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演义读法第五十四

作者: 平凡的爱好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21:48 被阅读119次

以退为进的伪君子:成都王司马颖


上节说到长沙王司马乂跟成都王司马颖同到司马炎陵墓前拜祭,司马乂乘机劝司马颖与齐王司马冏夺权。司马颖听的蠢蠢欲动。他回来以后,就拿这件事向参军卢志请教,想要他给自己出出主意。

结果,卢志劝他不要留在洛阳跟齐王斗,因为二虎相争,胜负难料,祸福难知。卢志劝司马颖以归家养母的名义,回到封地上蛰伏待机。而把功劳和大权都退让给齐王。这样做可以收获民望,可以得到名誉。这才是眼下的上策。

卢志确实有一套,其他谋士给主子出主意,都是叫主子碰破头一样去争,还没有几个人劝主子以退为进,以静制动的。虽有几个劝上司退位的,可又是毫无作为的逃跑主义。

司马颖也比别的主子要强那么一点点。别的主子贪恋权位,自恃实力,是绝不可能退一步的。司马颖听了卢志的话,没有丝毫犹豫,就接受了。

时值司马颖之母(武帝程才人)身染疾病,所以,卢志让司马颖面辞惠帝,归家省亲。过了几天,司马颖果然上朝面君,说了自己的想法。

几大晋室诸王盘龙卧虎般的居于皇宫,惠帝必食不安寝,现在势力第二大的司马颖主动请示离开,他当然高兴。以至于下朝后,司马衷还把司马颖召入东堂,再次口头褒奖其诛灭逆党之功。司马颖依旧按照卢志之计,很谦虚地说:“这都是齐王的功劳啊。”

司马颖辞别了皇帝,不等书面批复,就匆匆拜过太庙,乘车径出东阳门,飞奔邺城。

司马颖没有去齐王府告别,但是,派了下书人给司马冏送去了告别书。司马冏见书大惊,不知道这家伙唱的哪一出。司马冏为探究竟,决定追上司马颖,对他假意挽留,而实欲观其动静,好判断其意图。

于是,司马冏飞马去追,终于在七里涧这个地方追上了司马颖。司马颖的车队没有几个人——他把数万大军留在了洛阳,只带了卢志等几个亲信随行。

司马冏一见司马颖简直是单身离京,才放心了。

司马颖见司马冏追上来了,遂停车路边,跟司马冏叙话。他泪如雨下,哭说母亲病重,自己归心似箭,想回去侍奉母亲。故而,去的匆忙,不及面辞。一句也没有说起天下大势和朝政。

司马颖回到邺城后,表现的更加谦恭,他辞去了九锡特权。后来,司马冏颍水大营兵马缺粮,司马颖表示愿意给司马冏运过去十五万斛粮食,以解军民之饥荒。这些都是为了麻痹司马冏。

为显示自己仁义,他又叫人打造了棺木八千余口,并拿出自己的俸禄做成衣服,收敛、安葬、祭拜黄桥死士(被司马伦北路军打死的前锋部队士兵)。同时用自己封地所收供奉,来安抚死者家属。还命令地方官瘗埋阵亡于温县的赵王司马伦的士兵,计有一万四千余人。

这种种作为都是卢志教司马颖做的,既为麻痹司马冏,避免两家过早决战;更为了笼络人心,树立威望。因为天下缺失仁义太久了,故而,司马颖的这些姿态确实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一时间,他名满天下,两河南北,交口称赞。由此可见,哪怕是假仁假义,当其貌似真时,也有特别巨大的力量,能获得极大的软实力,而这是武力无法达成的。

所以,再想到易中天所谓的“真小人”、“伪君子”论,才知道事实是复杂的,绝不可绝对的说肆无忌惮的真小人,一定比包藏祸心的伪君子好。哪有这回事情?你看司马颖这几样伪君子做派,毕竟也使很多人获利了。而董卓式的以杀人为乐,毫无顾忌,好在哪里呢?况且,你难道只能在真小人和伪君子之间作选择吗?而真小人伪君子又那样的有明显区别吗?是以,有的学者早已直言:真小人往往跟伪君子是一路人。

君子务本,不务虚名。真正的仁义是教养人民,而非利用死者获取名誉。活人很多,应该想办法让老百姓过上好时光,安居乐业。刘备是真仁义。体现在“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他在平原也好,在新野也好,都使人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此是务实不务虚。而且,他还用了很高明的办法,而非强迫的手段(为了致富,逼迫老百姓的事情,刘备是不干的,他对民是引导教化)刘备是善乐养民者。这点连曹操手里头的人都赞同。

以上是司马颖立仁义之名(弃权归家,算行孝之名)之后,他又力保陆机,树立了爱才之名。

事情是这样的。中书郎陆机是有名的大文豪,曾经在司马伦手里头做过参军。司马伦的受禅诏书,都怀疑是陆机写的,故他被判了死刑。

司马颖知道后,竭力保救,陆机得以不死。司马颖不仅救了他的命,而且,保举他为平原内史,保举其弟陆云为清河内史。兄弟二人都到司马颖那里当了官。

此时的司马颖可概括为:以退为进,忍性谦恭,惠民礼士,刻意功名。

那么,他能成功吗?

相关文章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五十四

    以退为进的伪君子:成都王司马颖 上节说到长沙王司马乂跟成都王司马颖同到司马炎陵墓前拜祭,司马乂乘机劝司马颖与齐王司...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五十

    同室操戈——这一节主要内容是讲述诸王大军决战中原的经过,我参考《晋书》对小说进行了补充,使之更细化、更完整。 如前...

  • 两晋演义读法第三十四

    夺命诏书 “太宰太保,欲行伊、霍故事,王(指楚王司马玮)宜宣诏调兵,分屯宫门,并免二公官爵。”——— 贾南风 为了...

  • 两晋演义读法第七十四

    穷途末路的司马颖和司马颙 每次读到晋朝王室成员末日来临的段落时,我都有一种喜不自禁的愉悦感受。看到该死之人终于遭到...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五十五

    齐王司马冏专权后腐化堕落了 消灭了强敌,自成大诸侯之后,司马冏的表现与成都王司马颖是迥异的。司马颖与前所说走了一条...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五十九

    【巴氐夺蜀】(二) 益州刺史罗尚多次攻击李特,都被击败了。罗尚只好放弃攻势,打算坚守待变。他指挥军民在成都城外筑垒...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五十六

    齐王司马冏之死 前文在结束时,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司马冏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后来,再仔细一想,觉得他是真糊涂。就...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五十八

    【巴氐夺蜀】(一) 李特兄弟有豪侠的一面,也有粗野野蛮的一面(不过,其野蛮的一面尚比不过曹操情绪失控时的残暴)他们...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五十二

    惠帝还朝,齐王摄政 公元301年的晋室诸王之战,以司马伦的彻底失败而划上了句号。其年四月,白痴皇帝司马衷被司马伦的...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五十一

    手足相残几时休 301年正月,司马伦称帝。三月,齐王司马冏聚兵反之。经闰三月而至四月,司马伦东路军和北路军都遭惨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晋演义读法第五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fd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