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婚姻育儿成长励志
一念之转(一)破解故事,看到真相

一念之转(一)破解故事,看到真相

作者: 小燕育儿心经 | 来源:发表于2019-06-21 09:54 被阅读46次

为何学了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不缺道理,缺的是穿越道理后合适的法门,而法门千千万万,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

拜伦·凯蒂的一生可谓风起水涌!她曾受十余年忧虑症所苦,从沮丧、愤怒、绝望,最后陷入自杀倾向。先后得重度抑郁症,还被送往厌食之家(患有厌食症妇女收容所“)。1986年,在她43岁一天,她突然从厌食之家的地板上醒来顿然开悟了”原来根本没有我的存在“。明白自己的痛苦是从何而来,"如何"结束,于是有了顿悟的自由和这本书的诞生。

有大成就者,莫不如此!活着走出纳粹集中营的弗兰克尔发明了意义疗法,饱受磨难的阿德勒找到了个体心理学……

人生所有的痛苦不是因为痛苦的事件发生在我们身上,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让我们身陷囹圄,痛苦不堪。

困住我们的不是真相,而是我们对真相的诠释和想法。

真相往往是很仁慈的,残忍的是我们对真相的想入非非和胡思乱想。

我们无法控制大脑不去胡思乱想,重要的是我们能看到事情背后的真相。

在心理学书籍越来越多的阅读接触中,我才渐渐看到了佛学的大智慧。

以前看到佛曰”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师曰: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尔“,对旗未动,是人心在动感到不可思议。

现在在《一念之转》才醒悟了这句话的含义,外界即使变化,只要我们的内心不随之而变化,也就感觉不到变化。相反,当我们感觉到外面的变化也就是心在变化。事情就是本来的面目,只是因为我们的心在动,在想入非非而控制了我们。

世界上只有三件事:我的,他的,老天爷的。

老天爷的事我们无能为力,任何人也控制不了。当我们因为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而操心就是在管老天爷的事。

当我们觉得老公应该关心我,朋友应该准时,孩子应该体贴我,同事应该帮助我,这就是他的事,我们就会杂念丛生,就会感到生气痛苦。

当我们只管好自己的事,心就会平静许多。

在我们痛苦生气难过时,不妨想想这是谁的事?

你应该把玩具归位,你不应该随手乱扔,怎么会发生泥石流呢?当我们与真相较劲,压力、生气。自责、伤心、痛苦就随之而来了。我们就会跟着这个想法去计划,去做事,去制造更多的压力、焦虑,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想法,让自己痛苦不堪。

我们就会被内心的想法而控制,跟着想法走,陷入自我制造的漩涡中不能自拔。

如同我看到老公出差回来乱扔东西,我就会生气,都不知道体谅我,就开始觉得他不关心我。想到他不出差还好,一回来原想让他帮我忙,却还在给我添忙,人家的老公怎么怎么好……越想越生气,最后就带着情绪和他沟通了。

而书中的转念练习让我们跳出自己的想法,及时止损,审查自己的想法,活在真实中,而非被想法所控制。

相由心生,万事都是由我们的内心投射而来,而非事实的真相。

转念练习的步骤:

一,六个问题:写下任何让你焦虑不安的人或情境,可能是你讨厌的人,担心的人,使你生气害怕和难过的人。写下我们的批评和抱怨,一定要是真实主观想法。不放过一丝蛛丝马迹,不要怕烦恼的事小,小事才能钓到大鱼。

1. 谁让你感到生气,伤心,或失望?他有哪些地方使你不喜欢的?

2. 你要他如何改变?你期待他怎么表现?

3. 他应该(或不应该)做,想,成为或者感觉什么呢?你想给他什么样的忠告?

4. 你要他怎么做,你才会快乐?

5. 此刻,他在你心中是这样的人?详细描述一下。

6. 你再也不想跟这个人经历什么事?

例如,三岁的孩子每次玩完的玩具都会扔的满地都是。我每次都告诉她玩具、绘本玩完要送回家。但是经常是下次仍然随手扔。我就会生气大声告诉她把玩具送回家,否则就把玩具没收两天,甚至有时候还威胁她不收拾我就把绘本送给妹妹了。她有时候辩护我还要看呢,有时候害怕和我说“妈妈,我马上放回去”。

1,谁让我感到生气?

孩子随手乱扔玩具让我生气

2,你要她怎么改变才好?

每次玩完玩具放回去。

3,她要怎么做?你应该给什么样忠告?

她在不能做到可以寻求我得帮助,我应该告诉她玩完玩具送回去,要不玩具也会想妈妈。

4,她需要怎么做,你才能快乐?

每次玩完玩具看完绘本都放回去,我就会开心。

5,此刻,她在我心中是什么样的人

这时候,我会觉得她是一个乖宝宝,知道把玩具放回去。

6,你不想再经历什么?

其实是我不想整理玩具,每次看着一地的玩具绘本都头大,希望孩子能自己整理归位。

二,四句话反问自己:

1,这是真的吗?

不是。

当我们笃信事情是真的,我们如何想这个问题呢?

首先,别和真相较劲。

和老公结婚十年了,老公就是不表达感受。真相就是如此,这是老公的事,我们无法左右,但是接纳事实基础上,别放弃希望。

其次,这是谁的事

老公不表达感受,那是老公的事,妈妈偏心,那是妈妈的事。我们可以提建议,但听不听那是他的事,如同上面说的,当我们为他的事内心纷扰痛苦就产生了。当我们试着去控制别人时,就是越界。

人生最大的绝望就是我们所有的内心都取决于外部事件。当任何时候我们的内心体验取决于自己时候,我们就不会绝望痛苦了。

唐歌老师讲到自己在创业做flash动画时候,经常抱怨工具不好用,精度差。突然在一篇新闻中看到一位高位截瘫的女孩,用嘴咬住手写笔来画画做flash,而且做的特别好,还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他顿时释然了,残疾人都能做的这么好,自己还有啥抱怨的呢?

许多时候我们内心的”应该“会让我们怨天尤人,抱怨现有的条件,不能以接纳心态融入社会,从而看不见幸福。

人生的许多痛苦都是我们认为周围需要改变,开始管别人的事。当我们心身分裂,心在他的身上跑远了,痛苦就来了。

再者,真相背后的诠释才是痛苦的来源

比如父亲打我,我对父亲一直耿耿于怀,生他的气不理他。背后的原因不是父亲打我本身,而是父亲打我让我决定他不爱我。这个不爱我的诠释让我们痛苦失望。

最后,放下想法,揭开全新的自己。

当我们被自己的想法困住时,我们就看不到真相。比如我得孩子乱扔玩具,我很生气,其实想来生气的是她不配合我,给我徒增许多事情,本来很累了,还要整理一地的玩具。一念之转,那就自己捡起玩具,没准看到我捡起玩具,孩子也过来帮忙了。而孩子在帮忙捡玩具过程找到乐趣,日复一日就自己习惯归位玩具了。

2,你能100%确定是真的吗?

不能,孩子有时候会记得把玩具归位,还跑过来和我说,妈妈你看我把玩具放回去了。

3,当我有这想法,我该如何反应?

三岁的孩子还是很棒的,经常帮我拎菜,拿小件的快递,偶尔会把玩具归位。我还是为自己的孩子自豪的。

4,没有这个想法,我又会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好妈妈,女儿是一个懂事的好女儿。

三,反向思考

有三种形式:把批评转向我自己,转向别人,以及完全相反的思考。

孩子不收拾玩具,我收拾就好了。

可以寻求孩子的帮助,用我信息告诉孩子,地上玩具一地我有些生气,你能把他们送回家,帮助妈妈一起整理吗?

我们所有的痛苦都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折磨着我们,当我们转念一想,找到合适自己的法门,我们就不会被真相所伤。因为真相往往是仁慈的,愿我们永远做真相的情人。

伤害我们的永远不是事情的真相,而是故事,愿我们能破解内心的故事,活在温柔的真相中,看到自己的心,而非被内心的故事所控制。

相关文章

  • 一念之转(一)破解故事,看到真相

    为何学了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不缺道理,缺的是穿越道理后合适的法门,而法门千千万万,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

  • 《一念之转》

    《一念之转》第一讲 00:19:22 《一念之转》第二讲 00:20:38 《一念之转》第三讲 00:18:31 ...

  • 2017-06-28

    一念之转

  • 卢情绪第十八天 - 草稿

    第18天。 今天我们来教大家一个瞬间转化情绪的独门的方法, 就是《新一念之转》。 一念之转。 一念之转里面它有四个...

  • 一念之转,事实即是真相

    最近在看《一念之转》,是一本实操性很强的书,可以瞬间平复我们的愤怒情绪,让我们回到现实,回到事实,回到真相世界里。...

  • 一念之转,茅塞顿开!这个案例值得你一读再读!

    今天,我在读《一念之转》时读到一个故事,非常震撼!从中我仿佛看到了我们中国的很多父母的孤单和愤懑,也看到了他们孤单...

  • 故事系列:一念之转

    历经一个星期的游学,终于在过节期间的一个寒冷的晚上回到烟台。出站之前我就打算好了,不用人接,也不打车,坐公交直达家...

  • 本周阅读分享

    这周在读这几本书:《张爱玲全集》、《刷新》、《少有人走的路2》、《零极限》、《一念之转》。 其中《一念之转》、《零...

  • 想改变,只在一念之间

    #绘画疗愈#,每天一张《觉悟卡》了悟世间的真相。“改变其实没有那么难,一念之转,柳暗花明,化执念为随顺。” 有太多...

  • 谢谢你,曾拒绝我——在拜伦·凯蒂语录中修炼心智

    国际著名心灵导师,享誉世界的心灵书籍畅销作家,美国著名的“一念之转”(又名“功课”)理论的创始人,著有《一念之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念之转(一)破解故事,看到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re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