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沐心怡然
如此美好的生活,如何对孩子进行身体力行的教育(中)是不是每个人都要努力适应新的形势,此时你说我不想学,那么,没有关系,你将彻底会被这个世界淘汰,还怎么会有好的生活呢,就更别说未来会怎么样了。
你可能还会说,我不懂、不会、也不想学高科技的东西,也不喜欢学,这样的你,就等于是抗拒生活,抗拒未来。
既然如此,是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努力的进行着自我调适,争先恐后的去适应这迅雷不及掩耳迅速发展的趋势。
就算你不喜欢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但是它也会拖着你的脚步不得不向前迈进,因为我们不能抗拒生活,不能拒绝活着吧!
那么,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会自然的想到孩子的学习与教育,如此优越安稳而又平静的日子,人们都在按自己的所需往前,安心的享受着美好,有没有想过我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先谈教育还是学习,无论是哪一样都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都是牵动每个人神经的事情,都是关系着国家命运以及个人发展的重大之事。
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而不是我们驾轻就熟的生活,无论好坏那只是个人的努力与否决定的,教育,却没有这么简单。
说到教育,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是先教育我们的孩子,还是先教育作为家长的我们?
教育,如此牵动着众人神经的高大上的话题,是否只是说说而已,要教育好我们的孩子无论是成人还是成才,都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想要一个有出息的孩子,我们就会对其多些监督,多些唠叨,又抑或是多些引导和帮助,因此,心理上肯定就会有一些对孩子的管理或是教育的意识。
从心理层面上来说,作为家长的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自己也努力了也做了,也可能会在意念当中,认为只要对孩子好的,无论是行为还是思想,统统称之为对孩子的教育意识,因为无意识对错。
其实,这样的思想,也是大多数人都有的特点,希望子女成才,望子成龙的心不用多说,就连老母鸡都会的行为,而作为动物界最高级别的人,用得着多谈吗?
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家庭里所有最好的条件都能体现在孩子的身上,关心、监督孩子的学习就更不用说了,这就是现时代家庭对于孩子所谓的教育。
最不济还有学校呢,这样的观念也很好,没有哪个人不想让孩子去接受新形势下所具有的教育理念。
反正把孩子送入学校这个安全又有保障且能学到知识的地方,学校就有义务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和管理。
实际上家委会的王校长,他说的话是很值得人深思的:家长把自己视如珍宝的孩子交给学校,是不是犹如进入了保险箱呢?
是的,就真的能够万事大吉吗?
我们所有人的目的都是想有一个有出色且优秀、有知识、有文化、高学历的下一代,那么,能否如愿就要看综合的因素而定。
孩子自身的适应以及努力很重要,而学校各方面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就是百分之百吗?
教育的改革一直都在提倡,说明是有待于提高和完善的,既然如此,就说明有缝隙,有缺漏,有不足之处。
那么该怎么办?是不是就需要我们家长去做进一步的填充和补漏,以便促进学校和孩子能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学校是培养国家栋梁的摇篮,但家庭也是一个能够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不能让它成为孩子的温床。
教育不单是老师的行为,学校的义务,更是家长不可忽略的头等大事。
同时,在大环境之下,社会力量也是我们作为孩子的监护人,需要加以关注且复杂性更强的一个方面。
所以,上面提到的我们家长也应该发挥出自己在社会和大环境里该有的行为举止,创建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去配合学校的教育以及孩子们的发展。
这样大的一个染缸,浸染出来的孩子花红柳绿,千差万别,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社会这股力量实在是我们家长应该注重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校所能做到的只是学校职责范围内所能做到的,老师能做到的也是同理,虽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那么,他们同样是家庭的希望,归根结底,孩子还是我们自己的。
在学校的锻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孩子的心智、觉悟以及价值观等等方面的东西,它是所有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样大的趋势和环境,怎能让孩子拥有一个正确而上进的心态,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是现代家长所需要思考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科技,手机的盛行,导致一大部分孩子对于手机的痴迷依赖,怎样让孩子走出这样的现状,就是我们重中之重应该思考的问题。
这需要讲到上面所说的是先教育我们的孩子,还是先教育我们的家长自己这一说法。
作为家长的是否能够提早的意识到,自己身上需要提高和更新的一些东西,孩子是所有力量共同铸就的结果,而不是某一个机构。
是否该早些存有这种观念,做到防患于未然,去做积极的改变和思考,只要家长的脚步能够走到孩子成长的前端,相信孩子身上的问题就会少很多。
把孩子的问题消灭在了问题的源头,萌芽之地,家是发现问题也是消灭问题的地方。
这是现代家长应该拥有的观念,只有家长拥有了对孩子问题持以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达到拥有一个优质下一代的前提。
就像王校长说的: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沉迷于手机?这个问题切中了要害,也给出了回答,是因为孩子不快乐。
是啊!想到这个问题,就感觉到内心的沉重,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孩子不快乐的结果,原因在哪里?
没有积极的环境,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没有一个可供孩子思想丰富,精神饱满,内心真正需要的营养之地。
孩子的所需得不到满足,这种情况下,那么,他们就会去寻求自我的生存方式,生存空间,自我发展的机会。
就像悬崖边石头缝里的小树苗,既要成长却又碰不过坚硬的石头,那么,怎么办?
只能寻求其他的途径绕着走,正好高科技电子产品是不是就承载了这些孩子内心的一个需求,为他们提供了便利。
孩子们顺其自然的享受了这样的成果,因此,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如今人们都在担忧着的教育问题,就像人们所说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利弊的本质。
高科技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对下一代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影响,那么,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就不再需要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应用了呢?
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三岁幼童80老人都在顺应这个时代的进步,同样孩子对手机的痴迷现象,我们就应该去思考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
因为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社会发展的象征,也是人类精神的文明,有些弊端也在所难免。
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怎样规避这种情况的发生,或者说降低这种现象的概率,就看我们如何做出调整。
怎样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应他们成长的的大环境,这是我们最该做的,也是一个只要努力就完全可以做到的。
同时,还想强调,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否要慎重的思考下这句话:教育,到底是先教育我们自己,还是教育我们的孩子?
不过,我相信,在未来,教育这门学科一定会被纳入科学的范畴,家长教育这门学科,在未来一定会走在时代的前端,也会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因为未来的全球发展,就是一个国家文化与文化的较量,而孩子与孩子的较量,就是家长间母亲与母亲的较量。
提高教育意识因此才显得尤为重要,并不是因为你站在多高的起点,也不是所谓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是怎样赢在终点线上。
终端的高度,才是人们心中的共同追求,起点的高低也不一定就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而家长的学习意识,家长的思维高度,才能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深度、广度。
网友评论
离您说的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呵呵,非常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