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也是五四运动百年纪念日。
我想,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点,读读鲁迅先生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该是别有趣味的,一来是因为鲁迅先生这个名篇恰写于五四运动发生的1919年10月,是为百年名著;二来今天的青年总会做父亲的,可谓一种未雨绸缪。当然,我作此篇文稿,是着力于“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的。
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开篇即明确:“我作这一篇文的本意,其实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尤想对于从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意见。总而言之:只是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罢了。”
应该讲,鲁迅先生这篇著作的意蕴是非常丰富而深刻的,需要我们逐一思想点地加以准确理解和把握。为了如鲁迅先生所言“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我今天着力于现实与未来,特别谈谈我对“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的一些思与想。
我们现在进入了“温饱富裕”的生活时空,未来则是更上层楼的富足日子。因此,“革命革到老子身上”就有了特别的旨趣。
如鲁迅先生所言,“中国的老年,中了旧习惯旧思想的毒太深了,决定悟不过来。”“虽然很可怜,然而也无法可救。”以我自已(60后)而论,鲁迅先生所指的“中国的老年”,该是我的祖父一代人,他们已经故去,苦了一生,也未能享受到今天这般富裕美好的日子,因而是无须、也不可能由我们“革命”的。
我的父辈一代人,该是革命的一代人,但却是过去的“穷日子”前半生,今天的“富日子”后半生,其生活方式主要是在“穷日子”中形成的,要让我辈对其生活方式进行“现代性革命”,恰如鲁迅先生所言一样,其本身是“悟不过来”,我们也是“革命”不了的——积习太重,验证则是,回家孝敬父母时,把家中的“破烂”收拾收拾,看是否能够扔出家门?
思维演绎到此,“革命革到老子身上”,该是革命革到我们自己(60后)一代人身上了。因而,必须要清醒的问题有两个:(1)我们一代人是完全的现代生活方式吗?(2)我们一代人是完全的现代思维方式、现代价值观念、现代审美意识的现代教养之人吗?非此,则是需要完成“自我革命”并接受下一代“新新人类”的革命的,即“儿子革老子的命”。
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告诉我们,人在生活方式上总是“半旧半新”的,在我们60后一代人亦不例外,既有“穷日子”积淀下的传统生活方式的东西,也有“富日子”中发展出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要素,当然是以现代性为主体,这就是哲学上所讲的“存在决定意识”吧!
至于“现代教养”,我还是按孙正聿哲学先列示一个“检测单”:
@ 现代思维方式——由主体意识、求真意识、理论意识、批判意识、创新意识等“五大意识”而构建。
@ 现代价值观念——由思考人生、体悟人生、创造人生、现代人生等“四大板块”而组构。
@ 现代审美意识——由自然之美、人类之美、真情之美、崇高之美、逻辑之美等“五大美域”而成就。
对照之下,只要缺项即为不完全、不完整的“现代教养”之智慧、素质和能力。因而,“革命革到老子身上”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把“革命革到老子身上”落实见效,成就自己的卓越人生并美好生活,我以为最该深究“核心本质的老子”为何,唯此,才能实现真正的“革老子的命”。对此,我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体验,认为要害在两者:
■ 坚决革除自然遗传与社会遗传上严重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弊端。“遗传”是最需要革命的一个主要“老子”。为此,必须“三代论”地“认识我自己”。只要认清了,认准了,“革命的力量”是不难形成的。以我自己为例,“懒得深彻地动脑子”,该是一种“遗传”,故而我自己持续40年自学读书,完成了对“遗传”的革命。
■ 坚决革除自身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上严重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弊病。习惯,无疑是最需要革命的另一个主要“老子”。比如勤奋与懒惰这对辩证作为习惯,都是需要革命的。勤奋,若是不能走向更高层次与境界的人生成就,则必须进行“方法论革命”。懒惰,还能不为更大的革命吗?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明确指出,懒惰是百恶之源。因而,必须对之进行最无情的革命。
“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其充分必要性就在于:非若如此,是会影响和耽误下一代的。“耽误人”,最切近者,不是“老子”,就是“儿子自己”,这该是史迹中最为显眼的部分,《曾国藩家书》最告诫我们的,不就是这个客观真理吗?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发端。百年后的今日,我们以鲁迅先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而发现并讨论“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的问题,该是无愧于五四精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