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乐毅的不地道

作者: 41da02806815 | 来源:发表于2015-05-13 23:17 被阅读1065次

    我在上一篇提到苏秦做死间,其实这件事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当然,苏秦做死间这件事应该是真的,但到底是从何开始,具体过程又是怎样,这说不清。就比如说,苏秦和燕易王老妈搞到一起,这事儿究竟是烟雾弹还是真的?苏秦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间谍的?是从合纵一开始,还是在合纵失败又回到燕国的时候?

    这实在搞不明白,史料也都乱七八糟对不上号,我就用了上一篇那个说法,权当个添头。方家们别笑话。

    乐毅当然比苏秦要小得多。他领受了这个给齐国上眼药的任务,直接就跟燕昭王说,咱燕国根本不可能打得过齐国的,只要眼没瞎,都看得出来。这样,咱家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对付齐国。于是乐毅就又踏上了苏秦前辈的老路,去寻求联合了。

    乐毅到达的第一站,还是赵国——毕竟燕赵两边太近了,再者赵国自赵武灵王改革之后,国力蒸蒸日上,特别能打。于是一番口舌之后,赵惠文王就授了乐毅相国印——风头直追多年前的苏秦。最后,乐毅率领赵、秦、韩、魏、燕五国联军伐齐,把齐国打爆了。

    这里再提一句,赵惠文王很厉害。我们都学过《将相和》那篇文章,那里面的赵王就是赵惠文王。虽然看起来有点窝囊,但确实是个雄主。赵国就是在他的带领下达到最强盛的顶点的。顶点到什么程度呢?文有赵豹、平原君、蔺相如,武有廉颇、赵奢、李牧、乐乘,还吞了大量齐国国土。赵惠文王死后,赵国就走下坡路了,然后在长平之战直接被秦国杀灭了几乎所有有生力量,使得秦国扫灭天下再无障碍。虽然长平之战最后还是窃符救赵勉强没死俅,但已经没力量了。

    闲话休提。

    乐毅能联合这么多国家,也有点不可思异。当时齐国国力强盛,几乎七国第一,只有人怕它没有它怕人,到处攻城略地。而魏、韩两国就跟在齐国屁股后面占便宜,算是齐国的小弟。你要怎么让人家的小弟回过头来打自家大哥?

    这就又要说回苏秦的无间道。

    苏秦在齐国基本没干什么好事。他整天吹自己是管仲再世,对齐国新即位的老大说我一定能把您搞成小白那样的牛人。当时齐国君主是齐湣王——这字儿念Min——基本没什么脑袋,竟然由着乐毅瞎搞。于是齐国内部大兴土木,民众怨声载道。外部还多次戏弄各诸侯国,包括自己的小弟们。然后内外怨气全都沸腾了。

    有这位前辈在暗地里搞事儿,乐毅干起活来就特别顺畅,一连整合了多国联军,大步就杀向了齐国。中间大战小战无算,齐国在苏秦的指挥下还各种瞎搞,不赢简直没天理。当然了,在这中间苏秦到底作用有多大,没法说清。但乐毅的功劳不小是肯定的。

    最终,乐毅连下齐国七十余城,齐国只剩下最后俩,一个莒城,一个即墨。

    题外话,我对即墨这座城市很有好感,究其原因,大概是仙剑四的烟花会……?

    但很奇怪,乐毅一路上统兵摧枯拉朽,打得是顺畅无比,但最后这两座城池花了四年,死都拿不下来。这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著名的问题,乐毅到底想干嘛?

    一度最流行的解释是苏轼提出来的,说,乐毅留这两座城池,是想以仁义感化城中居民,让他们自行来投奔,放弃齐国……

    你信吗?

    反正我不信。

    这个问题放下不表。齐国剩了两座城苟延残喘,总得想办法啊。恰巧,这时候燕昭王去世了,太子即位,是为燕惠王。燕惠王对乐毅可没那么信任。齐国看准了这个时机,于是即墨守将田单用反间计,讲,乐毅这货不是好鸟,这么久打不下这俩破城,瞎子都看得出他另有企图!他根本就是想在齐国称王!于是燕惠王就信了,一纸调令把乐毅调回国内,换了个主帅出征。

    再然后的事儿就很著名了,田单用了一系列神神叨叨的手段乱燕军军心,最终,一道火牛阵冲出城去大杀四方,把燕军杀得丢盔弃甲,一举尽收七十城,燕军怎么吃的怎么吐出来。火牛阵这个事儿很著名,就是给牛尾巴上绑芦苇点火的那个,实在有点不严肃。

    不过,经此一役,齐国再也没能缓过劲来,一举从七国最强掉到了二流国家。这一役受益最大的国家是谁呢?一说赵国,一说秦国,反正肯定不是燕国——所以说燕国这场仗打得实在不怎么样,本来就只是个小国,即便把齐国拿下来了,也吃不着什么汤水。看田单收复那七十城的轻松劲就知道了,燕国根本没能力在打下来的城市里驻多少兵。至于说受益,赵国那时候正强盛,在这之后打齐国一打一个准,怎么打怎么赢。赵国在之后多次伐齐,把齐国变成了一个大号的升级经验包。至于秦国受益的说法就更容易理解了,当时最强的国家就是齐国和秦国,齐国被打成了筛子,秦国当然高兴了。虽然赵国因此而坐大,但离秦国的国力差得还是很远。

    这一段儿讲完了,就到了我们的重头戏:乐毅后来呢?

    我们前面讲到,田单用反间计把乐毅调走了,燕惠王召他回国。乐毅也确实受了命,将帅位交给了骑劫,离开了。可走到半路上,乐毅想来想去,就觉得不对劲。这燕惠王别是要杀我吧?所以呢,乐毅走到半路,干脆拐了个弯,直接跑到赵国去了,还领了个官,做得还不错。当然,跟他领军攻齐时的威势也是没法比了。

    问题就在这里:这不算叛国吗?我燕国给了你这么多好处,你这可不够意思吧?不就是点小委屈吗?就算你不是我燕国人,叛国有点冤枉你,可你想想燕昭王是怎么对你的,说好的忠诚呢?

    这就是我们真正想谈的问题:“忠”,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e253f993e2e7: @拔旗L 我觉得他是因为作为主帅,不装会动摇军心。就像当年刘季被项羽射一箭,他还只能弯腰后大骂臭小子射中我脚趾这种更装b的事。唉,一个三军统帅很多时候身不由己的。
      • e253f993e2e7: @拔旗L 呃,这个我倒真没意识到,我一直以为这是世家子弟一直以来的习惯。那个什么装什么最致命吗?我觉得诸葛是个很严肃的人,而老谢是带点风骨的那种风月文人。或许我一直存在错觉吧。
      • 41da02806815: @拔旗L 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坐的各位,都是材木座!(^o^)ノ
      • 拔旗L:@Ritz 笑什么笑,你也是材木座⊂彡☆))д`)
      • 41da02806815: @海碗咖啡 行行行你声音大你先说。
        然而二小姐是我的。|ω・´)
      • 海碗咖啡: @Ritz @拔旗L 大老师是团子的!
      • 41da02806815: @拔旗L ……小刘!又一个材木座以为自己是大老师!|∀゚σ`∀´)
      • 拔旗L:@Ritz 哼哼,我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社团(`・ω・)
      • 41da02806815: @拔旗L 不不不,那是另一码事啦……
        我只是说,无形装X,更为致命。|∀゚
      • 拔旗L:@Ritz 拜托,人家好歹也是战役的总指挥,别人百万大军杀将过来,自己手头都是些家族子弟的嫡系部队,你说你是装的面无表情还是真真儿的喜形于色?表情严肃谨慎的话,手底下人就会慌的不行,行为举止轻浮的话,手底下人就感觉你藏着什么大招,不好好干。你怎么办?
      • 拔旗L:@Ritz 放手,我不需要 ⊂彡☆))д`)
        其他我不管,一色是我哒!( ☉д⊙)
        魏晋虽然是乌七八糟,但是能分清现实和虚妄的就那么几个,太傅是其中之一。
        说太傅装,那也是没办法的事,那时候人人都讲求清谈,都吹牛逼,自己不吹,别人就吹你。你气不气(`ε´ )
      • 41da02806815: @拔旗L 我是说那场著名的淝水之战,谢安简直装X装到飞起来……
      • 拔旗L:@專業圍觀醬油眾 提到谢安,往往都会想到他的雅量,世说新语曾中提到:谢太傅和家族子弟谠论毛诗最佳,太傅说最喜欢“‘訏谟定命,远猷辰告。称这一句很有雅人深致。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呢,大概意思就是:在高高的朝堂之上制定政令,发布出去让黎民百姓去执行。特别有运筹决胜,了却天下事的安定感觉。而武侯呢,虽说是有军事家的称谓但是我更感觉他偏向与政治家,陈寿:“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所以说:他们都是世家大族出生的公子哥,都是早年声名在外,都是摧坚于正锐,挽澜于极危,只不过一个不知屐折,另一个星坠中军。
      • 41da02806815: @專業圍觀醬油眾 我也觉得差别有点大……
      • 41da02806815: @拔旗L ……少年,吃药!
        春学病毒变异了。(|||゚Д゚)
        但老谢太装,魏晋风度看起来潇洒,但其实是一团浆糊。
      • e253f993e2e7: @拔旗L 呃,诸葛和谢安什么地方像?我个人觉得好像他们性格完全不一样啊……
      • 拔旗L:@專業圍觀醬油眾 世家大姓多是如此,自身势力盘根错节,琅琊诸葛也不能免俗,中国可是遍地都是表里比兴之人。其实吧,我觉的诸葛亮和谢安挺像的,只不过是武侯还能有挑挑捡捡的机会,谢太傅却只能服从家族利益上了东晋的破船,东晋除去正朔还有什么,倒不如辅助苻坚一统天下,中华大地倒还能少乱几年,浪费了这股子王佐之才。 @Ritz 突然觉得谢太傅和大老师好像,除了打赢了一场本不可能赢,最好也不赢的反统一之战,还有性格啊,什么不愿意工作什么的。啊啊啊,把苻坚看作雪之下更是带感,脑洞太大停不下来了( ゚∀。)
      • e253f993e2e7: @Ritz 对滴。只是对乐毅的人品看法有点不同而已
      • e253f993e2e7: @拔旗L 呃,这个理解也可以,不过当年的情况可能不是这样,在曹、孙也有诸葛家的人,也做了大官,有人说是兄弟志向不同。我倒宁愿相信这是世家的风险投资分配。
      • 拔旗L:@Ritz 哦,那个啊,确实,其实他们刚刚见面的时候还是在商场可是突然画风一转就是室外,我也是醉了,当时我就想,你们俩纯的跟什么似的,有什么话还不能当面说么?
      • 41da02806815: @拔旗L 不是说你发图啦,我是指,我看到图了……
        wa2病毒变异了……|∀`)
      • 拔旗L:@Ritz 哪个版,你是说我发图了,我没发图啊,今天一天我都没发串|-` )
      • 拔旗L:@Ritz 怎么了
        我有点不懂
      • 41da02806815: @拔旗L 我在岛上看到图了。
        “你怎么这么熟练啊!”
        |∀゚
      • 拔旗L:@Ritz 真货下星期才有
      • 41da02806815: @拔旗L 今天没时间……太忙了。
        “我要真货!”(^o^)ノ
      • 拔旗L:@拔旗L 20:55的时候,雪之下的“我..”的颤音真棒!把雪之下的感情,那种冰封的湖面里暗流涌动的感觉,早见nice!
      • 拔旗L:@Ritz 第七集出了,快去看(^o^)ノ
      • 41da02806815: @拔旗L 所以说,还是不工作最好了!(^o^)ノ
        快来个谁把我包养了吧!
      • 41da02806815: @專業圍觀醬油眾 事实上咱俩观点差不多嘛!
      • 拔旗L:@專業圍觀醬油眾 比较厉害的老板就那么几个,曹老板自身能力出众,而且智囊集团里不多你这一个;孙老板讲求的是家族式经营,你一无血缘二无世交三无从龙之功,人家才不要你;刘老板草根出身急需智囊,能把你当根葱,脸皮又厚拉得下架子,最起码表面功夫让你觉得如沐春风,能力也不差,就算有杆沉重的汉室大旗,却也不是一件完全的坏事,最起码前期是这样。所以说:工作是要认真挑选但是真要是较真,那还是回去躬耕陇亩去吧!
      • e253f993e2e7: @Ritz 所以我第一个认为就是流言版本嘛。
        至于第二个假设,正是基于四年,管理降地,由于史书未记载是否有叛乱,我一般是理解为没有,那样的话是不需要军队重兵把守,只需要派出文官管理即可。而且四年如果管理妥善,民心依附,新降地就可以供应后勤了。否则四年的漫长补给,估计很难。看当年援朝战争,因为补给问题多牺牲了多少人。如果每攻略一城需重兵把守的话,对军事削弱太大了。如果事实是分兵了,那围而不攻又是合理的了,兵力分散了,五而围之,十而攻之……
        反正不管怎么说,乐毅这次击齐不能算完美吧。而且齐国出了个恶心的田单就更加是了。
      • e253f993e2e7: @拔旗L 怎么说好呢?我觉得这个问题本来就无解,史书只记录行为,无法解密历史人物内心,史书中凡是有人物内心的描写我都嗤之以鼻的。所以诸葛孔明怎么想的,我是不会去揣度的。但如果说老板要,那为什么他要选择刘备做老板?那个时代如果与老板理念不合,是一件悲催的事,前有荀彧、徐庶,后有无数后来者。加上刘备死后,诸葛孔明仍然在坚持,只能说,从其行为看,恢复汉统是他的政治主张,而且他也需要这么一杆大旗,他不是不得不而是他认为要这样做。主动和被动恐怕还是有所不同吧……
      • 41da02806815: @拔旗L 这倒是真的……这竿旗负担真重……
      • 41da02806815: @專業圍觀醬油眾 关于乐毅到底想干什么,这事众说纷纭。但我觉得,你这个说法可能性不是太高……他打下来再消化不好么?他围了四年,就有一堆军士四年不能事生产,每天消耗的资源以天文计。而关于消化那七十城的问题,因为燕国还正打仗,士兵都困在莒城和即墨,每座城都非常空虚,只是能勉强让城里不出乱子而已,消化真谈不上。不然,都经营四年了,田单残兵败将怎么就能这么容易收回去的?
        乐毅中兴也见仁见智了,毕竟燕国吃下的全吐了出来。丞相那个说法附会的可能性不小,但无论如何,大家把乐毅放到和管仲同等的位子上,还真是因为这个附会……
      • 拔旗L:@專業圍觀醬油眾 诸葛亮不是不明白东汉是个烂屋子,但是老板要撑着,员工没办法啊
      • e253f993e2e7: @Ritz 又是诸葛村夫的问题?丞相泪目,又冤我咯?乐毅的统帅力无可置疑是很高的,能统合联军先赢齐军,再连下齐70城,统帅差点都会出乱子,不过历史上关于他赢得很经典的评语很少。我觉得他之所以与管仲相提并论是因为再造社稷之功。就像历代中兴之臣。所以说诸葛村夫自比管乐有可能后人附会之说。因为诸葛村夫一生都在谋求复兴汉统。
        至于乐毅打不下那两城,我倒觉得可能当年的流言可能性大。乐毅是有私心的。齐国剩下的两个城不是那种巨型城市,存粮,人口,兵力都不比七十城吧?虽有死志,但不一定真能顶得住。
        如果善意点,我觉得那是乐毅留时间给燕王消化齐地。围而不攻,仅剩两城的齐国最后必然会被围死。不往死里打是为了拖住各国军力在手,既损失减少,又可以有时间消化新降领地吧?
      • 41da02806815: @專業圍觀醬油眾 关于这个尽忠的问题,我会在后面具体谈。
        乐毅能和管仲相比纯粹是丞相做的推手,他的著名战役还是有的,只不过明显是有点齐国犯蠢的味道。这中间绝对有苏秦的影响。
        而到最后燕军兵败,我觉得不管乐毅被不被撤其实都要败的。燕国那么弱,打了这么多年,早该撑不住了。不能说乐毅没本事,只是说他特别幸运罢了。
      • e253f993e2e7: @Ritz 怎么说呢?我觉得白渊君说的是现实,战国时代朝秦暮楚之事太多,而且那时的人也习以为常,所谓礼乐崩坏嘛。那时周朝名存实亡,家臣不臣,田代齐,三家分晋等不能一一道尽。我只是觉得就像白渊君说的,如果从忠于个人出发,乐毅确实对燕昭王尽忠了,燕惠文王上台未施恩惠就夺权,乐毅这样想很正常。就跟现在工作一样,新领导上台,二话不说让你从一个快成功等分红的项目撤掉,说你先歇会,你会怎么认为呢?这样说起来,其实现在跟那时候很像呢。话说,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乐毅可以和管仲比较,乐毅其实没打过什么经典战役啊!
      • 41da02806815: @白渊 就算是忠于个人,乐毅也是叛了燕君啊。
        并且基本没什么人骂他,都在说燕王智商低。
      • 白渊:我觉的那个时代更多的是忠于个人,而非忠于国家。

      本文标题:46 乐毅的不地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hq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