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识字,败也识字,原因出在哪?

作者: 吴琼Cissy | 来源:发表于2017-11-18 07:18 被阅读101次

关于要不要给孩子早点识字,争议太多。当然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用不同的方式带着孩子识字会让孩子有不同的结果。

重要的是你带给孩子什么样的体验,如果你只是拿着卡片,一个一个的教,那我建议你别教了,孩子兴趣会骤减,你也会受打击。那些被家长强硬的灌输识字的孩子,在小学开始阶段会很优秀,但是到后期,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阅读障碍、厌学、注意力不集中。

成也识字,败也识字,原因出在哪?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如果识字方式强硬,只会让孩子对学习越来越抵抗,因为孩子只有在感觉好的时候才会做的更好。

蒙特梭利曾说当词语捕捉住感觉,稳固了感觉,清晰了感觉,加深了感觉,使模糊的、稍纵即逝的感觉成为明晰的属于他的对象,这就是智力。

我们不是要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而是帮助孩子找到感觉,深入的感觉。

识字也是一样,单纯的看图识字是行不通的,因为孩子的语言加工方式还不成熟,对汉字还停留在图像记忆加工上,短期内记个字的大概样子。

但图片式的记忆编码方式不具有长期效力,只有深度理解字的意义才能记得更牢。有意义的感觉才能像小种子一样,深深浅浅的种在他的脑海里,等到合适的时间出现,就会脱口而出。

1、让文字故事与书法艺术去结合,带孩子感受文字的丰富与优美。

高诗佳和陈世宪合著的《汉字小学堂》给我了很多启发,字是要让孩子感受它的美好和丰富的,而不是让孩子简单打个照面谁也不认识谁的。

比如“早”,《汉字小学堂》说到:“早”的甲骨文是“日”和“草”的合体,象征太阳从草地上升起。

一下子就有画面感了,接着对着书法艺术的画面讲个“早”的细节故事。

成也识字,败也识字,原因出在哪?

你带着孩子感受一下“...太阳
平直的光线沿着淡水河面投射过来,河面上泛起了一道薄雾,又慢慢地散去了,这点光线虽然不能将沉寂的淡水河给晒活起来,也不能将河水的深度映照出来,但是在水面底下休息
一夜的鱼儿倒是苏醒过来了,它们的鱼鳞在太阳下闪闪发光...”

书法艺术字体加上故事描述带给孩子的清新闪闪亮的感受,对于“早”的细枝末节的感受淅沥沥哗啦啦的都来了,当感觉走进意义,“早”这个字就会让孩子很喜欢。

字不是用来记住的,而是用来感受的。让孩子带着你一起感受字的丰富与美好。

2、场景为王,有体验过感受才更深刻。

带孩子去菜市、超市、植物园、动物园等等多种场景去体验,如果孩子喜欢大象,那么带他去动物园的时候,你可以让他去指示牌找写了“大象”的牌子,这样帮他把标签上的字和真实的大象对应起来,并且让孩子觉得识字对他的生活是有帮助的。

魏博士的家庭教育宝典曾说:“经验积累得多了,孩子对文字有所了解,逐渐明白,语言、文字符号是有意义的,它可以用来代表别的东西。如果好好运用语言、文字,能够帮助到孩子的日常生活,这就叫孩子的非正式的识字体验。”

这样的体验,重点在发展两点,一是让孩子能对上字的声音,二是对上字的样子。别那么功利,他喜欢什么,你就介绍什么,让他的感觉做主导,这样他对识字的兴趣就越来越浓厚。

成也识字,败也识字,原因出在哪?

3、为什么提倡早点阅读识字?

因为阅读识字是有马太效应的,马太效应说的是两极分化,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阅读识字上的马太效应,是著名认知科学家斯坦诺维奇提出来的。

他总结了大量研究,发现小时候喜欢读书的孩子,以后会更喜欢读书,读书能力会很强。但如果孩子到了上学后,还没有学会好好阅读,那么以后可能造成长期的阅读障碍和学习问题。要么不爱看书,看书看不进去,耐不住性子,要不阅读就不理解其中的意思 ,囫囵吞枣,看完了就忘了。

早期阅读识字孩子会越读越爱读,越读越会读,但是如果错过了培养他阅读的能力和爱好的时期,他以后可能就会越来越不爱读,越来越不会读。有的家长虽然带孩子很早就识字,然后孩子熟背三字经、圆周率等等,看上去效果显著,但到小学三年级以后兴趣下滑的厉害,原因就是带孩子识字的方式太生硬和教条,抹杀了孩子探索的感觉。

不是早点识字阅读,孩子就会喜欢读,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找对方法。去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可以通过情绪词汇描述的,先帮助孩子找到感觉,然后通过马太效应的积累,让孩子越来越爱识字读书。


相关文章

  • 成也识字,败也识字,原因出在哪?

    关于要不要给孩子早点识字,争议太多。当然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用不同的方式带着孩子识字会让孩子有不同的结果。 重要的...

  • 也谈识字教学

    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识字教学是怎么也绕不开的。其实我挺喜欢识字教学的,透过一个个汉字,去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是一...

  • 阅读和识字,哪个更重要?先阅读还是先识字?

    不阅读,或许也会认识字(单独拿识字卡识字);不识字,阅读就会有障碍! 这么说,听起来,识字更重要? 绝对不是! 幼...

  • 成也败也

    以前,你在网上寻找想要的答案。 现在,网络给于不劳而获的快感。 每个人都在网络上展现自己的好的一面,尽量隐藏差的一...

  • 第三节《随文识字》

    阅读中的识字教学,也称随文识字。 阅读中的识字教学除了依然要遵循汉字教学的基本规律,还要遵循阅读中识字的特有规律—...

  • 《幽梦影》专题系列:清宵独坐,邀月言愁;良夜孤眠,呼蛩语恨。

    Day30 01 原文:昔人云:“妇人识字,多致淫荡。”予谓此非识字之过也。盖识字则非无闻之人,其淫也,人易得而知...

  • 游戏中也能识字

    今天,臧英杰从地下室翻出了一幅象棋。非要和我一起下。天啊!我哪儿会下。只好和他一起认识棋子上的字。不到半小时他居然...

  • 张贵栓‖识字方法拾遗

    一、随文识字 二、归类识字 三、字理识字 四、韵语识字 五、蒙学识字 六、组词识字 七、集中识字 八、注音识字 九...

  • 文字困局

    能和人交流。能从书本中得到很多有趣的丰富的东西。 你觉得大家都识字啊,现在哪有不识字的? 但其实不然,也许识字的人...

  • 我的母亲(二)

    母亲小的时候,由于家庭条件艰苦,读书只读到了小学二年级。识字不多的她,在这么多年也没有放弃去识字的习惯。也因此原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也识字,败也识字,原因出在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asvxtx.html