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俗的抖包袱文学

作者: 寻虎 | 来源:发表于2022-05-22 10:28 被阅读0次

有的总说,阅读之后记不住,我多次强调不要紧,本来就是读感受,读审美感受,为何要记?这就是执念。胡适说读书方能读书,

强调不读二流书,更不读坏书。一本二流书,需要很多本一流书来冲抵,这是何苦呢?没有效率是必然的。口味不能败坏,审美趣味不能败坏。

段子幽默式样的文章很常见,在网友间传播比较多,有的会冠以“最佳”“年度最佳”。此类文章和文学的距离很远,属于欣赏抖包袱娱乐的恶趣味。

无论读什么,不以审美的眼光去读,再好的作品你也只能发现你想要的红烧肉,看不见燕翅鲍的。

审美趣味是建立在广泛阅读好作品基础上的,否则是空谈。

美,不是华丽文字修辞比喻,不是精彩的故事,鲜明的人物,而是整体的整一和谐,完美地表现了虚构的小世界,展现了一种超越生活的可能性。不钻研一点理论,不做针对性的训练,是形不成美学观念的。

不要执迷于语义层。执迷于情节。对审美训练的伤害比较大,因为文章的美,在于整体。名著撕掉几页,依然是名著,这证明情节不是很重要的。当然我不是说什么情节都不要,这所有人都懂的。

美是存在的道说,首先是倾听,也就是说要沉浸进去,然后才能说出来。说要排除他人的影响和灌输,完全自由地去倾听。

那么美或者审美是什么呢?美学著作有很多这方面的理论,我并不想灌输给大家,大家自己去阅读体会。我只提醒大家,审美和艺术感觉有关,和所谓漂亮的句子和所谓文笔无关,审美是一个过程,并非得到一句结论性的话。如同喝鱼汤,你得到的是滋味,不是维生素和蛋白质。

拿屠格涅夫的《白菜汤》来说,读了获得了什么呢?有一些印象,有一些模糊。获得的不完全是作品,因为我们没有背下它,背下了,也不是作者原意,那么我们得到的是一个和作品有些类似的模糊的东西,影子。我们从影子感受到美,而且自己填补了其中的空白,参与了作品的构建。

未经训练的,他看到手的影子,想象不到手的模样,不能填补空白。作品是不发光的,它是一堆文字,一个物体,但是它有潜在的东西,因为它是人的创作物,能召唤读者去审视它。它是一个召唤物,处于等待激活的状态,需要读者的眼光照亮,这是和一堆铅字油墨不同的。

相关文章

  • 恶俗的抖包袱文学

    有的总说,阅读之后记不住,我多次强调不要紧,本来就是读感受,读审美感受,为何要记?这就是执念。胡适说读书方能读书,...

  • 抖包袱

    刚看了一段小视频,是一个女子在讲脱口秀。这是我第二次看她的表演了。这意味着,一个新人火了。 她上一个脱口秀,有几句...

  • 抖包袱

    1、18年最佳小小说《一把手的金口》】 自从当上单位的一把手,我轻易不敢讲话了。 上个月我刚搬进办公室,看到保洁李...

  • 2018-11-29

    段子=铺垫+包袱 段子里有误导强化抖包袱会更好

  • 抖包袱的方法

    第一个段子公式:埋包袱A+停顿1+重读词/句+抖包袱B+停顿2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在讲家庭统一思想的问题时,他...

  • 【演讲】演讲中如何何“抖”包袱

    第一次听到“抖包袱”这个词是在看《欢乐喜剧人》。后来,才知道,在相声语言里,“抖包袱”比喻“揭示事先埋下的伏笔,制...

  • 11.29段子的基本公式

    段子等于铺垫加包袱。铺垫前面或铺垫与包袱中间加上强化误导小短句可以使在抖包袱得时候有更大的意外感。

  • 抖什么,别抖机灵

    用抖字可以组的词很多,抖落、抖擞、抖动、抖包袱、抖音......但抖什么都好,就是别抖机灵。 杨修就是个喜欢抖机灵...

  • 《如何成为讲话有趣的人》之如何给故事添加幽默元素

    1.铺垫 打基础。简洁讲述必要的背景信息,不必要的删掉; 2.抖包袱 抛出笑点。铺垫将观众引向一个方向,抖包袱则是...

  • 语言包袱

    三翻四抖 语言的“包袱”,有一种叫“三翻四抖”,指的是经过再三铺垫、衬托,对人物故事加以渲染或制造气氛,然后将包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恶俗的抖包袱文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rk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