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管理工作?这可是个很大的话题。但是今天我们不打算去探索一个大而完备的解答,而是把受众稍稍聚焦一下,只跟刚刚晋升的一线经理们聊聊这个话题,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个必答题,很重要也很实际。
从个人贡献者晋升为一线经理,是职业生涯的一个“阶跃”。
之所以定义为“阶跃”,是因为过去赖以成功的很多做事方式,现在不好使了,改变势在必行。
那么一线经理和个人贡献者有什么不同呢?有人说,区别就在于你要做“管理”工作呀。管理嘛,言下之意就是管人理事。这句话说得没错,它指出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同时关注两个方面,关注人和关注事,两者不可偏废。
然而总觉得这样的解释没有挠到痒痒肉,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大规模协作,即便对于普通员工来说,有哪项工作的完成不需要同时关注人和事两个方面呢?
当我们谈到“管理工作”时,意味着在“工作”这个更大的范畴下,还有一些内容不属于“管理工作”,因此,从逻辑上来说,必须要了解职场中“工作”的全貌,才能在其中定位“管理工作”。
让我们尝试从两个维度来描述“工作”的全貌。
第一个维度是工作谁来做,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自己做,二是通过团队来做。如果你晋升为一线经理了,那么你的成功将不通过你自己来展示,而是通过你的团队来展示。我曾经在“罗辑思维”里听到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大意是,在管理这条连续谱线上,个人贡献者对应的波段是“身内管理”,一线经理对应的波段是“身外管理”。个人贡献者管住自己就行,大脑指挥手脚的过程是在身体内部完成的。而一线经理除了管自己,还要管别人,管理的幅度从体内扩展到了体外。
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第二个维度是工作怎么做。记得我刚工作那会儿,师傅经常训导我们,做事要动脑子。动脑子的人不是简单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还会琢磨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想要达成的效果是什么?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到位?相比之下另一种人就是光动手脚不懂脑子,往往吃苦受累反而不招领导待见。
综合以上两个维度的分类,我们可以把“工作”矩阵化展开为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的工作是各种例行事务,规定流程规定动作。如果你经常在这个象限里活动,那么你就是一颗革命的螺丝钉啦,虽然你兢兢业业,也只能算是个“人手”,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你被替代掉也是指日可待了。
与第一象限不同,第二象限充满了创造性。第一象限累死累活也最多打个及格分,第二象限才可能诞生卓越。经常在第二象限活动的你,也更容易得到领导的青睐,领导会拍着你的肩膀说,“你小子真是个人才啊!”
第三象限的工作其实是个监工。这可是个不招人喜欢的角色,如果你的身影经常在这里出现,通常意味着你正在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情绪代价,有些一线经理由于忍受不了这样的情绪滋扰,往往会退回到第一象限。
第四象限才是真正的“管理工作”,这个象限的主题是带领团队持续改进。首先是要有一颗持续改进的心,总是琢磨怎么把工作做得更有效,更省心省力。其次是要影响团队跟你一起琢磨,而不是一个人玩。
一名新任经理的工作,四个象限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关键是比重和趋势。
不妨停下来评估一下你的工作,如果是落在蓝实线的区域,那么恭喜你,你成功越过这道“台阶”了。如果是落在红虚线的区域,那么你有两个选择,要么受苦,要么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