农村过年时的风俗。叫: 新衣吃肉甩鞭炮,弹珠打墩放火烧。 馒头鱼冻长生果,京枣...

  • 从苏州一碗“冻鸡面”说开去

    腊月的一天,承苏州朋友盛情,有机会去苏州老字号朱鸿兴齐门店用早茶,并食了一次传说中的“冻鸡面”。 冻鸡面曾是苏州传...

网友评论

  • 熏衣草的清香:看完就觉美味!👍👍👍👍👍
    熏衣草的清香:@淡水泉 谢谢友
    淡水泉:@熏衣草的清香 可以来一碗,周末愉快!:pray:
  • 云风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美食文化👍
    淡水泉:@云风景 汤面苏州人性格的体现。:coffee:
  • 在生活的河里洗澡:最爱各种汤面的吃法!再去苏州,一定寻文中提到的面食!对于鳝鱼的多种吃法,没吃到过对胃口的。💐💐💐
    淡水泉:@在生活的河里洗澡 汤面可算是苏州饮食文化的代表作品。
  • 54cdcef849c9:面好,其中蕴含的姑苏文化更美。
    淡水泉:@萍水相逢_b334 :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 宅门食味:人世间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们郑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学问,而是吃。赞👍
    淡水泉:@蚂蚁老妖 食色性也!
  • 素心suxin:先生的美文美味总让人流连忘返!
    素心suxin:@淡水泉 🙂
    淡水泉:@素心suxin 你的文章亦如美食令人心之向往。:balloon::balloon::balloon:
  • 透明的双手:好文,文采高超
    淡水泉:@透明的双手 :pray:
  • 海杯子:这碗看似简单平常,却底蕴深厚的汤面,难道不就是苏州人精致内敛、不事张扬性格的缩影吗?我相信在这座古城涌动人潮的深处,市井街巷的腠理,一定还留存着更多等待寻访的姑苏味道。👍
  • 芬芳的涟漪:垂涎!:+1::+1::+1::+1::+1::+1::+1::+1::+1::+1::cherry_blossom::spaghetti::spaghetti::spaghetti::spaghetti::spaghetti::spaghetti::spaghetti::spaghetti::spaghetti::spaghetti:
    淡水泉:@芬芳的涟漪 可以来一碗:v:
  • 梅庐_黄碧琴:只是路过,可那一道道美味佳肴却写得那么细腻,色味香俱全。佩服!💐💐💐
    梅庐_黄碧琴:@淡水泉 谢谢!重阳节快乐!🙏🙏🙏
    淡水泉:@梅庐_黄碧琴 问侯大姐秋安!: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 海杯子:太,太美味
    淡水泉:@海杯子 谢谢品尝!:coffee::coffee::coffee:
  • 云霖花:爱吃面的
  • 一点也不想吃辣:看着很好看的面
    淡水泉:@一点也不想吃辣 这个可以吃!
  • 疯哥哥l:我最喜欢早上去吃一碗姜丝面,红汤面,不要其他浇头
    淡水泉:@疯哥哥l 早上清淡些舒爽。:+1:
  • 自己为王:好文,描述的很精致。
    淡水泉:@自己为王 苏州的味道!周末愉快!:balloon::balloon::balloon:
  • 原野花开:最喜欢看老师写有关美食的文章,在老师的笔下,美食不仅诱人,而且浸润着浓郁的文化,别有风味,期待老师尝遍天下美食,出版一本美食散文集。:smile:
    淡水泉:@原野花开 美食吃了不少,有激情写的不多。
  • 蔚蓝的天空_68af:许是不爱吃面的原因,基本不关注面馆😒
  • 郑嘉浩Kisa:一碗面里的苏州文化,看了都馋。
  • 虬田:"人世间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们郑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学问,而是吃"。
    喜欢林语堂这句话:blush:
    淡水泉:@虬田 所见略同!:beers::beers::beers:
  • 杏林月:好文,写的真实有味,也想去尝尝
    淡水泉:@杏林月 这个可以有!:apple::apple::apple:

本文标题:散文 || 朱鸿兴的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pr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