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分班考试,王浩森毫无悬念地考了年级倒数,狠狠地在王君脸上抽了一巴掌。王君本来想着,找熟人把王浩森放在重点班里,这下也不好意思开口了。他在心里安慰自己,听天由命吧,看王浩森的造化,能分在哪个班,就分在哪个班吧。
李霞在幼儿园碰见了园长,园长问王浩森考到了哪所中学?李霞说了学校名字,园长立马瞪大了眼睛,嚷嚷着,那可是一所重点中学,考进去不容易,你家王浩森真棒!
李霞嘴里谦虚着,哪呀,王浩森没有汪晶晶学习好,你家汪晶晶才真的是厉害呢。
听说上这所学校,要交不少择校费,是吧?园长问。李霞红了脸,如果跟园长说交了多少钱,不就等于承认王浩森是拿钱买的学校吗?园长平常说话挺有水平,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
李霞咬着嘴唇,左右为难,她们这种关系,不说吧,显得生分,她还要在园长手底下混饭吃呢。
园长是聪明人,看李霞为难的样子,意识到自己这样问是侵犯了李霞家的隐私,就转移了话题,主动说起了自家孩子。
我家晶晶也交了好几万,虽然说是起步价,也不少了呢。
李霞笑了,说,你家晶晶很争气呢,交的是起步价。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就是这现状,不交也没办法。
园长又跟李霞说起了分班的事,说汪晶晶分到了重点班,重点班,顾名思义,就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学生成绩好,配置的任课老师也是最强大的,进了重点班,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高中。
李霞听了,才知道上中学还有这么多学问,不知道王君明白这些没有。她得回家问问。
李霞跟园长道别,匆匆回到家,王君正好在家,李霞劈头盖脸地跟王君说,你找校长把王浩森也放到重点班吧,那样咱儿子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了。
王君本来就因为王浩森考试成绩不好,没脸找人进重点班,心里正窝火,李霞这样一说,等于给他火上烧油,他没好气地说,你以为学校是我开的,想进哪班就进哪班。自家首先得成绩好,懂不懂?
李霞尴尬地笑着,辩解道,咱们交了那么多钱,提个要求应该不算过分吧。
有时间动这脑子,还不如好好想想,怎样把儿子的学习成绩抓上去。王君教训李霞。
李霞见不得王君以教训人的口吻跟她说话,她还有一肚子的委屈呢。她的倔脾气就上来了,挖苦王君,身为教学能手,自家的孩子学习这么差,还有脸说别人。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就高起来,王浩森从外面回来,站在旁边看着父母吵架,也不吭气,他俩倒不好意思再吵下去。王浩森没事人似的说,妈,晚饭在家吃还是在外面吃?
在家吃!李霞瞪一眼儿子,去厨房忙活去了。
王君跟到厨房,跟李霞说,中学离幼儿园有点远,我想在中学附近租间房子,儿子上学方便。
只要是为了儿子,李霞是无条件支持,她转怒为喜,说,好呀,那就赶紧行动吧。
王浩森支棱着耳朵,听见父母说准备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他就有些小兴奋,幼儿园里的饭,他实在是吃烦了。
王君很快就在中学旁边找了一间房子,是筒子楼,厕所在走廊尽头。好在跟学校只隔了一条马路,五分钟距离。王浩森撅着嘴,满脸的不高兴。
王君带着李霞母子看过房子,就要回学校了。李霞领着儿子,又在周边转了转,熟悉一下环境,主要是想找到自由市场,这是她这个后勤部长最关心的问题。
王浩森一路上都是蔫头耷脑的,这不是他一贯风格。李霞问,怎么不高兴,是对这里不满意吗?
还不是因为我爸找的那破房子,惹得我不高兴!王浩森气呼呼地说。
为什么呀?我觉得挺好,有衣柜,有床,有沙发,咱们啥都不用买,直接拎包入住,多好!
就那破家具,看着都恶心人。衣柜上的穿衣镜裂缝了,沙发塌陷下去了,床上的皮靠背烂了用胶带纸粘着。咱家就那么穷吗,租不起一套单元房?
什么,你想住单元房?
我想有自己的房间,我们同学都有自己的房间。再说了,咱家这么破,我咋好意思把同学领到家里来嘛。
李霞哭笑不得,儿子小小年纪,虚荣心这么强,还学会了攀比。这还了得!
李霞挖苦儿子,就你那个学习成绩,只配住这样的破房子!啥时候成绩上去了,啥时候住单元房。
王浩森听到住房要跟学习成绩挂上钩,就低下头,不吭声了。
九月一号,王浩森穿着新校服,背着书包,走进中学大门。大门两边站着值日的同学,每看见一位同学走进来,就举手行礼,齐声说,欢迎同学!
王浩森找到自己所在的班级,走进去,临时找个座位坐下,等会班主任会排座位。王浩森很快就跟左邻右舍的同学混熟了,几个约好,站队的时候,挨在一起,排座位就能坐在一起了。
李霞中午赶不回来,就让王浩森在小饭桌吃饭,饭后还能休息。晚上一下班,她就火急火燎地往回赶,她在心里下了个决心,一定要在初中好好抓儿子学习,中考不能再交高价学费了。
李霞走进家门,麻利地换鞋,换衣服,王浩森还没回来,中学比小学放学晚多了,她抓紧做饭,以便儿子进门就能吃上饭。吃过饭还要学习呢。
王浩森在楼下看见家里灯亮着,知道是妈妈回家了,他走到门口,没用钥匙开门,而是敲门。
李霞听见敲门声,就知道是儿子回来了,她用围裙擦着手,打开了门。
王浩森站在门外,问,妈妈,晚上吃啥饭?
牛肉面。李霞说。
王浩森竖起两根手指,嘴里耶了一声,牛肉面是他最爱吃的饭,妈妈做的牛肉面是一绝,馋得他嘴里都流口水了。
李霞嗔怪儿子,就知道吃,进门问都来不及,非要在门外问。
王浩森嘿嘿笑着,从李霞身边挤进屋,直奔餐桌,伸手就要在碗里捏一块牛肉。
洗手去!李霞大吼一声,吓得王浩森一哆嗦,乖乖地洗手去了。
吃过饭,李霞给儿子凉一杯热水,快速地收拾了碗筷,拿到厨房洗了。出来,看见王浩森躺在床上,快睡着了的样子,她一把拉起儿子,嘴里喊着,哎!哎!不能睡,作业还没写呢。
王浩森不情不愿地爬起来,懒洋洋地坐在桌子旁,先发了一会愣,这才开始往外掏课本。李霞看着儿子开始写作业,拿个小板凳,坐在地当中,监督着儿子学习。
几次单元测验,王浩森都是垫底,李霞没敢给王君说,怕王君埋怨她没管好儿子。到了期中考试,王浩森还是倒数第一。纸终究还是没包住火,王君知道了,气不打一处来,打王浩森一顿吧,又舍不得。干脆给儿子起了一个绰号,叫王六万,用来发泄对儿子的不满。搁一般自尊心强的孩子,这个带有污辱性质的绰号,肯定会大大地伤了自尊心,王浩森却乐呵呵地接受了。
王六万期末考试依然稳坐班级倒数第一把交椅。王君就想着,也许儿子在幼儿园呆的时间太长,心智还没脱离幼儿,不如让他再上一年初中一年级,把基础打扎实,到时候心智成熟一点,学习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教育部是不允许留级,可是难不倒王君,他是搞教育的,搞个曲线救国,比如开个病假条什么的,孩子有病,确实不能继续上学,教育局也要人性化嘛。这样,王浩森在初一第二学期上到一半的时候,就因病不能到校,回家休息了。
王君为自己的行为不齿,可是,为了孩子,豁出去了。
九月一号,王浩森穿着校服,再次来到初一班,还是原来的班级,同学却不是熟悉的面孔了。王浩森长着一张娃娃脸,混在新生中,除过个子比同学高一点,别的并不明显。
刚开学,王浩森感到新鲜,加之跟新同学不熟,在学习上用了点心,等于是在复习,所以单元测验成绩不错。王君心里的愧疚减轻了不少,觉得为儿子做的这一步选择是正确的。
一个学期下来,王浩森跟同学混熟了,仗着年纪大点,在班里吆五喝六,像个黑帮老大。每天操心着哪个同学要过生日了,哪个老师该过生日了,一分心,学习就不用心了,期末考试倒数第三。
王浩森拿到成绩单,只是扫了一眼分数,心里没起一点波澜。他把成绩单往书包里一塞,乐呵呵地回出租屋了。
王浩森回到家,李霞还没从幼儿园下班。他把书和作业本摊在书桌上,把笔帽拧开,放在作业本上,作出学习的样子。
王浩森皮肤白皙,脸蛋上由于忙着布置现场,白里透红,粉嫩粉嫩,让人不由得想掐一下。才十三岁,就长到了一米八,不胖不瘦,身材直溜溜的。光看外表,真的是一表人材。王君曾经说过,他家王浩森,除过学习不好,别的什么都好。
布置好现场,王浩森开始在厨房翻找吃的,他从小就贪吃,不得不说,胃口好的孩子,身体就是好。
拉开冰箱,吃的东西应有尽有。李霞在照顾王浩森生活上是称职的妈妈。王浩森两只胳膊下各夹一瓶酸奶,下巴底下夹着一包鸡蛋糕,两只手掬着水果,用脚勾上冰箱门,走过去放到茶几上。
就在王浩森大快朵颐的时候,走廊上传来哒哒哒的高跟鞋声,这声音王浩森早就听熟悉了,他知道,是他妈回来了。
王浩森赶紧把没吃完的东西藏在自己书包里,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坐到书桌前,用手挚头,做出一副思考问题的姿态。
李霞打开门,看见儿子认真学习的模样,欣慰地笑了,夸奖道,儿子真乖!妈晚上给你做好吃的,犒劳你。说着,放下包,换了些,去厨房忙碌去了。
王浩森眼睛骨碌碌转着,用手在书包里摸出一块蛋糕,塞进嘴里。不好,妈妈从厨房出来了,他故着腮帮子,低下头,装作在作业本上写字。李霞拿了买回来的菜,返回厨房时,放轻脚步,生怕打扰到儿子。
吃罢饭,李霞麻利地洗涮了锅碗,拿个小板凳,坐在屋子当中,开始雷打不动的陪读。
这个星期六中午,王浩森补课回来,跟他妈正在吃饭,有人敲门,王浩森抢着开门,家里只要来人,王浩森就很兴奋。来人提着一只羊腿,说,王校长这星期没空回来,让我给你们送一只羊腿,炖汤喝。王浩森接过羊腿,说,叔叔您坐,我给您倒水喝。来人说,我还有事,不打扰了。
来人一走,王浩森饭也顾不得吃,兴高采烈地跟妈妈说,那人把我爸叫王校长,是不是我爸又升官了,当上校长了?
李霞笑着跟儿子说,你爸学校竞选校长,他成绩突出,就当上校长了。
王浩森摇头晃脑着说,我爸挺能耐,才几年功夫,就从教导主任升到校长了。
李霞就变了脸,训斥儿子,你为啥学习不好,就是因为爱操闲心。你说说,这学期能考到班级第几?要是垫底,我可没脸去开家长会!
王浩森不以为然,说,不去就不去,我就跟老师说,你出差了,这根本就难不倒我。
噎得李霞半天说不上话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低下头,用筷子在碗里搅着,眼泪吧嗒掉在了碗里。
升到初二,王浩森的成绩稳打稳地倒数第一,王君情急之下,准备给王浩森吃小锅饭,先从最差的一门课补起。哪门课最差呢?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几乎每门课都是弱项。
按说王君是教数学的,利用节假日给儿子补补数学,多好。可是,应了那句老话,老师教不了自家的孩子,还是让找别人教吧。
王君决定先找老师给王浩森补语文,语文是基础课,把语文学好了,才能理解数学,英语以及其他课程。
打听了一下补课行情,一个小时收费二百块。罢罢罢,豁出去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先交一个学期的费用,五千块,看效果,再做决定。
网友评论
王浩森是不是发育得太快了,十三岁的年龄,就长到了一米八,好恐怖哦!😄😄😄
房子,上学,就业,层层压力如关口,如此大的压力下,国民的幸福指数攀升是有难度的。但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指责,思考是必要的,更关键的还是应对。
好孩子不用陪读,大人只管做好自己的事。
有些事是庸人自扰,但有些事却又必须未雨绸缪。
你写得像真的,按说,你不该有这样的经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