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乡镇,家家户户门前几乎都停着一辆车,大多不是什么名贵车型,日常代步、拉货,却是足够。
镇上的人日子过得并不比城里人差,白天忙忙碌碌,忙到晚上,就拿上蒲扇,去村野散步,听着蛙鸣,呼吸着新鲜空气,逍遥自在,还没有那么大压力。
国家政策好,只要勤劳,加上脑子活络,肯吃苦,农忙时种、收庄稼,闲暇时去县城打工,双重身份,多种收入来源,这就是农民工的解释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5277/1c69afa303fe941c.png)
玉米经过两天的高温蒸烤与晾晒,玉米粒那个白色尖头已经用牙咬不动了,爸爸说可以叫人来收购了。
吃过午饭,妈妈给饲料加工厂的徐老板发了微信,徐老板答应下午就来拉,妈妈叫我们赶紧装袋。
爸爸抬头看了看天,说是天上有乌云,一会儿要下雨。装袋必须加快进度,我叫了弟妹回来帮忙。
七舅听见响动,带着小女儿也过来帮忙,大家七手八脚地把所有的玉米都装进袋子。
刚刚装好,盖上油布,暴风雨就不期而至。风雨转瞬即逝,徐老板带着他的工人们也来了。
来不及擦脸上的汗,大家就帮忙装车。徐老板带来了三个搬运工,甚是有力气,不一会儿就将我家的玉米悉数装进了大卡车,徐老板决定先把我家的玉米运回加工厂。
妈妈要把玉米芯码起来,防止其受风吹雨淋,以便日后作为柴火烧用。我便跟着车去称重收钱。爸爸骑车带着我,徐老板开着车带着工人们在前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5277/528023964d76fea1.png)
不过两三分钟,便到了饲料厂。厂内有两个巨大的饲料搅拌机,另外还有一辆卡车装了满满一车玉米,是徐老板他们刚从别处收购来的。
地上还有不少桶装的玉米胚芽油,是厂子自己生产的。外面连着厨房,上面摆着灶具以及没吃完的饭食,看来是厂子和家都安在一处了。几台硕大的电风扇正在运转,吹得屋内凉风阵阵。
负责称重的是先进的电子秤,我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称,也想试试这个称是否准,将胡乱摸弄了几下,给弄坏了。徐老板什么都没说,重启了一下,修好了继续称。
搬运工又将玉米一袋袋地搬到电子秤上过秤,再一袋袋地搬到饲料机的上料口码整齐,我则拿着笔和小本,一笔笔记下称出的重量,再计算出钱数。
称重完毕,我报出重量和钱数,徐老板也不核查,二话没说,掏出现金给我们结了账,由于没有零钱,还多给了些。
我将那些钱交给爸爸,爸爸不接,让我拿着,说拿回去让妈妈给他存着。这十余日的辛苦,就换得这些钱,爸爸的脸上看不出来悲喜,我心中却五味陈杂。
因为我知道不止这些辛苦,还有之前耕种、施肥、除草以及投入的农机成本,若把这前前后后都算上的话,父母其实只是乐得一忙碌,所盈无几。
说与爸爸听,爸爸反倒不计较这些,他说,忙点,充实了就好,总要做点什么,好过什么也不做。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5277/bb3741aa40f2ce1c.png)
来不及多想,爸爸便和我回家去帮七舅了,徐老板第二趟车便要去拉七舅家的玉米。七舅肯吃苦,做事细致,他家的地少,但是产量高,玉米今年大丰收了。
把七舅家的玉米装上车后,我便跟着去看称收钱。本来想坐到卡车车厢里,但是工人们说让我去坐驾驶室,我便爬上了那个高高的驾驶室。
平身第一次坐那么高,一路都在提心吊胆的。每一次颠簸都让我担心加剧,也算明白开大卡车的人,他们的胆量和勇气。为了生活,或许他们都习惯了。
顺利达到饲料厂,卸货称重,一番忙碌之后,七舅也拿到了自己的那一份钱。我让七舅存起来,七舅说,过几天小女儿幼师开学,这些钱就给她交学费了。
和七舅往回走的路上,我向后看了一眼。正好看到徐老板开着装满了玉米的大卡车又出去了,看样子,是赶着把玉米往县城送。
如此奔波,如此忙碌,是每一个人的生活;如此厚道,如此仁义,是为人处世的长久之道。若两者都占全了,那便是良辰美景与人间好时节了。
占得这两样,好日子也就来了吧。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这乡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车了。
早熟的玉米收完也卖了,晚熟的品种还需要再过半个月才能收获。我松了一口气,放下这几天绷紧的弦,要抢票回长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