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在于从书中获得了什么,却在于因读书而开启了自己大脑中的什么。
这该是别开洞天的一种“读书观”吧?当然,这是我自己近日顿悟的一个“读书观”。
这顿悟,源于我读鲁迅先生的《随感录二十五》——一篇反思“为父之道”的杂文,和我读吴军博士的著作《态度》——教育女儿的书信集,两者的“碰撞融合”。
“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转得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上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
所以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看二十多岁的青年,——他们大抵有了孩子,尊为爹爹了,——便可以推测他儿子孙子,晓得五十年后七十年后中国的情形。
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这就是鲁迅先生在《随感录二十五》,在1918年亦即百年前,“观中国的孩子”而对那时“为父之道”或者“怎样做父亲”的一种客观形象的描述,批判的意味自在“形象的语言”中,尤其是那“在街上转”“在家里转”“在社会上转”“只在尘土中辗转”,很是振聋发聩,“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则更是触目惊心。当然,那时中国教育的严重落后,自然也在其形象的语言文字中透视和透辟了。
今天,鲁迅先生如上语言文字中的“形象”已被颠覆了,巨变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觉得还有一些“微妙”是不能不引起注意的,那就是“在社会上转”“只在尘土中辗转”——新的时代中有没有其“变形但却没有变质的版本”呢?值得深长地反思。
对孩子真正负起责任的,该是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吴军博士的著作《态度》。其中的40封信,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孩子们的大爱无疆。
在第一章《人生哲学》中,他以六封书信告诉孩子们:乐欢的人生态度比什么都重要,成功是成功之母,最好是更好的敌人,好习惯成就一生。
在第二章《洞察世界》的六封信中,他向孩子们指出:做事时境界要高,决策时格局要大,教育改变命运,生活是具体的,更重要的是做个好人。
……
在第五章《有效学习》的八封信中,他特别强调:做理性的怀疑者,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在大学学什么,上帝喜欢笨人,为什么要学好数学。
在第六章《做人做事》的六封信中,他谆谆告诫孩子们:永远寻找更好的方法,专业和业余的区别,捡最重要的事先做。
在吴军博士这里,鲁迅先生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问题,有了新时代的新版本,且是中西先进教育思想相融通的,让人钦佩,也让人鼓舞。
但我却想,是否作为父亲者都注意到了吴军所作《态度》一书呢?学以致用者又有多少?
“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这是鲁迅先生尖锐批判的一种做父亲的“态度”。但愿吴军博士的《态度》能够在今天及未来彻底消解这种“不负教他的责任”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