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本科的时候听过一段话: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不知道自己知道,大三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不过从我的观察来看,也许很多同学在大学四年后依然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所以才会有人嘲笑大学生的收入还不如农民工,这种“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思维居然还出现在二十一世纪某些号称“读过大学”的人的手里,的确需要好好地来讨论一下,大学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
我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在此不讨论专业的问题。我认为大学首先是“人”的教育,首先是一种职业和专业的精神,如果你不喜欢自己原本的专业,至少应该具备起码的尊重态度,在保证自己努力的前提下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然后再去修读双学位或者通过考研进入其他领域。事实上,如果你连自己原本的专业都不好好学,即使到了其他专业你一样有知难而退的问题。这不是能力差异,这纯粹是态度认识。把失败归结于外部环境,你永远都无法找到真正落后于人的原因。
一、在大学里,学会敬畏
大四的时候,我的班主任对我说:“你现在可比大一刚来的时候谦逊多了,我记得那时候我布置个任务你就直接和我说‘老师你别管了,这事我包了,我来做就行’。我心想我再年轻也是个博士,刚从瑞典留学回来,怎么被你这样一个小孩唬得一下一下的。”
我顿时狂汗:“老师,原谅我年少轻狂不懂事啊。”
老实说,我对班主任提到的事情已经没有太多的记忆,但大学四年的确让我在性格上有极大的转变。在大学中温文尔雅的教授,热情负责的行政老师,以及身边深藏多门技能只是偶尔出来爆个power让你大吃一惊的同学,都让我慢慢意识到自己其实很有井底之蛙的感觉,无论是学识、为人处事亦或是课余兴趣都跟别人有很大的差距,慢慢地你就会把自己的锋芒收起,磨去身上那些不合时宜的棱角,用敬畏的心态去接触身边每一个人,吸收他们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每一样事情。
我的导师曾经跟我说,做学问要学会“藏拙”,要做到可以“八面受敌”而滴水不漏,我听了深受启发。其实为人处世也是如此,正因为渐生敬畏之心,知道自己与别人有太多的差距,才会收起不知所谓的天高地厚,用宽厚和开放的心态对待他人。
所谓“敬畏”并不是畏惧。你会伴随着谦虚而成长,你也会逐步地知道某些人某些事并非预料中的出色与妥当,但你会以更理性的态度去面对与处理,你会懂得做比说重要,容忍比自由重要,妥协比强争更需要智慧和勇气,接纳他人的不完美比强求别人按自己的标准改变更需要坚实的心理基础和调适能力。
一句话,大学是让你成长为更好的人的地方。而这一切,从你学会敬畏高尚,敬畏美好,敬畏出色,敬畏伟大开始。
二、在大学里,培养对学术的鉴赏能力
金克木先生说,书读完了。
而根据有关的统计,中国每年生产的学术论文数量世界第一。
你从里面看出什么来了吗?实际上,你在大学里读的某些论文、以及你根据这些论文东拼西凑写出来的东西,其实可能根本是不入流的东西。
在CNKI及各种网络文库流行的今天,在各种代写论文的小卡片满天飞的今天(其实这些贴在厕所的广告,你能觉得它的质量有多高?),为什么老师们还要求大家去读经典、读原著、读那些你可能需要用一辈子都不可能完全读懂的书?
很简单,因为你未必能写出那些著作,但你应该学会鉴赏这些著作的美好,应该懂得你千辛万苦来到大学,就是要去学习这些你费尽心思才能弄懂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不会给你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你看得越多越久,就会体会到学术的伟大和精妙的地方。
农民工可能赚的比刚入职的大学生多,但农民工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体会那种超越时空与智者对话的愉悦。这没有谁高谁低的问题,只是在生命中如果仅仅有因为金钱带来的快乐,那快乐也未免单调了些。
而当你看得越多优秀的学术经典,你会渐渐地提升你的鉴赏能力,你也会慢慢懂得自己该怎么着手去写一篇合乎标准的学术论文。就像大师教你做壶,他没法告诉你怎么样为之好,但你做一个他砸一个,你就得琢磨里面是哪里的感觉不对。等到哪一天你忽然恍然大悟,就能做出一个大师也点头赞许的壶。这个过程是个只能体会而不能言传的快乐,这也是大学充满吸引力和精神享受的地方。
大学里不是没有实用技术的学习,但我们要始终清楚“体”和“用”的分野。越是好的大学,就越会让学生接受知识全面而广泛的博雅教育。你的眼界越高,你的鉴赏能力便越强,你才不会为世俗的判断所迷惑,你才不至于浪费四年的时光去迷茫而一无所得。
三、在大学里,与优秀的人为伍
在短跑考试的时候,我得出一个经验:你如果想要跑得快一点,就必须找一个平时比你跑得更快的同学做搭档,尽管你被他一骑绝尘望尘莫及,但最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成绩会比别人或者比平时高出不少。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就会有类似的感觉:尽管每天都是深受打击,但假以时日你便会发现自己其实已经超乎许多同龄人之上。
尽管我们对中国的高考制度诸多诟病,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后天勤奋考进“985”或者“211”高校的学生,他们的才能绝对不仅仅局限在死读书上面。事实上像书法、舞蹈、钢琴都已经是当今大学生技能的基本配置,据说每年新生迎新晚会学生实在找不出别的节目才会上去表演一段钢琴。所以上大学、尤其是上好的大学,你身边会聚集一大批这样的牛人:或是外语天才,轻描淡写地不仅搞定四六级而且已经学二外了;或者是书法高手,挥毫之间见大师风范足以让你不敢在他面前拿起钢笔;或是社交牛人,八面玲珑口才出众自然游走于诸人之间……所有这些都会给自己带来强烈的自卑感和激发不落后于人的争胜心,然后自己也去啃单词、练书法、泡社团,渐渐地你会发现,随着年岁渐长,你自己也会成为“传奇”的一部分,成为后辈追赶的对象与目标。
在大学里,每一个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品质,只要你善于发现、挖掘和放低身段去学习。我有位同班同学,大二一整年没去上任何专业课,每天只做一件事情就是背英语单词,把那本六级单词翻来覆去地背得天昏地暗,最后六级考试100分里他拿了94分,尽管其他专业课成绩不甚理想但也没有挂科,最后毕业进入了公务员队伍,然后又去读了行政管理的研究生。他每个阶段的目标都很明确,也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一步一步地实践下去,把自己想要的该要的都得到了。
我的另一位好朋友,是班里典型的学霸,大学四年从未错过一次一等奖学金,但他不是死读书的背书袋,他也打网络游戏也踢足球也谈恋爱,但每个事情都有个节制的度,像当时他玩网络游戏,在把游戏人物修炼到一定等级后就毫不犹疑地删掉了。我看着都觉得可惜,他却告诉我只要尝试过就好,除了学术,其他事情都不能沉迷过分。优秀的同学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去补全自己的短板,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像那个自己希望成为的人。
和高手下棋,即使输了也能获益良多;和不懂装懂的过招,哪怕赢了你也会越下越糟。大学之所以充满挑战,是因为聪明的头脑、强悍的心灵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在这样一个空间之中,你只有勇于面对,才能不断地让自己获得超越。如果你仅仅将自己定位在一个农民工的比较水平,恐怕一开始就已经失去了讨论的意义和价值。
四、在大学里,积极点,去实践你的兴趣
我有个邻居兼死党达达,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如果不是和我同班就是隔壁班,尤其是考大学的时候,我报了历史系他报了哲学系,结果两人都鬼使神差地进了历史系。我是得偿所愿,但他却是壮志难酬。所以从入学第一天开始,我们就明显呈现两种不同的大学生活状态:我喜欢买书、看书、泡图书馆、参加各种学术沙龙,他喜欢参加社团、结交朋友、为活动拉赞助、学习写各种各样广告文案。某次他爸爸妈妈来看望我们,看看我的书柜,再看看他的书柜,感慨地说:“达达,你真不是个读书人啊~”
可是那时我在心里却很想和叔叔阿姨说:其实,我很羡慕达达的状态,因为他会为他的兴趣竭尽全力,寻找一切可以实践的机会。
当时我们本科一二年级在珠海唐家湾,对于这个小镇乃至十来个公车站后的珠海市区很多商家来说,我们这些社团简直是如蝗虫一样的噩梦,几乎稍微大一点的商家都被我们拉过赞助,有些可能还不止一次,所以有段时间在本校最富影响力的广播台当广告策划的达达总是和我抱怨赞助不好拉,能抢到1000块已经谢天谢地(我心里默默吐槽:已经比某个胖子只拉到一箱连牌子都没有的方便面好多了),但我能看出他是快乐的,因为他做着自己一直喜欢的事情。
不过,不要觉得达达不务正业而荒废了历史学的专业。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达达选择了一个传统历史学不太好处理的主题:粤西地区的年例。这个题目几乎没有文字材料,他只能利用假期回去搜集各种零散的方志记述、到年例现场去实地考察整个流程以及给老人做大量的口述史料。最后他拿出了一份相当厚重的关于粤西年例的研究,导师还大力推荐发表在《历史人类学学刊》上。据说央视也在拍关于年例的纪录片,我很有兴趣看看他们的认识能否超越十年前达达的毕业论文。
说到底,大学是个充满可能性的地方,也是可以最大程度容纳你失败的地方,这句话是我的系主任刘志伟教授反复说过的一句话,也是让我记忆至今并不断地向我的学生灌输的观念。但无论大学的宽容度多高,都必须自己首先去身体力行,去为自己的兴趣和梦想不断付诸努力,才可能有日新月异的可能。天天躺在宿舍打游戏,除非你的理想是成为国家队的电竞选手,否则你永远都不能感受到大学的魅力和给你带来无穷的收获。
我的导师桑兵教授和关晓红教授常常对学生说,大学里最有价值的,一是大师,一是图书馆。跟着大师,你能学会做学术的基本规范,能够逐渐培养自己的学术鉴赏能力和学术创造能力,只要你不是把老师当作字典而是询问那些真正经过自己思考的问题,你一定会有所收获不断进步;而图书馆,则凝聚了人类文明的结晶,如果大学四年善于利用图书馆,你便不会虚度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那你在图书馆该如何看书?如果你没有书目,那就从A类一直浏览到Z类,你一定可以找到你感兴趣的科目、课题、作者和著作,然后围绕自己的兴趣点继续挖掘和不断地探讨。伴随着你自己认知的深入,你自己的眼界才会不断提高,才会达到“知道自己知道”的境界。
说到底,“如果农民工赚得比大学生还多,那你在大学里要得到什么?”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如果大学生的比较对象始终定位在农民工,那是高等教育的悲哀,也是中国的悲哀。即使现实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返观历史,也从未存在一个完全理想的教育环境与教育状态。与其坐等期待他人创造一个美好世界,还不如自己身体力行参与其中,去一点点地改变自己所处的境地。如果世俗只用金钱的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成功,那我们就应该大声地告诉他们,除了金钱,我们还有更高的追求:
九百多年前的大儒张载告诉我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九十九年前的蔡元培先生告诉我们,“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除学业精进外,“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已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
这,就是我们的回答。
网友评论
欢迎关注专题“方法论”,欢迎投干货文章。
关注方法:点击编辑头像→编辑个人主页→更多→专题→方法论→关注→满满的收获
或者http://www.jianshu.com/collection/e0f734a21aef→满满的收获
别的真没了,不上大学也能得到。
大学只是一个平台,不是造才基地。
多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