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茶的人,多数都知道历史上有一条万里茶道。
而提起万里茶道,不少人也知道其起点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但是细致的说,万里茶道的陆路起点实则为武夷山的下梅村。
下梅村,位于武夷山景区以东,由于该村在梅溪下游,故得此名。
清康熙、乾隆年间,下梅村曾是武夷山的茶市,兴盛一时,现仍保留着具有清代建筑特色的古民居30多幢。
不到下梅村,你可能很难体会到一处遗世独立的村落;一个山环水抱、水养邑人的安宁空间。
而到了下梅村,你一定会惊叹于它被保护的如此之好。即使有众多拍照的游客,也打扰不了这份静谧。
砖雕、石雕、木雕艺术在这里妙笔生花;
民风蔚然、各得其所、远离尘嚣的气息在这里众目昭彰。
外人把这里当做武夷山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我来到这里,却怕惊扰了他们平静祥和的梦。
01
五月采茶季,天空飘着微微细雨,整个下梅罩上了朦胧的湿润感。
下梅与茶的渊源,从一入门就能窥见。炒茶师技艺娴熟,茶叶在锅中有规律的翻滚,感受各方温度,翩然起舞。
02
往里走,就能看见说起下梅不能不提的“邹氏家祠”,也是下梅最为壮阔的一栋建筑。
邹氏与晋商经营武夷茶叶获得巨大利润发家,斥巨资建得豪宅。
家祠门两侧印着“木本”、“水源”,是两幅篆刻横披。意思是说呢,树长的再高,根还在地下;流向江河湖海的水,追溯到源头,也在地下。
这是一种寻根意识,不忘本,记住历史,是邹氏的一种信念。正如同做茶也要寻根,想要了解大红袍就一定要来武夷山看看,六株母树大红袍的道理。
于茶商大户邹氏而言,下梅就是他的根,是他的情怀所在。
邹氏内的大门,呈现的是一个大大的“商”字,通过一柱一枋一梁的结构布局,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形象寓意。正面南墙天际线上的“乌纱帽”造型,也象征了邹氏曾为官商。
这个活生生的“商”字,既是邹氏茶商对从商的坚定不移,也是邹氏主人对商德的崇拜。
有书曾经记载,“该前廊是一处精美的戏台构造,宽8米,长10米,高6米,上悬藻井,四边共有立柱12根,横梁20余处,穿枋、垂柱10余处,都采用雕刻工艺,上过乌亮大漆。”
从此,这些横梁、柱子已经不再是横梁柱子了,它已经无言的向人们诉说了这座两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家祠的核心理念。
03
这里的每块砖、每片瓦,每条小巷,都让人心生敬意。
不沾染商业气息,完好的保存了古朴村落的风韵。看着这些年久恢宏的建筑,眼前仿佛走马观花的出现了数百年前这里的繁华与弥漫的茶香。每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或许身后都有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故事。
04
在下梅,还见到了未出嫁的女儿住的闺楼。
风格精致乖巧,如同折扇一般。一楼是喝茶的地方,在二楼的房间就能闻到楼下的茶香。
仰头望去,似乎能看到身穿旗袍、容貌姣好的娇羞少女,倚廊远望,耳听闻外面的车水马龙,目视之心仪的少年儿郎。
闺楼小曲月如钩,油灯燃尽姑娘愁。方圆之地,写满了青春甜蜜的回想,时过经年,最后以这保存尚好的闺楼诉说怀念。
05
在下梅的每家每户,都与茶有着不解渊源,不少家都是祖祖辈辈做茶的人。
古时候没有机器,采青、挑青、摇青、炒青、揉捻、拣剔,通通都靠手工,师傅的手就是最好的温度计,茶叶发生的细微变化、湿润度、干燥度,都在师傅的掌心之中,每一个动作,都与茶叶达到高度契合。
尚茶的人喜欢下梅,因为下梅与茶的缘份更像一个传奇——兴旺与衰落皆因为茶。
因茶留下的文明遗存与今天的生活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下梅独特的魅力。这条全长5150公里的“晋商茶叶之路”,时至今日,都将往日繁荣刻在人心。
越是了解茶,越是感到自身的渺小。因为它的内涵远比想象中要丰富太多,哪怕喝的再精,也总了解不到它的全貌。好在,茶是包容的,哪怕是个外行人,千人有千味,每个人泡的茶也不尽相同,茶包容万象,自在其中。
“晓登初移屐,寒香欲满襟”的梅溪;气势恢宏、百年历史的邹氏家祠;小桥流水、动人传说的美人靠;借光读书的郎氏书房;百转千回的吴氏文玩。
印象下梅,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愿能对下梅知味,来年采茶季,再度感受她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