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的作者是帕克.帕尔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美国高等教育协会高级理事,一位备受尊敬的作家和教师。他的《教学勇气》是一本并不很厚的书,初读,感觉有些地方不好理解。细读之后,才越来越觉这本书是那么直通人的心灵。

翻开第一章,就被文中的一段话所吸引:30年来,我努力探索教学技巧,我上的每一节课都是这样的;我的学生和我,面对面地进行一种古老精深的、被称之为教育的交流。我掌握了的教学技巧虽能应付,但紧紧靠技巧是不够的。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唯一能供我即席利用的资源是:我的自身认同,自我的个性,还有身为人师的“我”的意识----如果我没有这种意识,我就意识不到学习者“你”的地位。因此,帕克.帕尔默认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那么,什么是自身认同与完整呢?帕克.帕尔默认为“自身认同在于构成我生活的多种不同力量的汇聚”,“自身完整与这些力量的联合方式有关,使自身完整协调,生机勃勃,而不是七零八落。”

我反复读着这一段话,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我想到了教学当中的一些现象。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神情肃穆,讲起课来头头是道,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他在担当着主要角色,很少让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似乎课堂是专为他而设,他是舞台的主角。他有一定的教学技巧,但他给人的这种高高在上,拒学生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让学生很不喜欢。课下曾问起这个班的学生,他们是否喜欢这样的老师,很多学生持否定态度。他们回答的大致意思就像文中所讲的“他们说的话在他们面前漂浮,就像卡通书中气泡框里说的话一样。”也就是说,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置身于课堂之外,游离于学生之外了,他没有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央,也没有将自己的自身认同与完整完全放到教学过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