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管理时间管理自己每天写1000字
121  |  见字如面:原生家庭导致的性格缺陷,你可以自己改变

121  |  见字如面:原生家庭导致的性格缺陷,你可以自己改变

作者: 邓越_越越安 | 来源:发表于2018-12-22 04:44 被阅读202次

    图、文/越享生活馆

    Part1 关键词:原生、家庭、教养

        荣格说:“人的一生都是在整合童年形成的自己。”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重要,不言而喻,从蹒跚学步,到思维认知,待人接物,随之一系列形成的感受、规则、交流、观念,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其实在看了《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这本书之后,我感慨最深的是,很多人由于原生家庭的影响而导致的伴随自己一生的痛苦,其中缘由,他们是不自知的。

        而这本书恰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案例,准确的描述各个类型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和如何积极应变的策略,它简单直接,可以让我们很清晰的去认识自己的家庭,以及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我自己就是学心理学的,但我曾经对我父母和我很多的相处模式上不正确的地方,其实我也是不自知的。

        就像序言提到的:家是爱和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和伤害的传递通道,但孝道让我们只看到前者,而否认后者的存在。也是应该感谢这本书,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很多的心结,让我直面了我的家庭教育中我曾经想否认的那一面。我相信看到你也一定会有启发。

        这本书的作者苏珊·福沃德,她是美国著名的的心理学家,拥有20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她的代表作曾连续44周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排行第一,仅在美国就卖出了200多万册,她是“原生家庭”理论的开创者。

    一、什么是有毒的家庭

        书里主要分为两大块内容:第一部分苏珊分析了哪些是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它例举了七种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每种行为模式都有很详细的案例作为支撑阐述,这七种家庭行为模式分别是: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他们没有错,他们都是为了我好,是我的错。”这些话是这种家庭类型里的子女经常会说的,这种家庭里的孩子经常合理化父母的很多行为,父母制定规则,进行审判,然后造成他们的痛苦。

    2.不称职的父母。

        这种家庭的父母一直在给孩子传递一种信息:你的感受无关紧要,只有我自己最重要。这种家庭里的父母,他们没有尽到他们在家庭里应尽到的为人父母的角色,他们或许漠视孩子的存在,或许是和孩子索取,他们逼迫孩子过早的成长,他们剥夺了他们的孩子做个孩子的权利。

    3.操控型的父母。

        这类型的父母可能在中国是很普遍的,这类型父母经常说的是“这都是为你好”,他们经常帮孩子做出选择,削弱孩子的个人意志,获得孩子永远的依赖,让孩子一直活在一种权利失衡的生活里,迷失自我。

    4.酗酒型的父母。

        这类型父母在我身边其实并不多见,这种家庭的父母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拯救酗酒者和维持伪装“正常家庭”的无畏努力上了,留给孩子的时间和关爱微乎其微。嫉妒、占有欲和怀疑是许多酗酒者成年子女人际关系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他们很早便知道,关系总会遭到背叛,爱最终会导致痛苦。

    5.身体虐待型的父母。

        虐待和爱,是非常复杂的一种组合。受虐儿童在幼年时受到的暴力对待,大部分会在成年时候宣泄出来。

    6.言语虐待型的父母。

        很多言语虐待的父母其实对自己的行为都是不知自的,比如中国很多父母经常和自己的小孩提到“别人家的小孩”,其实这本身也是一种言语虐待,削弱了孩子自己的自信心。当孩子经常听到父母的这种负面评价,这些评价进入了你的潜意识,你就“内化”了它们,这成为了孩子自卑的源头,当你习惯把自我感觉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之上,就等于你把你的自尊心交到了别人手里,任人践踏。

        由以上所有的家庭行为模式,苏珊总结出来了什么是有毒的家庭。健康和有毒的家庭体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家庭成员作为个体,拥有多少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度。健康的家庭推崇个性、个人责任和独立,不健康的家庭不鼓励个人表达,家庭成员必须和有毒父母的思想、行为保持一致,他们制造了混淆不清的个人界限,为了表示亲密,经常要压制每个成员的个性。

        在有毒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会对自己有以下评价:

    1.我没法相信任何人。
    2.我不值得被人关心。
    3.我永远不会成功。

    二、那些被有毒的家庭影响的人

        在看这一部分的时候,我一度想到很多人,高晓松、佟丽娅、林奕含、张韶涵,我身边的朋友,也包括我自己。

        高晓松在有一期《奇葩说》上提到过自己的父亲,他说他和他父亲有着极为不好的关系,他讨厌被别人干预,特别爱较劲,在节目里他说了三遍他从小从未像父亲提过一个问题,有过长达二十多年的对峙期。直到四十岁,他才慢慢的走出了原生家庭的阴影。可能就是不想被操控,想要得到认可,想要父亲看见自己。

        我想到了林奕含,前不久我才看完她写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面有一句话,应该大部分人都印象深刻:他硬插进来,而我为此道歉。为什么会道歉呢,一个被男老师性侵的小女生,我理解的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初次面对性的羞耻心理,另一方面应该是固化的家庭教育导致的,一味顺从的家庭教育。

        林奕含的父亲,是台湾著名的医生林炳煌,据说所有人在初诊的时候,都要先听他的演讲,就是这么一个善于演讲的人在和女儿之间,却没有过多的交流。在她遭受性侵之后,没人告诉她这不是她的错,她在书里是这样描写的:郭爸爸的声音如泥石流,淹没了整个家:“你以为出来这种事还嫁的出去?” 妈妈把喉咙都吼了出来,“你跑去伤害别人的家庭,我没有你这种女儿。”我看到的时候,特别难过。其实那个时候,如果这两个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能有一个人能站出来,抱抱她,说这不是她的错。或许结果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三、你可以拯救自己

        书里的第二部分是叫做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这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我们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以减轻父母对我们的影响,书中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和行为策略。

        首先,正确的自我诊断。书里有一些量表,可以让你能理解你的观念和感受之间的关系。停止自我毁灭的第一步,就是评估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

        其次,学会自我界定。像我上面提到过的,我父母曾经也对我抛出“自私”这个词,这也让我一度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自己自私。其实很多人不敢维护自己的权利,因为他们混淆了自我界定和自私之间的差别。很多时候,我们渴望做自己,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这两者本身是矛盾的。

        一个哲学家说过一个人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别人的个人意志作较量的过程,你只有选择和承担,你才存在过。所以,学会正确的自我界定,找到你和父母的界限,是通往幸福自由之路很重要的一点。

        再次,不再自我惩罚。前两个方法都是停留在认知层面,而这一点更多的是情感方面。清楚的明白很多根源不不在于自己,不是你的错。接纳这一点,再慢慢的进行认知转化,内化到感情、行为层面。比如他插入你,你不该为此道歉;他一直忽视你,你不该为此负责;他强迫你回去考公务员,你不该为此负责;他说你自私,那你不该为此负责。这些都不是你的错,不要再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最后,和父母对峙。在书里苏珊鼓励受害的孩子父母进行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沟通,沟通的内容如下: 1.你对我的所作所为。 2.我当时的感受。 3.我的生活如何受到影响。 4.我现在对你的要求。 就像书中提到的,对峙是通往独立自主道路上最激动人心的阶段,不论对峙期间或之后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你有勇气付诸行动,就是胜利者。

        武志红说过: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

        我们不能选择谁来成为我们的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去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始终有着选择的权利。

        如果你在书里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去努力一下,尝试一次,为了更好的自己。我想重申一下序言里的最后一句话:《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真的是一本重要的书。

    部分文字摘要以下书籍
    Part2 ✨ 每日复盘、不断精进 ✨
    只有真自律才有真自由 谢谢您阅读完所有文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1  |  见字如面:原生家庭导致的性格缺陷,你可以自己改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up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