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天如何做教师村小教师成长计划教育
好学好用的教育原理——差生的社会建构

好学好用的教育原理——差生的社会建构

作者: 清河061孟晨曦 | 来源:发表于2018-06-11 20:16 被阅读38次

《好学好用的教育原理》是我在“青椒”听的第一节课,当时刚入职13天的我,对这个“差生”并没有多大的感触,时隔9个月,重温这节课,感受颇深。作为教师,我们常把“差生”这顶帽子戴在那些学习成绩不如人意的学生头上。后来,差生被“学困生”、“后进生”所代替。但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仍然被认为“笨”、“智力差”、“没救了”、“ 没出息”.......果真如此吗?差生真的“差”吗?

殊不知,当我们把各种不好的标签贴到差生的身上时,这都是差生的一种社会建构。对于差生而言,则会产生一种伤害性的保护性反应。针对这一点,丁教授向我们举例个例子:一个打篮球特别棒但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上英语课被老师点名要用英语说一段话。这时他的脸是涨得通红,怕说不出会失去面子。而他的面子只能从球场上捡回来,所以在课上就会与教师进行斗争与反抗。其实,差生不差,只不过有时候都是我们在用所谓的“为你好”逼着他们做一名差生。每一位差生背后都是有原因的,或许和家庭环境有关,父母忙于工作没有给予应有的时间和精力来管教,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或许是和学校教育有关,由于经常违反班级纪律,遭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排斥和漠视,最终导致他“破罐子破摔”。

针对差生的问题,该如何办呢?应该说这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但它需要教师和差生一起努力。特别是教师,当全世界都不要他的时候,我们应该把他捡回来。

采取弹性的成功定义

对于所有的学生而言,成功的定义是不同的,也不是只有考上清华北大才算是成功。学校就像一个抽水机,学习好有能力的走出乡村开始在大城市打拼,学习差、行为习惯不好的继续留在农村,这就形成了乡村的衰败与城市的繁盛之间的反差。面对班集体的每个差生,我们是否想过如果他不能升学,他应该是什么样呢?是一无所获、每天在教室里陪坐,还是发挥他的长处,让他有所获呢?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发现而已,做一个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在因材施教前先辨材,让每个差生都能自己摘果子。

学会教目前还不会的学生

一个教师的水准不是取决于教那些能够举一反三的学生,而是教不会的学生,为什么他不会,从教师的方面讲,是因为老师没有为他搭建适合他的台阶。不论是《学记》里的“学不躐等”,还是“不陵节而施”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差生也是如此,通过降低知识阶梯的坡度让他自己爬。

我在教学中也开始运用这种降低知识阶梯的方法,一年级的语文以识字为主,在每一次的识字中,我都会帮助班里的几个差生寻找学习的小目标。当我把字词写在黑板上之后,会问他们可以记住哪些,并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为他们标记出来,这样在读字词中,他们就会有这样的心理暗示:这是我要记住的!每记住一个词,都是进步,久而久之,记住得越多,越有成就感,越喜欢学习。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依靠集体的力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得有一次,听写生字词,我们班的一个差生——韩振洋主动要求在黑板上默写,这个举动是前所未有的,我担心他不会写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会将积累的一点点成就感扑灭。最后,他的表现非常棒,十个字词全部正确,我以此为契机,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大家看着他的进步都为之鼓掌,更为他的勇气点赞!

向人类学家学习

由定义向不定义转化,打个比方,每个学生都应该是一个立体的球,是多维度的,谁都不知道立体球的对面是什么,所以不要过早就对学生进行定义。

由分类认识向个体认识转化,正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也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的自身发展状况是不同,即使在“差生”这一类中,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所以每一位教师要对其进行个体认识,而非分类认识。

由改造向理解转化,不要总是想着把差生改造成什么样的学生,而是应该学会接纳。当他们在犯错时,不要用法官的身份对其进行等量齐观的量刑,而应该用一颗善心接纳他,引导他反思犯错的根源,让他在错误中得到成长!

我相信:爱是可以创造奇迹的,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对于差生,作为老师,不应该歧视他、漠视他;相反地,更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更多的爱、更多的支持、更多的关注。这种爱是一名教师对于学生发自内心的爱,真诚的爱。这需要老师付出的百倍耐心和细心,用爱的方式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严格的要求。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何转化差生,这是一项极为重要也极为艰巨的工作,这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爱心、耐心和信心,需要抱着一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态度,然后静待花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学好用的教育原理——差生的社会建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zc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