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清了寒食节的变迁,基本也就讲清了清明节的大概。(参考链接:《寒食:被易容的新火节》)
但无论是寒食还是清明,我们发现,奠定我们理解的,甚至影响我们感受的,主要是唐朝的制度和文化。
从全球的眼光看,我们是汉人,更是唐人。而无论是汉还是唐,我们的首都都叫长安,也就是China。对西方人来说,丝绸也罢,瓷器也罢,茶叶也罢,都来自一个遥远的国度,它叫China,那一群人,有时自称大汉,有时自称大唐,后来还自称大宋、大明或者大清……
假如我们生活在唐朝,我们会遭遇一个怎样的寒食清明节?
首先,我们在“寒食清明节”会有一个不错的假期,短则三天,长则五天。
唐朝的公文里,寒食与清明不仅并称,而且放假就并在一起。事实上,唐朝人是把清明节气前的一天称为寒食,而不再用距冬至105天来计算了。
通过诗词,我们能穿越时空隧道,漫游唐朝,看到一千多年前这个节日的风景和人情。
当寒食节和清明节连在一起,清明最重要的一个仪式,事实上就是“用新火”了。
据一首著名的寒食诗的描写,说原来寒食节到傍晚的时候,皇宫里率先生起新火,并派侍卫和内臣分送到依次分送到在长安的文武百官家里。最先被赐予新火的,当然就是皇亲国戚们。
这也就是韩翃最著名的《寒食》一诗后两句所描绘的情景: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另一名唐朝诗人郑辕在《清明日赐百僚新火》一诗中,有着更详实的描写:
改火清明后,优恩赐近臣。
漏残丹禁晚,燧发白榆新。
瑞彩来双阙,神光焕四邻。
气回侯第暖,烟散帝城春。
利用调羹鼎,馀辉烛缙绅。
皇明如照隐,愿及聚萤人。
和韩翃诗里寒食节傍晚分送蜡烛不同,这首诗钻燧改火和分送蜡烛的时间都是在清明节的凌晨:“漏残丹禁晚,燧发白榆新。”丹禁,指的是皇宫;漏残,表示夜晚即将过去;榆柳,就是用来钻燧取火的两种特定木材。
“瑞彩来双阙,神光焕四邻。”双阙,指的是皇宫;瑞彩,比喻新火,和后面的神光是同一个意思。皇宫里恩赐下来的神光瑞彩,来到我家,照亮了四邻——其实暗指让四邻羡慕惊艳。
“利用调羹鼎,馀辉烛缙绅。”新火到了,赶紧一边用它烹调食物,一边把它分给朋友、邻居。
分新火不是分食物,只需一支蜡烛,就可薪火相传,不断地点亮整个旅途中所有的蜡烛、火炬和灯笼。这样一种星星之光不断扩展的场景,现在想起来了,依然十分美好而且神圣。“气回侯第暖,烟散帝城春”两句中的暖意和春色,恐怕都不来自自然气候,而来自新火的光明,和热食的温暖——而新火,又是皇恩的象征。
但老实说,郑辕的应制诗写得实在不够好,无非就像《清明上河图》,逼真地刻画了当时的场景,这恰恰是以抒情和写意为主的诗歌所不具备的。这样的诗和画,对想从诗歌中考点古的人特别有用。
相比之下,窦叔向的《寒食日恩赐火》一诗,就把自己作为一名小臣接受新火恩赐时的情景和心境都写得相当不错:
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
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
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
其中“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这两句,如果脱离了语境,会以为是今天电影明星的故事,而其实它刻画的正是内监带着蜡烛在路上匆匆行走的情景。
除了想得到皇帝恩宠的臣子,大概只有上了点年岁,有了深厚的历史意识,才会在乎新火的仪式。
对大多数唐朝的年轻人来说,这恐怕是比较没劲的一件事。
他们会玩些什么?骑马,马球,蹋鞠(蹴鞠,中国古代的足球),秋千,斗鸡,喝酒……
说好的寒食清明节扫墓去呢?
相关链接:《清明:假装生活在唐朝(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