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专题池(荐)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人文社科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作者: 孙榕宁 | 来源:发表于2018-02-28 09:57 被阅读456次

      形态一一作为视觉艺术研究的基点。在传统造型理论特别是构形理论中有比较系统的阐述。但缺陷也是显而易见,即过于对形状(轮廓)的视觉依赖。这种依赖在受众哪里所形成的视觉惯性,造成了读取图像的定势,使得“内容优先”“内容大于形式”。在制造者哪里形成了图像的二极分化。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态”的回塑:如果把“态”作为视觉画面的起点,会带来什么?“态”观规避了简单的形与轮廓的概念,将态与态的关联及谱系联结起来可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态”:是一种状态;一种性状;一种视觉呈现;一种心理联结;一种思维方式。比如“空”是一种“态”的性状;如用形解 释,“空”很难理解为形。“态”有正态,有负态;有集合态,有分解态;有模态,有非模态。过去电视信号为模拟式,现在变为数字光纤传播。传输量差了几百成千倍。就是“态”不同!当今时髦的“量子态”在某种意义上也离不开“态”的认识。显然,“态”是一种视觉思维的新发展。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态”的意识一一常态与非常态,单维态与多维态,意识态与非意识态,自然态与艺术态。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模式一但形成就成为常态,恒常性、稳定性、显现性、特质、风格化是常态的方式。而非常态是指偶然性、模糊性、凸显性、短暂性、发现性、创造性。非常态通过隐定性,可测性、特质强化可以形成常态。常态通过引入关联性及基因改变形成非常态。态与态的关系是一种时空信息交互关系;信息变量关系。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道,可道,非常道”。随着人类意识的进化,可以直指“道”的终极“态”。“道”就是“态”。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 ,在双向变量(结构性变量与视觉加工性变量)下可以形成转换。常态可以转化为非常态;非常态可以转化为常态。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例如:我们可以将某个物态的六视图全部展现在一个视觉态中(甚至可以加上剖视图)。这种全方位的视觉拓展了思维的属性和认识事物的视角,是可视态与不可视态的时空叠加。

沿习了几百年的透视法是视觉常态,但也仅仅是可视光下的单维态,计算机模拟下的全息摄影,6D摄影可以将任意时空的视觉态带到视觉主体的当前时空,这就是非常态!但就其视觉内容而言它也是“常态”,一种视觉时空的视觉转换。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作为平面、静止、视觉形式的绘画而言,运用态的理念,强化“态”的思维方式,可以为绘画语言的发展注入新的基点。

声明:本文插图均为原创者孙榕宁的水彩作品,其依法享有著作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常态”与“非常态”一一形式的枯竭(孙榕宁的艺术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qb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