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心情说说
具备这种能力的人都不容小觑!《论语》人生第二季82

具备这种能力的人都不容小觑!《论语》人生第二季82

作者: 凌云之水 | 来源:发表于2020-04-27 00:47 被阅读0次

    《论语.先进篇》第五章: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第十四章: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解析: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异议。”

    鲁国的执政大臣要翻修长府。闵子骞说:“照老样子不好吗?何必一定要翻修呢?”孔子说:“闵子骞这个人平常不大说话,但一开口必定说到要害上。”


    继续读《先进篇》,继续向孔子学习如何了解学生。

    这两篇的主角是闵子骞,看过我文章的朋友应该在第一季里看过闵子骞的故事,也会知道他是一位大孝子。这里的第五章中又一次提到了他“为人至孝”的这个话题。

    常常看书的人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类似的文章、类似的话题,在不同的时期读,却会产生不同的感想。再次读到这样的文字之后,我突然对于闵子骞的孝,有了全新的看法。

    鉴于有些人可能不了解闵子骞,我还是简单的先交代一下关于闵子骞“为人至孝”的故事。

    闵子骞也是鲁国人,他少年丧母,父亲娶了继母,继母自己又生了两个儿子。出于私心,继母偏爱自己的孩子且虐待闵子骞。

    冬天,继母用棉絮给自己的孩子做棉衣,而给他的棉衣填的是芦花。周朝的鲁国就是今天的山东,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冬天该是有多冷。可是年幼的闵子骞即便忍受着这样的饥寒,却并未告知父亲,避免影响父亲和继母的关系。

    一日闵子骞驾马车送父亲外出,因寒冷饥饿无法驾车,马车滑入路旁沟内。被父亲喝斥鞭打,结果父亲的鞭子抽破衣服露出了衣服中的芦花。父亲上前握他的手,发觉他的手冰冷。回去后,把继母生的儿子叫来,握住他的手,手是温暖的,穿的衣也很厚实。

    父亲瞬间大悟就对妻子说:“我娶你的原因,是为了照顾孩子,现在你欺骗我,让孩子受冻,你走吧,不要再留在我家。”子骞长跪于父亲面,为继母求情道:“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

    他的父亲听了之后,沉默了。父亲后来同意不让子骞的继母走,继母也痛改前非,开始平等对待闵子骞。

    这个故事流传开了之后,闵子骞的孝名被人们所传颂,后来他拜入孔子门下后,孔子了解到了他的这段往事,对他也是大家赞赏,有了老师的宣扬,闵子骞的孝行就更加被世人所敬仰。后来在元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中,闵子骞排在了第三。

    看完了这段故事,你是不是也觉得闵子骞很孝顺呢?大概所有的人都会这么认为吧!第一次完整的知道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也被他的胸怀仁爱所感动,而今天再次读这篇文章,我突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闵子骞年纪轻轻就能够默默忍受这样的苦,且在真相被曝光之后,不是觉得沾沾自喜的扬眉吐气,而是能够摒弃掉自己所承受的委屈和苦楚,为继母求情,从他求情的言语中我们便能看出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看问题能直击核心的人。

    “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一个人尚在年幼之时便能够不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懂得为了顾全大局而思考和忍耐已经不易,况且他还清晰的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忍,这一点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比难上加难更戳心的是,他爱护的人还是那些分薄他利益的人,你说这该是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加胸怀气度才能做到的呢?可是这一切闵子骞都做到了。

    孔子在闵子骞拜入师门之后通过对这个学生生活中发生的这些些事都有了解,凭孔子阅人无数的经验也会清楚,能做到这些,已经不单纯是孝的层面了,他的胸怀气度,他的聪明智慧,都是常人所不能比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了解,在后来闵子骞对大臣要翻修长府一事,提出反对意见时,孔子没说评论说好还是不好,反而用一句颇有深意的话告诉大家:“这个人平常不大说话,但一开口必定说到要害上。”

    孔子用一个很巧妙的方法表达了自己意见,而这个表达方式中最核心的便是闵子骞。

    孔子想要传递给别人的是这样一个信息:一个能够忍常人所不能忍的人都会出声反对的事,能是什么好事吗?

    相信,只要是个聪明人面对这样的状况,心里都不免要对是否采取行动多几分思量,毕竟这种能力不容小觑。

    到底闵子骞有着什么样的能力呢?

    一个字“忍”!

    你看他年纪轻轻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这个时期的人为了保证身体的发育,对食物其实有着大量的需求。可是,面对继母的苛刻,他选择了抑制自己的渴求,忍!

    寒冬腊月,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有些人穿着棉袄还觉着冷,可是他只穿着芦花填充的衣服,相当于只穿了件秋衣,如何能够御寒呢?他明明可以去求助父亲,可是为了不让家庭失和,他还是选择了不说,继续忍!

    一个未成年的少年郎,又冻又饿,哪还有力气干活呢?他还是硬撑着去给父亲驾车,都饿到没力气把车都驾翻了,面对父亲举起的鞭子,满心委屈的他其实可以选择把原因说出来,结果他还是啥也没说,仍然是忍!

    父亲发现真相,要赶继母走,他明明可以就此翻身,再也不用挨饿受寒,可是他最终选择了要“忍”,并跪地求父亲放过继母,为的是不让两个弟弟也落入与自己相同的境地。

    从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到闵子骞有着超乎寻常的忍耐力,真的是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愿意发生争执的那种人,但是他一旦开口后说到的都是重点,就像他劝父亲的那句话“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便是正中要害,让父亲对问题重新做了考量。

    一个人如果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很多鸡毛蒜皮的事将在他眼里化于无形,常人在意的事也不会在他心里形成多大的影响,因为他早已在心中对事情的轻重缓急做了一番周全的考量,只要能忍都不会多说。

    闵子骞在他年幼时看问题便已经有了这样的视角,想问题便已经有了这样的思维,再加上是从孔子多年后,看问题的眼光自然也会更加的老道。一个这样的人如果真的给你什么建议,你觉得不会需要考虑考虑吗?

    孔子正是深刻的了解了自己学生的这个特点,才会如此的充满信心去评价,因为他清楚闵子骞每一次提出意见的背后都隐藏着什么!

    文章属于个人原创,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人看到,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严禁任何形式的抄袭和篡改。您的每一次点赞和转发都是对我最好的鼓励,感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具备这种能力的人都不容小觑!《论语》人生第二季8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td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