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简友一呼一吸一清净分享的一篇文章《转载:认识如来藏》,是宁玛派谈锡永上师的一篇演讲,之前已经收藏了谈锡永上师“大中观”系列丛书,但大部分尚未阅读,对于此文所说的四重缘起,在此进行一下简单梳理。
[缘起性空]为佛教最根本的[正见]。而对于[缘起性空],我们通常只是概略性地解读为[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一切现象皆没有不变的本质,其性为空]、[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等等。
而[四重缘起]则以[缘起]为对象,逐层深入地进行考察,以获得对缘起性空更深的体悟。
第一重缘起为[业因缘起],即[因缘和合]。
比如以[肥皂泡]为例,当我们拿起肥皂水,把一个带把的环形小工具放到肥皂水中,拿出来再吹一下,很多肥皂泡就[出生]了,飞舞在空中,借助风的力量飞向四方,持续一段时间后,就[破灭]了。
就[肥皂泡]的[生]和[灭]是在各种因缘条件具足的情况下发生的而言,[肥皂泡]这一现象的性质即是[业因缘起],其[生]也依缘,[灭]也依缘,而没有恒常不变的本性,因此说[肥皂泡]其性质是[缘起而有,其性为空]。
[业因缘起]侧重于[事物]与[事物]、[现象]与[现象]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第二重缘起为[相依缘起],即[心识与对境相依]。
同样以[肥皂泡]为例,这里的重点不再是[肥皂泡]这一现象本身,而是[看见肥皂泡的人]与[所看见的肥皂泡]在[看见肥皂泡]这个当下的相依关系。
对于从来没见过[肥皂泡]这种现象的人,在他的世界里是不存在[肥皂泡]的。
就像生活在热带的人无法想象[雪]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东西一样。
因此[肥皂泡]这一现象的产生,离不开[看见肥皂泡的人],更准确地说是离不开[看见肥皂泡的心],正是在[能看见肥皂泡的心]与[所看见的肥皂泡]相互依存的情况下,[肥皂泡]这一认识现象才会发生。当心识离开[看见肥皂泡]的对境,比如转身看到了一朵鲜花,这时[肥皂泡]这一[对境]就已经不再存在。就像我们看电影的时候,电影的画面只存在于我们[看电影]的当下,当我们走出了电影院,我们所看的[电影],不管是每一个瞬间的声音与画面,还是整部电影的声音与画面,都已经完全消散了。
[电影]就是一个[心识]与[对境][相依而存在]的最好的例子之一。
第三重缘起为[相对缘起],即[心识认识分别的相对性],与[真如法性]相对。(原文表述为心性与法性的相对,心性有漏,法性无漏,识境与智境的相对,识境为迷,智境为觉)
仍以[肥皂泡]为例。
这次不仅仅是[心识]与[对境]的关系,而是[心识]对[对境]的[认识]受到了[相对概念]影响的关系。比如有无、虚实、真假、存在不存在等等。
比如我们看到了[肥皂泡],就认为[肥皂泡]“存在”,当[肥皂泡]“破灭”了,我们就认为[肥皂泡]“不存在”。
而如果我们把[肥皂泡]这一现象放到更宽广的时空里去考察,就会发现,[肥皂泡]仅仅是我们对于一系列不断地发生着连续变化的现象中的某一个片段的截取然后给这个片段安上了一个名字而已。[肥皂泡]没有真实的生,也没有真实的灭,只有各种不同因素交织的现象在不断地变化着。
[肥皂泡]之生其实是[无生],[肥皂泡]之灭其实是[无灭]。连[肥皂泡]这一概念也仅仅是心识的妄想分别,更何况其生灭呢。
当我们看清了[肥皂泡]仅仅是[心识]的虚妄分别,就从更深的层面体悟到了[肥皂泡]的空性本质。
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有为法]即是[心识]之[妄想分别]所产生的一种错觉性的认识,如上面说的[肥皂泡],它其实仅仅是一种幻影,就像梦一样,就像水泡上映出的世界的影子一样。
而[心识]之所以能产生[识],是源自于[真如法性]。
[真如法性]也被称为[真心],其有两大根本性质,一是[性空],二是[性明]。
[性空],即无形无相,无生无灭,超越一切[有为法],不属于任何一种现象。
[性明],即灵明不昧,觉性不灭,超越一切[分别识],而是一种[无分别识]。
[肥皂泡]即是基于[真如法性]基础上的一种[分别心识]的[错觉]。
当这种错觉消除之后,[肥皂泡]就不再是[分别妄想]错误认识下的[肥皂泡],我们已经明白了[肥皂泡]的真相,虽然我们可以按照通常的语言习惯仍然称之为[肥皂泡],但我们已经清晰地了悟,肥皂泡,即非肥皂泡,是名肥皂泡。这即是[转识成智],转[识境]为[智境]。
第四重缘起为[相碍缘起]。[碍]即[局限、障碍]之意。
任何一[法]的成立,皆有其内涵和外延的界限,[法]与[法]之间的界限,同时也是[法]与[法]之间的[障碍]。
[相碍缘起]又分为四层:外相碍,内相碍,密相碍,密密相碍。
还是以[肥皂泡]为例。
外相碍:我们之所以会把[肥皂泡]错当成一个独立的[现象],是因为[肥皂泡现象]与[其它现象]之间的相碍特性,比如[肥皂泡]如果与[虚空]在[色相]的表现上完全相同的话,我们就不会产生关于一个独立的肥皂泡的认识。[肥皂泡]现象与[虚空]现象的[相碍],即是一种条件和缘起。当[肥皂泡]与[虚空][不再相碍]时,我们的认识里就不再存在一个所谓的[肥皂泡]现象。
内相碍:我们的眼睛可以[看见]肥皂泡,可是我们的耳朵却听不见[肥皂泡],我们的耳朵可以听见[音乐],而我们的眼睛却看不见[音乐]。六根的觉知能力相互之间存在明显的区隔。假如在我们六根觉知对境中,[肥皂泡]不是眼睛所见,而是耳朵所听,那么我们就不会产生[肥皂泡]这种认识,而是变成了某种声音性的认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间觉知能力与范围的局限性,决定了我们对于[对境]的[认识]也是受限于该局限的。记得很久之前曾见过一个报道,说国外有人可以品味出音乐的味道,就是说不仅耳朵可以听到音乐,而且嘴里同时会产生味觉。不过这项特殊的能力也带来了一些困扰,比如走在大街上,各种噪音也会产生各种复杂的味道。
密相碍:即识性与觉性的相碍(原文表述为心性与法性的相碍)。识,即分别识,觉,即无分别识。分别识,对应的是僵化的概念性认识,比如[肥皂泡]这个名词概念,即是一种分别概念。无分别识,对应的是自心的本然觉性。分别识,有妄想分别的习性,消除了这种妄想分别,就回归了无分别识,这时本觉的智慧就会自然地现起。当本觉的智慧现起之后,分别识就转化为了[分别智],也被称为[妙观察智]。一切现象仍然了了分明地映现在真心之中,显现而无实质,犹如镜花水月。
密密相碍:即[显现而不存在]的[妄心]与[不显现却存在]的[真心]相碍(原文表述为识境与如来法界的相碍)。我们通常把[显现]视为[存在],把[不显现]视为[不存在],也可以承认[不显现]但也[存在],但最难的是承认[显现]却[不存在]。[真心]存在,但却[不显现],虽然认识[真心]有难度,但是至少我们在认识[真心]之前,可以承认[真心]的存在,否则我们鲜活的生命就失去了最基础的根基。而要认识到[显现]但[不存在]却很不容易。在体证真心之前,对于[显现]但[不存在]的认识可以逐步得到加强,但最彻底的觉悟[显现]却[不存在]的秘密则需要体证真心,体证真心之后,就会发现,一切现象,就像映在[肥皂泡]中的[世界的倒影]一样,了无实质,毕竟性空。
以上是对四重缘起的一点点浅显的认识,这些表述同样也是一种映在[智境]中的[识境],仅供参考。
若您对四重缘起感兴趣,则推荐您直接阅读谈锡永上师的大中观系列丛书,特别是其中的《四重缘起深般若》。
感恩简友一呼一吸一清净
感恩谈锡永上师
感恩佛法僧三宝
感恩所有的一切
PS:
写完此文后,想起了雪漠老师《我的灵魂依怙》中的一段话,说到了我们通常会有的四种错误,这四种错误从某种角度而言,同样属于[相碍缘起],而如果能够得遇有缘上师,则可以通过对上师开示的闻、思、修,解除错误的认识,打破觉悟的障碍,并最终觉悟生命的真相,开启生命本有的般若智慧。
现将雪漠老师《我的灵魂依怙》一书中所说到的四种错误(障碍)抄录如下:
1、自心与其自性(空性)无别,心与空一体无分。因自心与自心之自性太紧密、太靠近,故不能认识。此不能识即为第一种错误。如从镜中观见到自像,上师是镜,通过上师(恩德),即能显见到心之自性。
2、大手印于自性上圆满具足,但离言诠,任何皆不能表,太匪绝思夷,故不能认识。此不能认识即为第二种错误。
3、身心宽坦而住时,它又随时显现,因认为(大手印)不可能就如此简单,故又不(敢)相信。此不相信即为第三种错误。
4、于自当体(法报化)三身具足。此太高绝,太超胜,故从未想及。此未想及即为第四种错误。
因为以上四种错误,使自己不能体认自性从而在轮回中枉受苦趣,现在因为上师之殊恩,使我们从以上四种错误中觉醒,并能开始修大手印。
感恩雪漠老师
感恩所有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