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到底是有情的动物,每一个人的行为,通常大半是受情绪的影响最为有力。例如,我们经常说某人的脾气我知道,或是说某人的个性我知道,这所谓的“脾气”和“个性”,就是情绪为主。情绪的作用,是来源于生理禀赋。如《内经》所说: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所以子思著《中庸》,开头就先从天命之道的“知性”,提到《大学》所谓“诚意”的“慎独”。以后便特别说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历来人多数都把喜、怒、哀、乐当作心理的状况,加以解释,那是错误的。喜、怒、哀、乐是情绪,属于修身范围。
圣人在觉悟后,如果身体的力量不能改变,虽然心是觉悟的,但一样受身体的影响,受情绪的影响。虽然有“悟后起修”的说法,修到超脱二元,心风合一,才会慢慢摆脱“气”、“风”的影响,达到更高的自在,便能做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了!。这时,可以讲“无情何必生斯世”,“天下谁能不动情”。因此,子思把“中和”的境界和作用,高推到“大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圣境上去,是多么的真善美,而且又很切实于人情的平凡状况,这就是人道的真现实,并不外于人情。
我们对圣人的状态有所理解,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孔子,我们才能理解孔子为什么是一个圣人。我相信,我们把《论语》学完后,会发自内心地感佩,才能理解颜渊的感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至矣,人道之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