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在闲坐时想起家乡那口水井,青鳞鳞的水在阳光底下闪着波光,因为是方口井,面积5个平方左右,水深一米左右,水质微甜,人挑水要走下3级台阶,直接提着水桶一手压住水桶柄,将水桶压到水里盛满提出就可以,很方便的。
老井的四周岩缝间会钻出许多不知名的植物,些许绿意点缀偶有蜻蜓立在草尖摇摆不定,煞是有趣。有时候一些小昆虫会在草苕上爬行,特别是天色渐暗,虫鸣蛙噪偶有鸟儿叽喳煞是热闹。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25947/ae7f61f33d366a76.jpg)
文革时期父亲被停职,全家随父亲步行一天时间用农村的手拉板车带上生活物品回家。那份无助苦楚至今为止还没有忘却,人性的险恶在那个武斗运动年代表现的淋漓尽致。
回家的时候我已是读小学3年级了,白天读书放学回家后要上山砍柴,父亲一直在田里干农活,母亲挑着一担干面每天早上5点多就到我家乡的自发农村集市上买,直到下午3点多才回家。隔一天的每个早上很早父亲要去挑水把家里那口大水缸盛满备2天的用水。
每次父亲去挑水我和弟弟都会跟着去,父亲挑大木制水桶,我和弟弟各自拿着小水桶一起把水提回家。
无数个清晨,我们和水井亲密接触,水井那冰清玉洁的水质滋养着这个小山村里的百姓们,父亲步入水井台阶提水,我和弟弟趴在另一边稍高的井沿探头观井,波光粼粼的水纹路漫移,人倒影在水面,波纹摇曳看着另有一番风景,少年的许多幻想在波光荡漾间飞翔。
少年的心简单纯洁,每天还有书读已是幸福,姐姐哥哥早就辍学做工赚钱贴补家用,经常会听姐姐说起,那个时候姐姐还是10多岁的小孩就已经帮带看管我和弟弟,中午要做饭,说是做饭实际上没有大米饭,全部是红薯丝和洋芋合在一起烧,晚上是绿豆红豆稀饭,那时候红豆绿豆都是自家种在田坎边上的,成熟时收获颇丰。
有时候晚餐是手擀面加马铃薯包菜,马铃薯包菜也是自家种的,想吃的时候直接跑到田里拿回家烧着吃,虽然一年到头基本上没有猪肉,但这些纯天然的物质吃起来很鲜美。
物质匮乏的年代全家人谁都不敢懈怠时光,从天上北斗还没有退尽星辉起床到晚上已是月上柳梢还在不停的忙活着,汗水就土地养活一家人,生活虽然累却幸福着,简陋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25947/e69612f98bc03790.jpeg)
时光变迁,随着父亲恢复工作全家人又跟父亲离开家乡回到离家70里远的小镇上安家了,在这个小镇上一直到高中毕业上了大学。
再后来就是父母亲工作退休要回家乡,无论怎样相劝,父亲执意要回山里老家,哥哥把家乡老屋翻造后父母回家乡了,也就是这样我也经常会回父母身边,重回少年时代住过的家乡,赶上新时代百姓生活富足,家乡大变样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25947/35dd93994d89796a.jpg)
现在村里家家都用上了自来水,唯一不变的是那口老井原貌保存下来了,听村里老人说为了留一点对旧时光的怀念,而且据说那口老井的水质很好是山肚子里泉水渗出来的,每次村里有客人来了都要去老井边走走看看拍个照,倒也成为一个村里的老古董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25947/e36e44893d68c13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