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048647/67e35216d56346af.jpg)
『1』
一场沙尘暴,引来网上片片“爆发”的图像,关注环境,理所应当。但细思之,老天爷谁人能奈何?春季大风,似乎也是过去常有,自然规律是也。过后再想,只能是两个字:无聊。
一个“张雪峰离京”,网上的“沉思”也有发酵,关注他人就是关心自己,似乎也是现代生活的一个“新规律”,何况这一“离京”还关涉北京的一个“政策”,认真点,多想点,也好。但此事过后呢?怕还是两个字:无聊!
外在世界关注太多了,恐怕“内在空间”就没了“自我”吧?
『2』
自我内在不去改变,外在的大千谁人让你改变?还是把心思放在自我上为重,重在改变自己是第一要事。新时代了,有些“老眼光”“老习惯”“老毛病”该是撬开了!
如上情况和意念下,想来还是佩服鲁迅先生的“绝望的抗战”——虽未改变“黑暗的社会”,却造成了一个卓越伟大的自我。如是,于今日个人之人生,不是深具启迪?
『3』
读思而改变自我,凡人的必由出路。
过去,见报章资料上讲,一年读上百本书,既钦佩又感到于自己不可能。实则是未敢践行而验证之。
今读《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和《想点大事:法律是种思维方式》,像读小说一样,逐字过目,稍微动脑,不过一周的昼夜而已!由此看来,每周读完一本书(20-30万字),一年五十本,该是基本没有问题的,只要自己不“泡在网上”“挂在屏幕上”被消费。
质变是取决于量的积累的。这个规律,过去上学念书时是背诵过的,不能白背!——每年读四、五十本书,即便小说,五年后人会怎样呢?
是否一场别样人生的“沙尘暴”?
是否一种别样人生的“离京”?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48647/92ebd204d5a5a39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