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演义第五十七

作者: 平凡的爱好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22:10 被阅读4次

益州崩塌


长沙王司马乂先发制人,俘杀了司马冏。随后,昭告司马颙,令其罢兵。司马颙失去了进兵洛阳的理由,只得召回张方,李含,偃旗息鼓。他的本意是借司马冏之手杀掉司马乂,他再打着为司马乂报仇的幌子去打司马冏。

事成之后,他就能取代司马冏,成为洛阳城的主人。没想到司马冏太不济事,竟被司马乂轻松杀死。他的计划刚刚开始就落空了。他是主谋却一无所获;在计划中本该被杀的司马乂却成了大功臣,当了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司马颙为他人做嫁衣裳,好不郁闷!

这件阴谋的始作俑者李含也很失望,他心有不甘,还想再设计谋,除掉司马乂。不巧益州暴乱了连年战乱,朝廷势力大有覆灭之忧。益州近关中,司马颙害怕祸及老巢,只得丢开王室之争,回到了关中,准备发兵益州,平定乱局。

益州战乱的主角是益州的朝廷命官和巴氐流民(首领是李特兄弟)关于巴氐的情况,此前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言。但是,为了便于读者看明白李特等在益州崩塌中起到的作用,扮演的角色,我认为有必要简述一下前因。

元康六年(296年)前后,陇右等地发生了鲜卑入侵,部分匈奴部落造反等战事;氐人齐万年也率族人造反,关西一带兵祸扰乱;朝廷接连派出大军征讨,却无力平息,反而加剧了粮食的消耗;再加连年大荒,略阳、天水等六郡的百姓不能忍受战乱的恐怖,与饥荒的威胁,遂大量流亡、迁移。这个过程中,有数万流民为寻生路而流浪到了益州和凉州。其中便有巴氐人李特兄弟。

李特兄弟经常沿途救助赈济、保护那些穷苦人和病人,从此得到众人之心。

这些流民进入汉中后,上书请求允许他们前往巴、蜀讨生路。朝廷没有同意,并派了侍御史李宓持节前往慰劳,同时监督他们,不让他们进入巴蜀。

但是,李宓见到流民后,接受了流民的贿赂,所以,向朝廷建议允许流民入巴蜀。朝廷随即表示同意。流民才得以进入东西两川。

当时的益州刺史叫赵廞,他见李特勇武非凡,善于骑射,而且,常有独到见解,就把他用到了身边。李特的兄弟李庠,李流等也一同得到起用。

李特等是草莽英雄,虽然见到可怜人也能慷慨相助,见到不平事也好打抱不平;可是,他们自身也有匪气,也常常干横行城乡,打家劫舍的买卖。

成都内史耿滕,对这种情况非常担忧,他就暗中写了表文,密奏晋廷,大意是说,“流民剽悍,蜀民懦弱,如果不防微杜渐,将来流民崛起,恐怕喧宾夺主,益州必将生乱。刺史赵廞,不仅不控制流民,反而大加庇护宠信,不知道他想干什么。应该怎样患未然呢?还请朝廷酌量调遣……”

这年朝廷大乱,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梁王司马肜联手,矫诏诛灭了贾南风党人,开始控制朝政。司马伦控制下的朝廷决定对益州人事加以调整。

永康元年(300年)十一月,朝廷下诏征召益州刺史赵廞入朝担任大长秋,让成都内史耿滕代替赵廞任益州刺史。赵廞与贾南风是姻亲关系,贾南风覆灭后,他就时刻担心会牵连自己。现在见到朝廷征召诏书,他非常害怕。

加上他看到晋朝的衰微败乱,心里已存有占据蜀地,称霸一方的想法。于是,他便开仓放粮,赈济流民,来收买民心。同时,他更加厚待李特兄弟,倚作爪牙。

冬十二月,耿滕在一千多人的保护下,向州城进发,从西门进入成都。赵廞就派遣心腹代茂去刺杀耿滕。然而,代茂不忍下手,把事实说给耿滕后就离开了。一计不成,赵廞又遣派兵去攻击耿滕。耿滕军败,他本人从少城城楼跳下来自杀了。

赵廞乃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以武阳令蜀郡杜淑、别驾张粲为左、右长史;以巴西张龟、西夷司马龚尼、江原令犍为费远等为司马,参军。徙犍为太守李庠为威寇将军。召临邛令涪陵许弇为牙门将。又以广汉太守张微(张翼子)、汶山太守杨邠、成都令费立为军祭酒。杀犍为太守李密、汶山太守霍固、西夷校尉陈总,遂据成都而反。

这就意味着自公元300年十二月起,益州就脱离西晋而宣告独立了。公元263年蜀汉灭亡三十七年后,益州再次出现了独立于中原之外的新政权了。

赵廞害怕遭到朝廷的围剿,遂分遣李特兄弟屯受要害,做好抵抗准备。一开始,李庠与李特、弟李流、李骧、妹婿李含、天水任回、上官晶、扶风李攀、始平费他、氐符成、隗伯、董胜等,率领四千铁骑守在北门。

后,赵廞任命李庠为威寇将军,封为阳泉亭侯,把他看作亲信心腹。让他募集六郡的强壮勇武的人,发展到一万余人,以截断北来的道路。

李庠骁勇善战,通晓兵法,是军事天才,在族人里威望很高,号为“东羌良将”。他见赵廞重用自己,就想竭诚报效。于是,他劝赵廞建立大汉国,建号称帝,与西晋争衡——盖蜀汉政美,蜀人怀思。建号大汉,能获得巴蜀人民的好感。

可是,赵廞这个人哪里能比刘备?他只是一个贪生怕死的小人,所以造反,也只是为抗拒诏命耳。李庠的建议,他不仅听不进去,反而猜忌李庠有异心。他嫉妒李庠的才华,武勇和名望,害怕自己驾驭不了李庠,遂听信左右长史杜淑、张粲的谗言,杀害了李庠及其侄子李弘等十余人。

当时,杜淑、张粲对赵廞说:“将军你刚刚起兵,就仓促派李庠等异族人在外掌握重兵。他不是我们的族类,一定不会和我们一条心。将军你这样做实在太危险了,一旦李庠倒转长矛,将军还能活命吗?应当尽快设法对付他。”他们又说李庠劝赵廞称帝是大逆不道,遂收而杀之。

那时,李特、李流也统兵在外。赵廞害怕他们作乱,就加他们为督将,又派人去安慰他们。说李庠是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才被治罪的,不会牵连到你们,你们可以安心戍边。赵廞还把李庠等的尸首交给李特,准许他安葬兄弟。

李特、李流不是傻子,更不是贪小利的人,这些伎俩如何能糊弄他们?他们有仇必报,岂肯放过赵廞?当夜,李特等领众南回,赶到了绵竹。

而成都城内的赵廞还来不及调兵遣将,内部就发生了火并。原来,赵廞害怕李特引兵来报仇,就想派人去巴东监督李特。恰好牙门将许弇,求为巴东监军。杜淑、张粲这两个小人却坚决不许。许弇一怒之下,杀了这两个刚刚谗害了李庠的混蛋。杜淑、张粲的走狗又反过来杀了许弇。

这三人原是赵廞心腹,他们一时皆死,赵廞顿时傻眼了。可是,形势危急,他也顾不上为三人难过了。立刻派阴平令张衡、长史费远、犍为(一作蜀郡)太守李苾、督护常俊率领一万余人截断北来的道路,驻扎在绵竹的石亭,准备与李特决战。

公元301年正月(即赵王司马伦受禅称帝之期)李特秘密聚集七千多人,对费远等人所率军队发动了夜袭。李特用火烧他们,烧死者十有八九,费远军全军覆灭,连夜逃回了成都。

于是,李特率领得胜之师向成都发起了进攻。李特兵马日夜进攻不休,赵廞害怕的不知如何是好。

他的左右中郎常美,费远、李宓、军祭酒张微等人在夜晚破开城门出逃,文武官员全部跑散。无奈之下,赵廞只和妻子儿女混出城门,乘坐小船逃走。顺水漂到广都(今成都双流)时,其随从朱竺见主人失势,顿时图变,一狠心杀死了赵廞,把他的头颅斩下,送给李特。

李特进成都后,洗劫三日,然后,把赵廞的脑袋挂到了城头示众。

赵廞死不足惜,其心腹杜淑、张粲嫉贤妒能,罪该万死。只是苦了蜀中百姓。

相关文章

  • 两晋演义第五十七

    益州崩塌 长沙王司马乂先发制人,俘杀了司马冏。随后,昭告司马颙,令其罢兵。司马颙失去了进兵洛阳的理由,只得召回张方...

  • 《两晋通俗演义》

    最近在读蔡东藩先生的《两晋通俗演义》,以前读过老先生的《前汉演义》感觉很好,现在读起《两晋》这本书也是学到很多东西...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五十

    同室操戈——这一节主要内容是讲述诸王大军决战中原的经过,我参考《晋书》对小说进行了补充,使之更细化、更完整。 如前...

  • 日更读书台:读《两晋演义》(六)

    官场二三事(一) 我读《两晋演义》主要是想通过小说这种通俗易懂的文体,去了解两晋一百五十年历史的风云变幻。我对两晋...

  • 两晋演义读法第七十七

    知兵善战的苟晞 汲桑、石勒在邺城掠夺了大量美女和珍宝,随后,火烧宫城,把魏晋经营了百余年的一座繁华都市付之一炬。其...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五十五

    齐王司马冏专权后腐化堕落了 消灭了强敌,自成大诸侯之后,司马冏的表现与成都王司马颖是迥异的。司马颖与前所说走了一条...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五十九

    【巴氐夺蜀】(二) 益州刺史罗尚多次攻击李特,都被击败了。罗尚只好放弃攻势,打算坚守待变。他指挥军民在成都城外筑垒...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五十四

    以退为进的伪君子:成都王司马颖 上节说到长沙王司马乂跟成都王司马颖同到司马炎陵墓前拜祭,司马乂乘机劝司马颖与齐王司...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五十六

    齐王司马冏之死 前文在结束时,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司马冏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后来,再仔细一想,觉得他是真糊涂。就...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五十八

    【巴氐夺蜀】(一) 李特兄弟有豪侠的一面,也有粗野野蛮的一面(不过,其野蛮的一面尚比不过曹操情绪失控时的残暴)他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晋演义第五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ui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