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先生的创作世界是发人深省的,这乃是人所共知。鲁迅先生的译作世界同样耐人寻味,这就未必人人然了,我以为是。
“英雄都是办事家。”这是我进入鲁迅译作世界后,让我痴情的一个命题,其概念“办事家”及其“办事法”都令我许久琢磨。
原作是日本鹤见祐辅的《论办事法》,是鲁迅先生所欣佩的文本——基于西方文明的一个论办事方法的短篇。鲁迅先生译之是在1923年8月26日,距今近百年时间了。

在鲁迅先生所译《论办事法》中,于“英雄都是办事家”的判定中,对英雄之办事家的解释是:“用意周到的,细心的,不胡涂的人们”,“小心于细事的”,“限量在毫厘之末,其心却常不忘记大处高处的达观”。这就是“英雄”,这就是“办事家”——心在大处高处达观,作为却从毫厘之末做起。如是,“英雄”即为我们所亲切,“办事家”即为可学习的了。
“英雄”的“办事法”,这篇译文列示了八条,而我,独钟情于其中的第二条“不无端摩弄”和第三条“于心无所凝滞”。下面,择其要者以抒发。
“养起了懵然凝视或无端摩弄的习惯,则不但浪费时间,且至于渐渐觉得这案件似乎有些棘手,渐成畏缩,转而发生寡断的性质。又,反复着一样的事,不加决断,也要成为抑制活动底精神的结果的。”
这是讲“无端摩弄”的危害,即:由“摩弄”而“畏缩”而“寡断”而“抑制活动的精神”(智力)的逻辑危险与危害。其中的“摩弄”即是磨唧、磨蹭——这样的人,能成为“英雄”吗?能为“办事家”吗?在现实生活中,谁会喜欢磨唧磨蹭的人?所以,英雄式办事家都是“不无端摩弄”的人,雷厉风行、干脆利落的人。
“凡欲作经世家的人们,当养自制之念。这所谓自制,乃动和静的自由的心境之谓也。就是,欲办理一事,则全心集中于此者,动也。与此事无关时,则一切从念头忘却者,静也。在经世家,最当戒慎者,是既非决定,也非不决,有一件事凝滞于心中。”
如上,即是“于心无所凝滞”的“办事法”。沉潜而思,此法所倡导的是聚精会神、专心致至,反对的是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综上,“英雄”似乎是人人可为的,但关键却在于“办事法”。而“办事法”似乎也是平常的,其实则不然,没有耐久的修炼,办事的干练、果决能力是不可轻易获得的。不信,可于实践中验证。
方法即是能力,能力即是方法,尤其是“方法库”的拥有。这可为读鲁迅译作《论办事法》的小结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