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硬气

作者: 爱码爱自由 | 来源:发表于2017-09-05 16:06 被阅读276次

    我所说的硬气是指“迂、倔、固执、不知变通”。

    一、崔杼弑其君

    这故事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齐国棠公的妻子,是东郭偃的姐姐。东郭偃是崔武子的家臣。棠公死,东郭偃为崔武子驾车去吊唁。崔武子看到棠姜很美,便让东郭偃为他娶过来。

    齐庄公和棠姜私通,经常到崔家去,把崔武子的帽子赐给别人。侍者说:“不行。”齐庄公说:“不用崔子的帽子,难道就没有帽子了?”崔武子由此怀恨齐庄公,又因为齐庄公乘晋国的动乱而进攻晋国,说:“晋国必然要报复。”崔武子想要杀死齐庄公来讨好晋国,而又没有得到机会。齐庄公鞭打了侍人贾举,后来又亲近贾举,贾举就为崔武子找机会杀死齐庄公。

    夏季,五月,莒国由于且于战役的缘故,莒子到齐国朝见。十六日,齐庄公在北城设享礼招待他,崔武子推说有病,未前来陪同。

    十七日,齐庄公去问候崔武子,乘机又与棠姜幽会。姜氏进入室内和崔武子从侧门出去。齐庄公拍着柱子唱歌。侍人贾举禁止庄公的随从入内,自己走进去,关上大门。甲士们一哄而起,齐庄公登上高台请求免死,众人不答应;请求在太庙自杀,还不答应。都说:“君王您的臣下崔杼病得很厉害,不能前来执行您的命令了。这里靠近君王的宫室,陪臣巡夜搜捕淫乱的人,此外不知道有其他命令。”齐庄公跳墙,有人射中了他的大腿,庄公掉在墙内,众人于是就杀死了他。

    太史记载说:“崔杼杀了他的国君。”崔武子就杀死了太史。他的两个弟弟接着又这样写,崔杼又把他俩杀了。太史还有一个弟弟又这样写,崔武子见状心生敬畏便放过了他。南史氏听说太史都死了,拿了竹简前往,听到已经如实记载了,才回去。

    这就叫“迂、倔、固执、不知变通”,哥哥刚被杀了,尸骨未凉,弟弟,而且是两个弟弟还非要当场、马上、立刻这样记载,人的生命不比韭菜,割了一茬又生出一茬。这个南史氏更迂,和苦主非亲非故,只是同行,也要拿命去凑热闹。看来,“留得正气凌霄汉,著成信史照尘寰 ”的不止司马迁一人,中国古代史家为践行“不虚美,不隐恶”的记人传统,流血牺牲、在所不惜,前仆后继、义无反顾。———这是文人的力量、民族的力量,也是历史的力量源泉。

    2、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一见钟情

    一日,赵明诚与李清照从兄李迥外出游玩,在元宵节相国寺赏花灯时与李清照相识。赵明诚早就读过李清照的诗词,本已赞赏不已,此时一见,便产生了爱慕之意。赵明诚回去后,便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的字谜方式,委婉地向父亲谈及此事。赵挺之恍然大悟,便派人去向李清照求亲。

    2、相敬如宾。

    婚后二人感情和谐,以收集金石字画作趣。后因政治因素,赵氏亲属被迫隐居乡里,赵明诚和李清照来到青州定居下来。赵家由显贵变成了普通百姓,对他们而言,却是因祸得福。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金石、字画和古玩上。每得一本奇书,便共同勘校,整理题签,得搭配书画器物,便仔细把玩,互相给予评价。夫妇二人在饭后还时常坐在归来堂中烹茶。两人指着满屋的书籍互相拷问对方,猜中的人先饮茶。以此为乐。一次,赵明诚出外未归,李清照曾作《醉花阴》一词寄给丈夫告知自己的心情,赵明诚读后,赞叹不已。却又想胜之,便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最后得与词五十首,中夹杂李清照的词。叫人评鉴,友人陆德夫品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忙问是哪三句,陆德夫回答后,赵明诚不禁哑然。原来正是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由此更钦佩妻子的才学。

    3、裂痕。

    赵明诚只做了一年的江宁知府便因为失职而罢了官。建炎三年(1129)二月,御营统治官王亦叛乱,此事被下属察觉,并做了汇报,当时赵明诚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下属自行布阵,在夜晚之时,成功击败王亦。天亮时,下属前去找寻赵明诚。却发现他早就利用绳子从城墙上逃跑了。叛乱被平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虽然并无争吵,但往昔的幸福美满已经一去不返,她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

    4、缘尽。

    1129年,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语气氛尴尬。行致乌江,站在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就吟诵出了《夏日绝句》。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发作而亡。同年,赵明诚病卒于建康(南京),一段将近三十年的美满姻缘就此落幕。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一个女子能被后世如此描述,该是何等聪慧何等出众?那么,为什么对相濡以沫已久的丈夫不可以网开一面?为什么不可以将他的糗事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你不是婉约词派的大家吗?“此愁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不是你写的吗?为什么对待自己的丈夫要这么直白这么尖锐?你的婉约哪去了?你怎么又豪放了?你不知道少年夫妻老来伴吗?你对那事耿耿于怀对赵明诚冷淡疏远、不再爱慕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写那样一首诗,你让你男人颜面何存?在文学上他本不如你,现在气节上又远逊于你,他如何在你面前存活下去?你为何迂阔至此?
    我知道你不会,因为你是李清照,若心中没有这股浩浩之气,你又如何能成为你?

    3、至迂方孝孺

    方孝孺(1357年-1402年),字希直,又字希古,明朝江浙行省台州路宁海县(今属浙江宁波市)人。明朝建文帝年间重臣,后因参与组织削藩、反对并拒绝与朱棣合作,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被灭十族的人。

    南京陷落后,明成祖要方孝孺拟即位诏书,方孝孺不从,这里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明成祖说:“先生不要这样,其实我只是效法周公辅弼成王来了。”方反问:“成王安在?”成祖答:“已自焚。”方问:“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国赖长君。”方说:“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并让人把笔给方孝孺,说:“此事非先生不可!”孝孺执笔,疾书“燕贼篡位”数字,掷笔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发怒说:“汝不顾九族乎?”孝孺奋然作答:“便十族奈我何!”骂声益厉。然后朱棣就丧心病狂地灭了方孝儒十族,

    表面看来,方孝儒是为忠于建文帝而死,其实不然。他决不是殉于一家一姓,乃是死于维护成宪,维护制度。我们不能不看到,建文帝即位后,着手削藩,方孝孺积极参与其事,削藩弱宗本是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题中之意,此事上关皇位大统,下系黎庶福祉。而燕王朱棣以藩王身份篡逆大统,破坏的是立嗣以嫡以长的成宪,以今天的话说,那就是破坏了宪法。

    自此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再无多少人敢以死报国了,相反更多的人却成了见风使舵的“高人”,将“有奶便是娘”奉做圭臬了。他们大多奉行“识时务者为俊杰”,“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人生态度。

    政治领域,一直是成王败寇大行其道,谁有实力谁上位,饱读诗书的人讲究世事洞明怎么这么浅显的道理你不懂吗?无论是朱允炆还是朱棣,不都是姓朱吗?一个是朱元璋的亲孙子一个是亲儿子,再说,你写什么有什么要紧?历史真相自会被人铭记,你何苦要耍宁耍横,你要知道你这是在耍人命啊!稍微妥协稍微变通,也不至于成为古今中外被灭十族的only one。你真是迂阔至极,以至于令人每每想到时便心怀崇高的敬意,民族何幸,只因有你,民族何其不幸,因只有你。

    4、张爱玲: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1944年初春的一天,南京的一座庭院的草坪上,有一个躺在藤椅上翻读杂志《天地》的中年男人。当他看到一篇小说时,才刚读了个开头,就不由得坐直了身子,细细地读了一遍又一遍。这个男人就是胡兰成,他读的小说就是一个上海女子所写的《封锁》。

    这个上海女子便是张爱玲,等胡兰成到了上海之后,通过苏青的介绍与张爱玲结识,二人文学素养都极高,经常见面,载笑载言,有说不完的话,无数的意会、默契、惊喜。

    1944年8月,胡兰成的第二任妻子提出与他离婚。这给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一个升华的机会——结婚。他们就这样结婚了,没有法律程序,只是一纸婚书为凭。因为胡兰成怕日后时局变动,自己的身份会拖累张爱玲。没有任何仪式,只有张爱玲的好友炎樱为证。“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前两句是出自张爱玲之手,后两句出由胡兰成所撰。

    后来情势的发展却是大大出乎张爱玲之所料。

    1944年11月,胡兰成到湖北接编《大楚报》,开始了与张爱玲的长期分离。来武汉不久,他便与汉阳医院一个17岁的护士周训德如胶似漆。他不向小周隐瞒张爱玲,但又向她表明要娶她——只有做妾了。但小周的生母是妾,她的反应是,不能娘是妾,女儿也是妾。于是胡兰成又进行了一次婚礼,似乎全然忘了张爱玲的存在。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胡兰成末日也来了,重庆方面定会惩办他这样的汉奸。于是他逃到了浙江,住在诸暨斯家。斯家有个庶母,名叫范秀美,大胡兰成两岁,曾经与斯家老爷生有一女。在这样的乱世中,斯家人安排胡兰成去温州范秀美的娘家避难,由范秀美相送。只这一路,未到温州,两人便已做成夫妻。

    周训德的事情,张爱玲知道以后就很受震动和刺激,现在又加上范秀美,更使她无法承受。

    此后的八、九个月时间,两人偶有通讯。张爱玲也会用自己的稿费接济胡兰成,只因怕他在流亡中受苦。

    1947年6月,胡兰成收到了张爱玲的诀别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劫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此时的胡兰成已经脱离了险境,在一所中学教书,有了较安稳的工作。张爱玲选择他一切都安定的时候,写来了诀别信,随信还附上了自己的30万元稿费。

    在那个时代,一个年轻的女子独自谋生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卖文为生一直就是男人的擅长,女子总是寥若晨星、凤毛麟角,张爱玲自己的生活过的很节约的,三十万银元,不是一笔小数目,钱是什么,是凝结着生命膏脂的东西,关乎人的尊严和生存;更何况是胡兰成一再有错,更何况当初他们结婚并没有走法律程序,她何苦如此?二十几岁的张爱玲小姐,从她作品中所显示出来的世事洞明,即使是四十岁的中等见识水平的男人也未必能望其项背,上面提到的那些她能不懂不明白?
    爱,貌似是两个人的事,终究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个人人品的体现。
    在爱情上,张爱玲不是世事洞明、文笔练达的作家,而是一个耿直迂阔的女子。她说: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文人有硬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人的硬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nu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